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他在纸上写了两个字“兄弟”。他指着“史”字对哥哥说,这个字读兄,兄就是哥哥,又指着“弟”字说,这个字读弟,弟弟就是我,“兄弟”的意思就是先有哥哥,才有弟弟,没有你,就没有我。  相似文献   

2.
他在纸上写了两个字,兄弟。他指着兄字对哥哥说,这个字读兄,兄就是哥哥,又指着弟字,这个字读弟,弟弟就是我。兄弟的意思就是先有哥哥,才有弟弟。哥哥就是坚持读那两个字为弟兄,间断却很坚决地读,弟,兄!走出哥哥房门时,他哭了,哥哥是在告诉他,哥哥心中,弟弟永远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3.
《书·舜典》中"玄德"一词,伪孔传之解说虽可通,但仍然有进一步探究的余地。以汉字构形、先秦"玄"字蕴含之文化意象为依据,"玄德"一词的新释应为"生德"。  相似文献   

4.
他在纸上写了两个字,"兄弟"。他指着"兄"字对哥哥说,这个字读兄,兄就是哥哥,又指着"弟"字,这个字读弟,弟弟就是我。"兄弟"的意思就是先有哥哥,才有弟弟。哥哥却坚持读那两个字为"弟兄",简短却很坚决地读,弟,兄!走出哥哥房门时,他哭了,哥哥是在告诉他,哥哥心中,弟弟永远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5.
《书·舜典》中"玄德"一词,伪孔传之解说虽可通,但仍然有进一步探究的余地。以汉字构形、先秦"玄"字蕴含之文化意象为依据,"玄德"一词的新释应为"生德"。  相似文献   

6.
师徒问答     
话 说 唐 僧 外 出 讲 经 之 前 曾 训 斥 悟 空 、悟 能 、悟 净 徒 弟 三 人 ,要 多 读 经 书 ,长 点见 识 。但 师 傅 一 走 ,兄 弟 三 人 便 终 日 嬉 笑打 闹 ,到 处 惹 是 生 非 ,早 把 师 傅 的 话 忘 得一 干 二 净 了 。 忽 一 日 ,唐 僧 云 游 归 来 ,召 集 众 徒 弟考 查 各 人 学 问 有 无 长 进 。他 先 对 悟 空 说 :“悟 空 ,你 可 知 你 与 别 的 猴 子 长 得 有 什 么不 同 吗 ? ”悟 空 是 又 搔 耳 又 皱 眉 ,无 言 以对 , 只 好 坦 白 :“师 傅 , 悟 空 腹 中 空 空… … ” “很 好 。”唐 僧 打 断 了 …  相似文献   

7.
《老子》“上德”“常德”“广德”“玄德”等思想对价值二元论有着治疗与转化作用。通过对《老子》的上德、常德、广德、玄德进行探讨,并对章句进行疏解与融贯,我们可以认识到《老子》由“玄同之道”所领会延伸而来的“玄同之德”的内涵,即“消极澄清”和“积极讲明”。“消极澄清”在于厘清《老子》对儒家仁义礼智的批判治疗之心,不在于简单的反道德或纯粹的反价值。“积极讲明”在于阐述《老子》“和光同尘”的慈柔玄德观。《老子》在“德”加了“上”“常”“广”“玄”等独特修辞,目标在于治疗价值的暴力,活化道德的宽容性。  相似文献   

8.
【名人小传】高奇峰(1889—1933)近代画家。“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岭南三杰”之一。原名翁,字奇峰,以字行,广东番禺泠广州)人,高剑父之弟。少随居氏及其兄学画,后随其兄赴日本,师从田中赖章学画,对京都画派中名家的技艺有着深入的研究,又注重吸收西洋水彩画的技艺。回国后,致力于传统中国画的革新及与反对派的学术争论,提倡艺术为人生的主张。他在运用传统笔墨技法的同时,又吸收“撞水法”、“撞粉法”等花卉技法中的特殊技巧,  相似文献   

9.
却说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若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飞曰:“既两位哥哥  相似文献   

10.
《琵琶行》(并序)“弟走从军阿姨死”一句,课本未作任何注释,教参仅释作“弟走从军,阿姨身死”,笔者认为太笼统。没有道出诗句的真实涵义。此处的“弟”应是琵琶女的姊妹行,是“秋娘”中的年少者。古时姐姐也称作“兄”或“女兄”,妹妹也称作“弟”或“女弟”。我们可以从古籍中找到例证:《孟子·万章上》中有“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句,是说弥  相似文献   

11.
作者题记 :人说魏书生的教育艺术是灵魂的交流、人格的对视 ,我说朱永新的学术品位亦然。人物表 :“我” ,爱心灵美者 ,德、智、体、美四兄妹的性灵载体 ;兄 :名德 ,字梦 ,号魂 ;弟 :名智 ,字幻 ,号魄 ;姊 :名体 ,字悟 ,号灵 ;妹 :名美 ,字慧 ,号思。清明 ,雨纷纷。我一迈进单位大门 ,娇妩的小传达便笑语莺啭 :“早上好!”瞥一眼她的绚如春花的衣衫和灿若晴晨的笑颜 ,再望一眼满院鲜花带雨姹嫣 ,心中亮出一个字 :美!刚进传达室———“啊!《我心目中理想的美育》!封面人物不是朱永新吗?!”哦 ,我的德、智、体、美四位兄弟姊妹顿时汇聚…  相似文献   

12.
“师”的名称,在“三代”(夏、商、周)就有了,当时负责奴隶主贵族子弟教育的人,统称之为“师保”(《尚书·太甲中》),由有德望、有学问的长者充任。而“师”字最早出现是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父师”之称(《殷契》五·八)“父师”、“师保”担负着教导和培养奴隶主贵族子弟的责任,以自己的德、学成为学生效法的榜样,这是“师”的初义。  相似文献   

13.
“师”的名称,在“三代”(夏、商、周)就有了,当时负责奴隶主贵族子弟教育的人,统称之为“师保”(《尚书·太甲中》),由有德望、有学问的长者充任。而“师”字最早出现是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父师”之称(《股契》五·八)“父师”、“师保”担负着教导和培养奴隶主贵族子弟的责任,以自已的德、学成为学生效法的榜样,这是“师”的初义。  相似文献   

14.
乱用虚字     
有人作家书与其兄。时同居疫死一人;而屠肆中肉价大贵;佃户不足,新雇一人充之;又其嫂将分娩。如是琐琐者,亦易了事也。乃其弟好用虚字,其书曰:"同居死了一人,其肉卖至一百七八十;家中新添一佃户,嫂嫂所以肚子又胖矣。"用一"其"字,用一"所以"字,其兄大惊,即报书曰:"家丑不可外扬,人肉岂容乱卖。"兄冒失而弟荒谬,令人绝倒。(清·林纾《畏庐琐记》)  相似文献   

15.
在浩如烟海、错综复杂的应用题中,很多题目的数量关系扑朔迷离、抽象、难解,使儿童感到棘手、无策。因此,笔者就此问题的诊治方略浅谈一、二。 例1.兄弟二人同时自东城到西城,兄每日行24千米,弟每日行18千米,兄因事在途中停留4日,所以比弟迟到1日。求东西两城的距离? 此题乍一看。条件扑朔,无从下手。若是就题论题,十分抽象,常人很难理解。如若将条件“兄途中停留4日,比弟迟到1日”调为“兄在途中停留(4-1)日”那不就与弟同时到达西城了吗?但是,在途中弟比兄多行3日,解决问题仍有困难。现在,我们把“途中”…  相似文献   

16.
一、阅读下文,完成1—3题。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州三礼辟西曹主簿,举秀才,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夫妻共乘薄笨车,出市买易,周用之外,辄以施人。为村里所诬,一年三输公调,求辄与之。有人尝认其所着屐,笑曰:“仆着之已败,令家中觅新者备君也。”此人后田中得所失履,遂还之,不肯复取。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下面的两篇短文,完成练习。汉文帝惟德不惟亲正月有司言曰:“早建太子,所以尊宗庙。请立太子。”上曰:“朕既不德,上帝神明未歆享,天下人民未有嗛志?褡莶荒懿┣筇煜?贤圣有德之人而禅天下焉,而曰预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其安之。”有司曰:“预建太子,所以重宗庙社稷,不忘天下也。”上曰:“楚王,季父也,春秋高,阅天下之义理多矣,明于国家之大体。吴王于朕,兄也,惠仁以好德。淮南王,弟也,秉德以陪朕。岂为不豫哉!诸侯王宗室昆弟有功臣,多贤及有德义者,若举有德以陪朕之不能终,是社稷之灵,天下之福也。今不选举焉,而曰必子,人其以…  相似文献   

18.
师德,教师之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 德 , 树 人 之 根 , 立 师 之本。师 哲之 魂,古今 皆 有佳 论,每朝 每 代 均 有 热 血 之 士 挥 毫 论 书 ,为推 佳 作。笔者 首 崇韩 愈 先生 高论:“师者 ,传 道 ,授 业,解惑 也。”寥寥 9字 ,不仅 概 括了 为 人师 表者 的 全 部 精 髓 , 且 将 师 者 之 魂“传 道 ” 石 凿 斧 刻 般 铸 于 警 钟 铜鼎之 间 。 君 欲为 师,必先 有德 ;有 德之师 ,才 能传 道 。古 往 今来 ,史 书册典 载 之,树 碑 立传 者,均是 传道呕 心 呖血 、甘 为孺 子 牛者 。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宛如沃野千顷,抚梁育栋,滋润历代人才辈 出;更 如太阳 之光 …  相似文献   

19.
释“德”     
德字,是指人的道德品行。当然,这种意义不是今天才产生的。《周礼·地官·师史》中说:“敏德以为行本。”郑玄注:“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意思是说:德是人品行表现的内在依据,行是人内心道德的外在体现。从造字结构上说,德是个会意字,它含有更为具体而深刻的意义。甲骨文中的德字,左面是表示行动的彳(音chì),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不仅尊道而且贵德,老子曾在《道德经》中提及下德、常德、上德、玄德等多种德性,这些"德"都深具微言大义。他主张世人效仿内圣外王的贤德之士,通过建德活动,改造升华仁、义、礼、智等世俗强制规范型的下德,使之逐渐趋近地之常德、天之上德、道之玄德。正是基于大道生而不有之玄德的胜义谛,老子批判了普罗大众的世俗性贤德。为此,他提议不尚贤,并激励民众超越世俗的下德,建构真正的贤德,进而藉由立功济世、功成不居、名遂身退的方式契合玄德返归大道。很显然,在当前运用新媒体广泛传播老子贤德观的精髓,启发民众的智慧,涵养世俗的德行,无疑具有很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