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上小学的时侯,我对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非常陌生。直到工作以后,我所教的第一轮教材是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时,我用我的小学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了“千米的认识”.但直到这时.“千米”在我面前仍像蒙上了一层薄纱,依然模糊不清,我把这之前对“千米”的认识称为第一发认识。  相似文献   

2.
我认识一位从中国来美国的暑期交换学生.她告诉我一件她觉得奇怪的事情。她寄宿在一个美国人的家里。这家夫妇俩都是律师,有4个从上高中到小学的男孩。那户人家房子很大,有游艇和私人飞机,非常富有的样子,生活却很简单。有一次,父母两人出外度假,临走前在家里的大冰箱里为留在家里的4个孩子放好一模一样大小的4份食品,不分大小,每人一...  相似文献   

3.
我的女儿快十二岁了,上小学六年级.她一直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两年前我发现我们之间出现了沟通困难。她开始顶嘴,不顺从我的意志.甚至用摔门等方式来表达她的愤怒。她的这种极端表现让我非常恼火.我像受到狙击一样不得不开始自我反省。  相似文献   

4.
一颗豆粒     
我认识一位视一颗豆粒为自己生存意义的夫人。她大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二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悲剧降临她家。丈夫因交通事故身亡。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丈夫不  相似文献   

5.
决定命运的四分钟C.B.格拉瑟,B.S.司麦雷刘艳军译一位二十八岁的女士,六年来一直夜间打工,而白天在大学读书。“我一直希望成为一名教师,”她说,“并且刻苦学习以获得学位。最终毕业时,我对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非常乐观的。”她把目光投向学校附近一所小学...  相似文献   

6.
小学毕业的时候我搬家了。新村子里的人都姓孟,姑且叫他孟家村吧。在那个陌生的村庄里,整整一年我都没有交到朋友。等到我初二的时候,孟家村的一个女孩子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入初中。差不多轰动全村的样子。然后我就认识了她。老爸最喜欢开玩笑了.从此叫她第一名。我后来就忘记她真正的名字了。只记得她听到第一名会露出害羞又明亮的眼神。  相似文献   

7.
对于读书,我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渴求。我校的图书馆给了我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我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宝库里的营养。我自然而然地奔波在这个知识的迷宫中并乐此不疲。过去,由于条件和设施的不完备,我就读的小学和初中的图书馆都是闭架借阅,而且里面的藏书非常之少,这根本就满足不了我们强烈的阅读欲望。  相似文献   

8.
妈妈说.她是读《少年文艺》长大的.所以我上了小学后,她就经常给我买《少年文艺》,我非常喜欢看,它使我的作文有了很大进步。  相似文献   

9.
这已经是四、五年前的事了。我刚从学校毕业回到村小学教学,没两个月,就认识了一位布鞋底儿被得挺不错的山妹子。她从小就不念书了,就住在我们村小学的对面。每次我走进办公室,差不多就看见她坐在家门口的大石头台上做活儿。慢慢地,我进办公室总要不由人地先拿眼睛找找她在不在她家门口的大石头台上,是面对着我还是侧背着我,在那里构没袖鞋底儿。克不知怎么的,自从我认识了她,我非得看见她心里才踏实。我不知道她是怎么不念书的,也不知道丫蛋儿是她的小名还是她的外号。我只听到不管大孩子小孩子都叫她丫蛋儿姐。我觉得这么叫她很…  相似文献   

10.
三鲜 《大学生》2013,(3):103-103
“查干是我的蒙古名,是‘白色’的意思!白色在蒙古族里是非常神圣非常高端的!是不是非常炫酷?”远在北京的查干通过QQ这么跟我介绍她的新名字。我在学生会的时候认识了这位大我一届的师姐,而如今,海宁人查干已经北漂六个月了,每每听她讲述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我都能感觉并羡慕她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普纳荷学校的学生图书馆按照学生年龄分为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图书馆、小学和初中部图书馆、高中部图书馆。图书馆的功能除了学生借阅图书以外,还兼有配合外语学习的听读支持系统。除此之外,我在小学和幼儿园图书馆亲历了一堂教学活动,使我对图书馆的功能有了更多的体验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看到大学校园里去上课的女大学生,背着小巧玲珑的小包,或干脆拿着一本书,有时甚至连书本也不拿,潇洒地走进课堂.真羡慕她们的“自由幸福”。我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一天放学回家来,说她肩痛、背痛,上楼时腿痛。我非常吃惊,以为女儿得了什么大病。仔细一问,才知道她的书包背带断了,书包是手提回来的,所以搞得浑身疼痛。  相似文献   

13.
女儿学校举行艺术节,她在活动中未取得好的名次,回家后埋怨我,在小学时未注重培养她一技之长。最近,学校期中考试,未考好.她又怪我和她妈一直对她要求不严格.她们班的张某某和王某某在小学时如果考不好,回去总是少不了爸妈一攻打.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谭旭东大作家的话:梁琛是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五(2)班的学生,认识她纯属偶然,我在微博上,偶然与她爸爸梁伟章先生认识。知道她女儿很爱写作文,我就在微博里对他说:把你的女儿的作文发来给我看看吧,如果不错,我给推荐。没过一天,梁先生把女儿的作文发过来,我一读,非常不错。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能写出这样的作文,说明她还是很有语言表达能力的。梁先生家庭条件很好,也很宠爱女儿,不  相似文献   

15.
她读大二的时候,我是物理系的研究生。偶然的机会我们认识,然后一块吃夜宵,去图书馆自习,在思源湖畔散步。十二月,湖岸寒风刺骨,我俩缩着脖子走了一圈又一圈。低下头,我闻到淡淡的洗发水味道。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女孩:神气的短发,端正的鼻子,大大的眼睛,接胖的身材.“活泼”是她亲密的伙伴,“画板”是她忠实的朋友,“善良”是她的天性,“助人为乐”是她生活的通行证.她,就是我——一名快乐的初中生.是的,我是一名快乐的初中生.都说初中生活单调,都说初中生活辛苦,可我想大声宣告:我是一名快乐的初中生.我的快乐从文艺活动中来人辛苦中来,从求索中来.我真诚待人,快乐地生活.我最早认识的一个字就是“爱”字.在老师和父母的教育下,我懂得了“爱”字的意义.我乐于助人,关心同学,赢得了闻学们的信赖.从小学到中学,…  相似文献   

17.
听来的故事     
《小学生》2007,(2):1-1
美国一位名叫伊迪丝的三岁女孩告诉她的妈妈:“我认识礼品盒上的O”,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薇拉小姐教的”。这位母亲表扬了女儿以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她孩子的想像力。因为她认为在她的女儿认识O之前,可以把O想像成太阳、足球、鸡蛋之类的圆形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一天下午,我开完会回到办公室.看到桌上有本杂志,封面上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儿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仔细一看是《小学教学》(数学版),以前好像没见过。封面上如此美丽的明星是谁呀?我迫不及待地查看封面人物介绍.原来她是一位女教师,名叫朱颖。  相似文献   

19.
历史是什么?我们应如何教历史?历史课该怎样上?对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可以说我们许多长期在一线从事历史教学的老师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多年来,我们一直受考试分数的左右,使得历史课堂教学显得十分功利,使原来生动有趣、学生喜爱的历史课失去了吸引学生的色彩,更不用说展现历史的魅力了。经过调查,部分学生感到学历史和听历史课很厌恶,是硬着头皮在学。日前,我听到我女儿的一句话,让我非常震撼。那时她正在复习小学六年级的历史,她突然说:“以后打死我也不读文科。”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背历史头痛。  相似文献   

20.
我认识一位视一颗豆粒为自己生存意义的夫人。 大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二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她丈夫因交通事故身亡。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丈夫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还被法庭判成了加害者。为此,他的妻子只得卖掉土地和房子来赔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