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传德 《教育导刊》2007,(11):51-51
22.司马光教子"节俭"司马光,字君实,是我国北宋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出生于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涑水乡,人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受过比较系统的封建文化教育,1039年考取进士。宋神宗时,王安石主持变法,司马光持反对态度,自动离开京师,花费19年的时间编写了《资治通鉴》,这本历史巨著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事实。此外,司马光还著有《稽古录》和《司马文正公集》等。  相似文献   

2.
司马光     
司马光大别山名人①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祖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而司马光本人则生于河省省光山县,时间在其父任北宋光山县令期间。司马光少量聪明机警,在五、六岁时,一次姐姐让他肃青胡桃壳,他不会剥便让婢女代劳,还称是自己剥的,结果遭...  相似文献   

3.
《甘肃教育》2007,(9X):F0003-F0003
《西狭颂》摩崖石刻位于甘肃成县以西13公里处的天井山麓鱼窍峡中。《西狭颂》摩崖石刻镌刻于东汉建宁四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狭颂》,俗称“黄龙碑”,别称“惠安西表”,是汉代《石门颂》《甫阁颂》《西狭颂》三大颂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摩崖石刻。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司马光》一课图文并茂,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其为死君乎""可谓死君乎"的"死君"之义,大致有晋人杜预和清人王引之两家之说,今人祖述杜王而未得确诂。据《春秋》三传用词体例和《左传》文意推敲,可知"死君"即"死君命",意为"效忠君命"或"效死国君"。"其为死君乎"是"难道算是效忠国君吗?""可谓死君乎"是"可说是效忠国君了吧"。如此训释,文从字顺不致歧解。  相似文献   

6.
五台山石刻研究是五台山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但目前学术界的石刻刻工研究成果《石刻考工录》《石刻刻工研究》等对五台山石刻刻工研究涉及较少,今依据《五台山碑刻》对五台山石刻刻工加以整理,进一步完善《石刻考工录》。此外,五台山石刻刻工的题署、交游、刻碑技术的传承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对于五台山文化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资治通鉴     
作者《资治通鉴》是一部集体编修的史书。主编是司马光,助手有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司马光,字君实,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十月十八日,卒于哲宗元祐元年(1086)九月初一。他的祖籍是陕州  相似文献   

8.
苏武拒降     
班固 《学语文》2004,(11):55-56,64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  相似文献   

9.
《宁夏教育》2005,(6):13-15
今天是一学期中最后一次讲授新课,我像往常一样准备好了教案,按部就班地上起课来。“谁能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当王军讲到司马光举起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时,我问:“司马光这种行为叫什么?”“临危不惧。”当有的同学喊出这个词时,我满意地笑了。可正在此时,我班的调皮鬼张宁宁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有个问题,为什么司马光拿起石头砸缸时。就不怕把缸里的孩子砸伤呢?”  相似文献   

10.
《司马光》是一篇传统课文,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落水小孩的事。授课时,我在原来的教学思路上有所突破,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