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内容涉及广泛,对其思想进行学术渊源的梳理,将有助于挖掘其思想的本质内核,有助于理清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脉络。纵观齐泽克思想的发展历程,他的意识形态理论思想主要来源于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与弗洛伊德、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同时也源于对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以及拉克劳、墨菲的激进民主政治理论的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2.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题型旨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技能,帮助他们真正内化知识并促进素质养成。但是,由于受到汉英思维差异的影响或自身理解能力有限,部分学生难以产出具有连贯性的续写内容。概念整合理论通常用来解释言语意义的实时建构,为语篇连贯的解读提供新的角度。本文基于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视角解读语篇连贯,并探究其对教学的启示。本文发现,关注学生的已有认知图式以及对联想能力的训练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语言文本的理解,从而促进其语言产出。  相似文献   

3.
略论《黄帝内经》阴阳理论的逻辑思维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阳理论是《黄帝内经》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思维方法,其理论建构过程中应用了分类、归纳、推类、比较以及分析与综合等多种逻辑方法,呈现出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融贯并存的方法论特征。从逻辑的视角出发对此进行深入解读,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其理论本质,为传统中医理论研究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学理依据,而且还可以从文本意义上为中国逻辑史研究增添思维素材。  相似文献   

4.
柯尔施的意识形态理论是通过其实践哲学建构起来的,而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则是通过其霸权理论建立起来的,他们二人又都是以对哲学问题(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探讨来完成意识形态理论的建构工作的。因此,哲学、实践与“霸权”是他们的意识形态理论基本范畴。正是从这些基本范畴出发,他们在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进行重新解读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实践哲学”及其“转型”和“文化霸权”及其相关问题。在前一个领域,主要讨论的是意识形态理论的视角问题,而后一个领域则主要讨论的是他们的意识形态理论所要关注的核心话题。  相似文献   

5.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误读的基础上的。阿尔都塞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代表,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在很多方面进行了丰富和发展,这一建树在其思想建构中尤为重要,但是他最终背离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初衷。文章试图从四个方面把马克思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比较,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更好地指导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列宁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继承者,在发展、创新过程中凝聚升华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列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概念、方法论及建构思想的基础上,发展性地提出两大对立意识形态,将意识形态上升到党性层面,并对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创新性地提出科学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推进一个新的话语体系中,并在实践过程中再次首创性地提出意识形态功能上的三个维度:凝聚核心价值观、维护统治、抵御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渗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基于意义建构理论,本研究认为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是将思政元素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行为实践的重要基础。据此,本研究探讨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感知新颖性和感知预期差距对学生心智模型构建的影响。通过对188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感知新颖性和感知预期差距均对学生心智模型构建产生正向显著影响,感知预期差距在感知新颖性与心智模型构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林莲冬 《考试周刊》2014,(6):105-106
文本解读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文本解读的过程和处理其实就是教学设计的过程,除了对教材进行解读外,还要对学生进行解读。本文以新目标七年级的一节阅读文本解读为例,阐述基于学生的多元解读阅读文本,帮助学生解构文本,建构阅读体验的过程,把阅读文本有效地转化为阅读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9.
论教育常识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常识是主体在日常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点、素养的总和。具有主体多元性、内涵丰富性、展现的直觉性和性质的两分性等特点。研究教育常识有助于教育实践,这表现在教育常识是对教育实践的现实鲜活反映和能够向教育理论转化,同时还有助于教育常识自身,这主要表现在扩展教育常识范畴和影响教育常识表征的速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类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程序和算法,还能提高学生求解问题的能力。依据应用型办学特点和学生的素质水平,结合教学经验和编译原理课程的特点,对编译原理的教学内容分别从理论教学部分和实验教学进行了适当的裁剪,突出具体实现和领域问题应用。调查统计显示,裁剪后的教学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应用型普通高校编译原理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主义理论所倡导的学习和教学理论与意识提升都强调了以学习者为中心。意识提升和建构主义理论不仅对英语教学理论。而且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要注重语言形式和意义的教学内容。要运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需要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要创建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要重视“任务”在知识建构中的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外学者基本都已肯定拉康"镜像阶段"理论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影响,关于这两者之间关系的论述似乎已在学界达成一致。但依旧很少有人对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1)中对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的援引进行分层解读,通过完整地呈现主体的构建过程,向人们展示资产阶级大主体如何运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来复制象征世界的镜像结构,以保证主体之间持续而自觉地进行彼此之间的相互建构,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3.
论詹姆逊的意识形态叙事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弗·詹姆逊的叙事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阐发。首先 ,阐释了詹姆逊的叙事观念 ,即“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进而论证了詹姆逊在叙事文类研究中提出的历史的、异质的文类观 ;第三部分探讨了詹姆逊所建构的旨在揭示叙事文本意识形态抑制和乌托邦幻想的辩证批评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遍布着图像广告的消费时代里,被图像的表层意义"迷惑"的消费者容易忽视图像广告背后的意识形态及其运作机制,导致非理性消费。在符号学视野下,路易斯.阿尔都塞的主体建构理论和罗兰.巴尔特的神话理论在解读隐藏在图像广告背后的意识形态及其运作机制中,尤其是人物符号的意义生成和环境符号的创设方面,可以为受众在面对形形色色的图像广告时提供一个批判性视角。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兼具"否定性"和"中性化"的双重意涵。与之相对应,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蕴含着双重向度,即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向度和对无产阶级的科学意识形态的建构向度,二者是内在统一的。全面把握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双重向度,对于当代中国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结构化是作用于主体并促进对事物的元素及关系整体关联而形成自主认知建构的过程,它是习作教学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策略。教师需要加强习作教材内容的关联,进行结构化解读,才能精准定位习作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应根据习作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创设结构化的情境。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建构结构化的知识。  相似文献   

17.
将扎根理论运用于课程研究中,有助于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保证课程理论的科学性、严谨性;有助于课程研究传统与现代的整合;有助于突破西方课程论的思维模式;有助于我国课程学派的创生。但美中不足的是,运用扎根理论进行课程研究,也存在着诸如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较高;提倡的编码不易操作,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建构的理论缺少前瞻性;建构出的理论,其普适性受到一定的限制等缺陷。  相似文献   

18.
电视散文是以电视为载体对文本散文进行三维展现的电视节目形式。其语言形式也由文本散文的纯文字增加为文字、画面和音乐等等。本文选取典型的电视散文节目从认知学角度出发运用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对电视散文语言意义建构和传递进行解读。电视散文的意义建构是一个不断发展复合的动态过程,三种语言类型必须恰当配合方能达到其信息和情感传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必须结合学生对世界的感悟和体验,通过建构理性思维来指导感性生活。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框架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揭示的正是教育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有利于大学生辩证理性地对待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并且有意识地建构起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因此,本文在意识形态理论视野下反思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赖乐生 《广西教育》2014,(38):112-112
阐述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把生活常识与化学教学内容相融合,利用化学知识与原理对生活现象进行解读与认知,发掘生活元素拓展与延伸化学教学内容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