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广东省为例 ,对高校学报存在的“二版一号”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这一现象与GB 9999_98《中国标准刊号》的“一刊一号”原则相违背的实质及其带来的影响 ,并提出了协调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评析: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塑料袋里有一些小水珠”这一现象,从而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对“小水珠从哪来的?”的好奇心。然后再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一现象进行合理的猜测。]  相似文献   

3.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1月1日出台以后,各方好评如潮,不少人指出“1980年代‘一号文件’回归了”。是的,中央把今年第一个文件再次锁定在“三农”问题上。这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  相似文献   

4.
“吃空饷”是一种违规领取财政供养(救助)经费的现象。笔者深入研究了“吃空饷”这一古今中外都不同程度存在的历史现象,深入剖析了我国当今时代“吃空饷”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存在原因,提出了竭制“吃空饷”现象蔓延的对策措施。供地方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单位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谁干的!?     
《中学生数理化》2005,(4):62-63
在红色的火星上,“勇气”号和“机遇”号两部火星车还存继续探测着,可是,非常奇怪的是,“勇气”号的车身上有许多灰尘,“机遇”号身上却十分干净。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有火星人存帮忙“擦车”?  相似文献   

6.
变式教学作为教学现象,在数学教育领域的使用是常见的,其课堂实施形式较多体现在基本概念的变式、数学命题的变式、图形的变式、解题的变式(如,一题多解、一法多用、~题多变)等,顾泠沅先生提出的过程性变式与杜宾斯基(Ed Dubinsky)的APOS学习理论不谋而合,他们都认识到作为学习结果的“图式构建”离不开“操作和过程”这两个重要环节,而过程性变式应该是执行“操作和过程”这两个环节的有效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7.
“样板戏”自从被封成“样板”那天起,便不仅仅作为普通剧目而存在,它被抽象为僵化的原则与教条,在文革文艺中发挥着酷似魔鬼“普罗克拉斯提斯铁床”效应。样板戏由普通剧目变为“铁床”,经历了树样板、宣传推广、学习普及、改编移植等过程,形成“三突出”、“三结合”、“三陪衬”等创作模式,这是一个将一批普通剧目抽象化、偶像化、神圣化而成为样板的过程,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样板戏现象”。“样板戏现象”极大地戕害了文革时期的文艺创作,把那个时期的文艺活动逼进了一个狭小的死胡同,这是当代文艺活动中的一个惨痛教训。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奖励》2004,(4):89-89
美国时间4月5日,“勇气”号度过了在火星上的第91天。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它标志着“勇气”号此次火星之行的原定使命都已圆满完成。从今以后,“勇气”号在火星上每多迈出一步都将是额外的收获。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这五个“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一号文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哑巴英语”现象,这一现象的形成有其多种深层原因和背景,因而应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哑巴英语”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邬梅 《文教资料》2013,(33):51-52
朗读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备受冷遇,缺少动情的朗读这一环节,语文课堂也变得索然无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浓,教学质量每况愈下。针对这一现象我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提出“预热”、“加温”、“沸腾”三步朗读指导法。  相似文献   

12.
结合语义,语法方面对“程度副词 名词”这一结构的研究成果,从修辞学角度讨论该语言现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证了“程度副词 名词”这一结构是怎样由一种潜性语言现象变成显性语言现象的:一、潜词义的显性化;二、潜性功能的显性化;三,潜性效果的显性化。  相似文献   

13.
载任民 《政治课教学》2004,(4):F002-F002,F003
对亿万农民而言,“一号文件”是一份亲切的文件,有着特殊意义。1982年1月1日,党中央发出了第一个“一号文件”,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为“双包”制正了名,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开辟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局面。中国农村从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4.
“本科三年”现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科三年”现象是指大四的学生一进入第四学年就将精力主要投入到招聘会和考研等事情上,无心进行正常的学业。本文从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这一现象出发,主要提出了“本科三年”现象的表现及危害,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法语外名词阴阳性这一难点,较系统地叙述了其由来、划分,阐述了名词“性”与冠词的相互关系,列举了随名词性数变化的其他词类,提出了名词“性”导致的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16.
谈"男士"的用法及其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先生”在指称成年男性上的缺位现象,人们仿照“女士”而造了“男士”这一称谓语。“男士”的产生主要是为了弥补“先生”的缺位,但“男士”的使用要区分具体的场景。  相似文献   

17.
去年3月,我参加学校的赛教活动,抽到了《种一片太阳花》这篇课文。当时,我脑子里一片茫然,感觉无从下手。首先是由于自己第一次接触北师大版教材,对其感到很陌生。更重要的是,像这样的课文,是不容易深入浅出地讲出内涵的。在与它“僵持”一段时间后,我在琢磨:怎样由花的特点自然而不牵强地联系到人呢?怎样才不会造成“文”“理”两张皮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18.
二元悖论:村民自治面临的根本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村民自治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二元悖论”现象,即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在对农村基层具体事务的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着权力重叠,出现了强调党的领导就会弱化甚至放弃村民自治,而强调村民自治就会弱化党的领导的进退两难的问题,这一现象在内容上表现为现有法律存在着严重漏洞。形式上是村民自治在运行过程中的剧烈矛盾和冲突,根源在于党所强烈的“人民利益”是抽象的和原则性的,而村民利益则是具体的和多样性的,党所代表的“人民利益”与村民的具体利益存在着不一致性;“二元悖论”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是党群矛盾新的体现,决定着村民自治的成败,而目前各地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诸如“一肩挑”或“两票制”只是党的一元化领导新的翻版,并不能真正消除“二元悖论”现象。  相似文献   

19.
1951年12月~1952年10月,在中央和华东局的领导下,江苏地区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这既是一场经济斗争,也是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政治斗争。运动一方面对党政机关的贪污腐败现象有所制止,另一方面又严重扩大化,打击了私营工商业者,影响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热气球上升的秘密》一课时,我按照教材“让袋子飞上去”一插图中的示意,让学生准备了蜡烛、塑料袋和火柴。实验时.让学生在点燃蜡烛的上方罩一个大塑料袋,观察实验现象,经过很长时间,学生们除了发现袋子胀起来了。里面很热外,再没发现其他现象。学生松开手后,袋子也不是往上升,反而会往下落。当时,我怀疑着这一现象,认为是塑料袋太大了的原因,于是让学生改用又小又轻的塑料袋进行实验,可还是行不通,课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