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在"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对比下,世界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希望探究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秘诀"。被视作"中共治国理政思想和实践精华"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已经陆续译为20多个语种,发行660万册;第二卷发行突破1300万册,热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发  相似文献   

2.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在当今现代社会亦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本文主要分析了儒家治道思想要义,并从仁政思想有助于推进治国理政中"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德治精神是国家治理中的思想源泉、修身思想有助于培养公共管理者的素质三方面具体探讨了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治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1鉴于透彻理解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有效对外报道、传播这些理念的前提,本文在梳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其理论特点和内在逻辑,并对其国际传播路径进行探索。一、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而且还会随着未来的执政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治国理政总方略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古代城市的演变史与规划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提出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根源于中国文化,中国本土文化和实践形塑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还提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存在"天、地、人"三元制衡,分别以此为框架形成"以天为本"、"以地为本"、"以人为本"的并进的三条思想主线。中国本土城市规划思想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以"王权"为中心,二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三是对自然的崇拜;而此三特征则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三元制衡与演化的不同结果。最后提出"回归本土"将是当下城乡规划应对城市发展危机的一条可选道路。  相似文献   

5.
《文化学刊》2015,(1):5
<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哲学、养生、园艺、阁楼、饮食、茶道、戏曲等等,著作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更是不乏经典之作。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五经",是中国的"圣经"。这是一系列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理想与治国之道,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  相似文献   

6.
《大学》统篇旨在阐释一种修己治人之道,亦即内圣外王之道.《大学》把"修身"视为其整个道德修养体系的价值目标和根本目的,并且成为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起点.《大学》明确提出了两条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原则,即"三纲领"说和"八条目"说,这两条道德修养原则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琛 《对外大传播》2014,(12):15-16
正"中国梦"集中表达了中国建设的愿景,体现了中国的治国思路与理念,回应了"中国崛起将给世界带来什么"等国际关切。因此,介绍好、讲述好和解读好"中国梦"将为"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发挥重要积极作用。那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的"中国梦"对外传播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效果?为此,本文借鉴"国家形象"概念提出者、英国政策顾问西蒙·安霍尔特(Simon Anholt)等人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作为人,何为正确?"——这是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坚守企业经营的信条之一。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偷工减料、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我们不禁要问:作为企业,何为操守?何为正确?3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中国企业究竟丢失了什么?实际上,回头看看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精髓,我们应能找到答案。如《礼记·大学》里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企业,治国平天下不敢妄想,但最起码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就值得我们好好铭记、反思并运用。所谓格物,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或纠正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关键词》是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翻译研究院联合推出的多语种系列图书,目前已出版发行《中国关键词:第一辑》《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中国关键词:十九大篇》《中国关键词:治国理政篇》等多种图书。继翻译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图书之后,该系列图书是中国外文局在中国政治话语对外传播领域作出的又一次重要尝试,是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实践的又一次深入探索。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关键词》多语种系列丛书已与多家国际出版商签订了17个语种的29项版权输出协议。为纪念中俄建交70周年,今年6月5日,在由国务院新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理念,开创了一系列新实践、新经验。做好相关理念及实践的对外阐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有助于增强我国在海外舆论场的话语权,提升中国对国际社会的道义感召力,从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为中国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舆论环境。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国际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外交、官方对外宣传平台、公共外交和文化外交的协同发力,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的国际传播格局。具体而言,要强化共享理念和多元共识,引入"议题管理"新思维;探索多音齐鸣的"复调传播"模式,形成不同层面的"和声"和"共振";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广泛而有效的全媒体传播;调整对外传播的受众定位和思路,坚持"精准传播"和"分众传播"。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受邀参加了不少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研讨会。一些智库同行感慨,十八大以来,虽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国内近年来也新建了许多智库,但整体上看,中国"智"少"库"多的现状仍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反而出现了"智"与"库"断层(即"库"蓬勃发展、"智"止步不前)的失衡趋势。这是目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进程中相当值得警惕的、且需要扭转的现象。中国真的"智"很少吗?中国历朝历代都不缺乏谋士,也不缺乏治国理政的优  相似文献   

12.
正5月16日,作为亚洲国家治国理政经验交流论坛的分议题研讨环节,由中国外文局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承办的2019当代中国与世界论坛在京举行。该论坛主题为"共享文明智慧共建美丽亚洲",下设"政治文明的亚洲智慧""造福人民的亚洲方案""命运与共的亚洲未来"三个分议题,纳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总体框架。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谢春涛,泰中友好协会主席、泰国前副总理功·塔帕朗西,缅甸少数民族事务部副部长拉莫吴,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任务之一.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党的一种治国理想、治国方略,也应该成为每一个企业的治企方针和治企实践.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新的形势下,工会组织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特殊的作用和责任.  相似文献   

14.
<老子>哲学思想的客观合理性,表现在"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表达了老子对"道"的敬仰和尊崇,无论是做人、做事、治国都要"道法自然",从而达到自然"无为"的和谐适度的一种崇高思想境界,而"无为"的目的则是"无不为"的积极的做人、做事、治国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15.
《对外大传播》2014,(12):16-16
正2014年11月,由国务院新闻办委托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14年"感知中国-新西兰行"中国图书联展在奥克兰开幕。新西兰工党议员菲尔·高夫(Phill Goff)等参观了我方展台,并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表现出浓厚兴趣。新西兰前国会议员霍建强表示,该书翔实介绍了中国当前的方针政策,是西方国家了解当代中国最好的资料。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代表表示,  相似文献   

16.
全球舆论的新格局、新变化,为国际传播研究带来了一系列崭新的理论问题。如何回应这些问题,力图"在全球发现中国",《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国际传播研究》一书作出了创新努力。该书以中国治国理政思想创新和跨语际传播为线索,基于国别、区域和全球的交叉视野和量化实证方法,对中国思想的当代国际传播、媒介话语建构、观念表达、传播效果和实践对策展开了深入探讨。基于理论语境,为当代国际传播研究奠定了两种基调:一是重访面向国内的国际传播研究,二是重塑面向全球的国际传播研究。  相似文献   

17.
佛教道教与中国诗歌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教道教与中国诗歌之关系马大品在我国,人们总把中国文化视为儒家文化之统治。实际上,中国文化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已是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混合体,是这三种文化共同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辉煌与繁荣。它们之间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融合,大至治国方略,伦理道德,小至为人...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世界形势的变化,在治国理政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理念,开创了一系列新实践、新经验。做好相关理念及实践的对外阐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有助于增强我国在海外舆论场的话语权,提升中国对国际社会的道义感召力,获得国际社会和民众更多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为中国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舆论环境。本文对近三年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理念和实践中的精髓与亮点进行梳理和归纳,并针对  相似文献   

19.
"四个时期仨跨越,三个领域两头真"是对周有光一生的高度概括。周先生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贡献可概括为"思想先驱、文化启蒙"。文章从敢为人先与独立思考、求真务实和与时俱进、道德情怀与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周有光先生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20.
正1月10日,《中国关键词:十九大篇》多语种图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中国外文局总编室主任黄卫,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主任李丽宁、副主任杨平,新世界出版社社长李春凯出席了活动。陆彩荣表示,《中国关键词:十九大篇》多语种图书是"中国关键词"系列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外文局继翻译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多语种图书之后,在中国政治话语对外传播领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