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篇新闻稿件没有好的标题,内容再好也会变得黯然无光,本文以标题制作为主题.通过作者在多年的新闻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深入阐述了在标题制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达到让“眼睛”更闪亮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报纸在手,读者第一眼肯定先看标题,标题吸引了“眼球”,才会继续往下读。标题抓不住人,即使文章很好,也难以引起读者的关注。俗话说,强按牛头不喝水。标题如文章的眼睛,眼睛明亮才讨人喜欢。只有让读者自觉接受,才能吸引读者阅读。因此,我们无论是采写新闻或者是做新闻编辑,都应当注意制作好标题,把新闻的“眼睛”擦亮些,以吸引读者,扩大宣传效应。  相似文献   

3.
对于一则新闻作品来说,标题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很多人将标题比喻为新闻的眼睛,凝练生动的标题让"眼睛"更加明亮传神,引人顾盼中获得美的享受,给人印象深刻,令人回味.  相似文献   

4.
有人曾把标题比作新闻的“眼睛”。“眼睛”当然以明亮、传神、美丽动人为佳,而就新闻标题而言,做到准确、生动、凝炼就不失为一个好标题。为此,编辑们不遗余力地进行着探索。 一、撷取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本质、最有读者的点,让标题亮起来 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概括,也可以说是高度浓缩的新闻事实。编辑在制作标题时,要找准新闻的要点直引入题,让新闻首先在标题上与读者见面。  相似文献   

5.
樊成 《新闻爱好者》2006,(10):39-40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事实的概括,是新闻内容的精华。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新闻标题对受众是第一视觉冲击波,对传播信息、引导舆论、表现主旨、沟通受众、刺激受众感官、调动受众的注意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国新闻理论家贝尔纳·瓦耶纳在《当代新闻学》中指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也可以说是一半搞新闻、一半搞诱惑。新闻的好坏还得看他吸引力的大小。”胡乔木同志说:“首先要讲究标题,报刊上那么多文章,谁知道哪一篇好,都要先看标题,标题好就能吸引住人。”标题常常被喻为新闻的眼睛,哪双“眼睛”最明亮,哪条新闻也就最能吸引人。为此…  相似文献   

6.
新闻标题有提示、引导受众阅读新闻的注意力作用。只要能识字读文,一看标题便能略知大概,或因标题直白,容易接近和亲近新闻内容。相反,标题文绉绉,引经据典,文白夹杂,晦涩难懂,或引用生涩的专业述语,或官腔十足,气势很盛,这样的标题常常让受众拒而远之。现代工作主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没有用过多时间去细品标题文采,更无时间去查阅字典,为冷僻字句找注释。标题尽量能直白、通俗一点,一是能直接通达新闻大意,二是更有阅读吸引力甚至间杂趣味性,在新闻竞争中更有关注度和牵引力。  相似文献   

7.
新闻标题常被称作新闻的“眼睛”。“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题好文一半”,都是说明标题的重要性。判断一个新闻标题好坏的标晖涉及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看标题是否准确。如果达到了题能统文、文能对题、用语精当、逻辑续密的要求,就可以说这个标题是准确的;相反,如果一个标题与新闻内容有出入、或渲染浮夸、或逻辑混乱、或词语不贴切,那么,不论所用文字多么考究、文采多么飞扬,都是不准确的,更谈不上“好”了。在新闻实践中,标题不准确的情形经常出现,笔者在此简单作一归纳和评析,以期引起新闻界诸同仁的注意和重…  相似文献   

8.
人如果没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就会生活在黑暗和痛苦之中,画龙不点睛,龙就会失去神采,所以我们常常把文章的标题比作“眼睛”,足见标题的重要性。报纸上的新闻稿件如果没有一个好标题是很难引起读者注意的,一条形象、直观、准确的标题不但能吸引读者还可以为新闻增值。党报的新闻标题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面部”多“眼睛”少,也就是说突出了面上的内容而忽略了点上的精华。作为一名编辑,在精于编稿的同时更要学会擦亮新闻的眼睛——制作标题。“眼睛”与“面部”的关系一篇稿件拿到手后,首先应认真地通读稿件,吃透其中心内容,从中提炼出文章所要表…  相似文献   

9.
新闻采写和编务工作有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力求使标题闪光,让新闻的“眼睛”明亮,使之对读者产生诱惑力,起到妙题夺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关注民生,做好民生新闻,是地方党报义不容辞的职责,做好民生新闻,必须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符合新闻写作基本要求、能见报的稿件并非就是精品,新闻精品应是思想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就如同厨师,有了食材怎样烹饪是道大学问,高水平的厨师不仅仅是将菜烹熟,还得色香味俱全。因此,新闻工作者在写作时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勇于创新,勇于探索,才能出佳作,出精品。标题传神鲁迅说过:记人,最好记他的眼睛。看人先看眼,看文先看题。一篇新闻作品出不出彩,首先要从做精标题开始,尤其是民生稿件,只有让标题更传神达意,才能打  相似文献   

11.
新闻标题是一篇新闻稿的"眼睛","灵魂",如何巧做新闻标题,让标题更新颖,更巧妙,更别出心裁、引人注目,达到看了标题就想看完稿件、看了标题就理解了稿件"灵魂"的目的.笔者仅举以下四例:  相似文献   

12.
我们常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新闻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标题这只"眼睛"来传神。"看人先看眼看文先看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好的标题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球、扣住读者的心弦。在报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高质量的标题显得尤为重要。文贵创新,标题亦然。但我们翻开报纸,"似曾相识"的标题比比皆是,鲜有新意。因此,适应读者的需要,让"活鱼"游进"标题"是标题创新的必由之路。那么,怎样才能做出"亮眼"的新闻标题呢?标题是新闻的核心,是作者对稿件的提炼和总结,它体现了作  相似文献   

13.
标题好比是文章的眼睛,要努力让新闻的“眼睛”亮起来,让读者从这双“眼睛”看到新闻中最新鲜、最主要、最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党报的“眼睛”能够更明亮──标题制作的难点和突破赵念民“看报看题”,“题好一半文”,这都是说的标题的重要性。但目前从对标题重要性的认识到具体操作实践,从较大范围讲,党报比起中国青年报、中国工商时报的锐意创新,呈较明显的滞后态势。相当一部分同志还在强调...  相似文献   

15.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读者看新闻先看新闻的标题,标题起得好就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本文介绍几个制作特色标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题好一半文     
在新闻作品中,标题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读者或听众最先接触的就是新闻作品的标题。所以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让受众“上钩”的“诱饵”。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写好新闻作品的标题,对于增强新闻作品的表达能力,增强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恩格斯曾经说过,“标题越简单,越不费解,便越好”。制作标题实际上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浓缩。胡乔木曾经说过:“有的时候想一个好标题等于写一篇文章所用精力的三分之一”。标题应该虚实结合,不拘一格,要讲究文采,才能吸引读者。比如同时反映一件新闻事件,标题不同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请看,反映一家企业如何创建精神文明,有的媒体的标题是“文明出效益”,有的是“发掘潜能出效益”,而有的媒体记者在标题上下了一定的工夫,标题是“奇迹出在软件上”,这给人的感觉就很新异。现在一些媒体的新闻熟悉的词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新闻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标题这只“眼睛”来传神。“看人先看眼,看文先看题”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8.
善待标题     
俗话说:看报看题,看书看皮。题好文半,说明了标题的重要。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这只“眼睛”又非同一般,对它的要求应当是鲜活的、明亮的、有神的、传情的。读者看报,先看标题,这既是习惯,也是一个规律。特殊情况下,时间紧张,读报是浏览性的,那就看标题的功力了。新闻界老前辈徐铸成说:“一个鲜明、准确、生动的题目,会使文章生色,增强它的力量。如果题目平淡、晦涩、公式化、概念化,那就吸引不了人,文章写得再好,也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我们在制作新闻标题时,应努力做到四个基本要求,即:准确第一、一语破的、简洁明  相似文献   

19.
罗继秀 《新闻窗》2007,(2):75-76
报纸新闻评论标题的创新就是要求其特殊,要求其独特,让读者一看,眼睛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振,拍案叫绝。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有一个好的标题。对于报纸新闻评论标题来说,更是要有创新。报纸新闻评论标题之所  相似文献   

20.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双能引人注意的好眼要有三个条件:明亮、传神和传情。一个好标题基本的要求是言之有物,能将新闻稿中最重要的东西提示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