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8 毫秒
1.
两千年来,学者们只概略地说武帝置五经(七)博士。本文经考证,《诗》的最初三位传经人申培公、辕固生、韩婴在武帝时都没有当过博士。当时鲁《诗》博士有徐偃,韩《诗》博士有韩商,齐《诗》则不见立有博士。《尚书》博士先后是孔安国、孔延年,并没有立欧阳氏《尚书》。当时是否有《礼》博士,或说《礼》博士是后仓,有待进一步查证。本文从史料的排比校勘中推断《易》博士首先应是杨何,接着才是田王孙。而《公羊春秋》博士先后有公孙弘、褚大,并非胡毋生、董仲舒这两位公羊大师。  相似文献   

2.
<正> 李颀是盛唐诗人,生于武后天授元年(六九○),约卒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七五四)以后。①开元二十三年(七三五)中进士。他比王维、高适、李白等都大十多岁。其诗固不能与此辈相伉,然己入盛唐之音,被后人视为盛唐一大家。《全唐诗》存李颀诗三卷,计一百二十四首,另收逸句两句,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李颀的全部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3.
胡煦,字沧晓,河南光山人,生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卒于乾隆元年(1736年),一生"博极群书,湛精于易".(《周易函书约存·顾成天序》)著有《周易函书约存》、《周易函书约注》及《周易函书别集》等.  相似文献   

4.
汪应辰字圣锡,信州玉山人(今江西省玉山县),初名洋,是南宋著名官吏,生于宋徽宗政和元年,卒于孝宗淳熙三年,享年五十九岁。汪应辰为人耿直,不趋炎附势,反对秦桧,主张抗金,并且学识渊博,少从喻樗、张九成、吕本中、胡安国诸人游,后从吕祖谦、张栻学习,与朱熹是好友,著有《文定集》,收录于《文渊阁四库全书》。  相似文献   

5.
桓谭,字君山,两汉之际重要思想家。其事于两汉书中凡十二见,《后汉书》有传,但均未言生卒年。任继愈《中国哲学史》云其生于公元前40年(汉成帝永光4年)左右,卒于公元32年(汉光武帝建武8年)。孙叔平((中国哲学史稿》云生于公元前24年(汉成帝阳朔元年),卒于公元56年(汉光武帝中元元年)。其他有关论著,或从任说,或从孙说,而以从任说者居多。今按此两说均有误。  相似文献   

6.
明代著名学者焦的生年有三说。其一,生于嘉靖二十年(1541),此据钱大昕《疑年录》。其二,生于嘉靖十八年(1539),此据《明状元图考》说他登第时为五十一岁推断。其三,生于嘉靖十九年(1540),据容肇祖年谱、李剑雄年谱。其卒年亦有两说。其一,泰昌元年(万历四十八年),如黄宗羲《明儒学案》、钱大昕《疑年录》、《明史·焦传》。其二,万历四十七年,如黄汝亨《寓林集》。对此,笔者认为焦应生于嘉靖十九年(1540),卒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其理由如下:其一,尽管现有资料没有留下焦生年的确切记载,但其友人的文章笔记可供查找。黄汝亨(1558-1…  相似文献   

7.
最近读《史记》,对"天命"一词有了两点新的感想。一、天命即民命,国君要顺民命而御之司马迁在《儒林列传》中记载了辕固生和黄生争论的一段话。原文如下:"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弒  相似文献   

8.
明代《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山阳县(今淮安县)人,约生于明弘治十三年(一五○○年),卒于明万历十年(一五八二年).吴承恩少时有文才,被称为“淮自张文潜后一人而已.”(宣统《长兴县志》卷三十一上)可是,在科举上竟至“屡困场屋”,直到他四十五岁那年(嘉靖二十三年、一五四四年),才得了个“岁贡生”.以后又两次应试,均未考中,直到嘉靖四十五年(一五六六年)才被委派到浙江长兴县做一个小小的县丞,辅佐当时长兴知县归有光管理县政,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官场政治生  相似文献   

9.
《汉唐以来书籍制度考》一篇出自清金鹗《求古录礼说》卷一十五。金鹗,字凤荐,一字秋史,号诚斋,浙江台州临海人,生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卒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享年四十九岁。金氏邃于三礼之学,《求古录礼说》作为其代表作,"取《礼经》‘宫  相似文献   

10.
史春荃:生于清道光七年(公元1826年),卒于光绪二十三年(1898),享年七十二岁。字馨吾,号移村。河南辉县人。光绪九年进士。史春荃长於诗文,兼擅书法丹青。其书上追羲献,下摹黄山谷、米元章,然学古而不泥古,书法自成一格。绘画工墨竹、人物,尤以指竹见长。是一位有影响的地方文人画家。  相似文献   

11.
人称“小毛公”的儒学大师毛苌,被西汉河间王刘德立为《毛氏诗》博士,所传《毛诗》取代齐鲁韩三家一直流传至今。为纪念毛苌修建的毛公书院,传承儒学,培育人才,从元代到近代几经兴废,为地方教育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根据“宋玉是屈原的弟子”和“宋玉为顷襄王文学侍从”等历史文献资料,可以推断宋玉的出生年龄为公元前330年(楚威王十年)。宋玉师从屈原,需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学习环境。这段时间应是怀王十四年至二十四年(公元前315—公元前305年),屈原被放逐江汉之前。这时的宋玉已由青年走上成年(十五岁至二十五岁)。宋玉作为顷襄王的文学侍从这个时期,是顷襄王纵情佚乐,骄奢淫欲的时期,即顷襄王即位后至郢都陷落前(公元前298—公元前277年),也就是顷襄王元年至二十一年,处于相对“和平”时期。二者的年龄基本相同,都在三十多岁。  相似文献   

13.
宋玉年世行迹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关于宋玉的年世行迹,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前辈学就作过考证,提出了一些极有创建性的观点,但由于当时疑古思潮的影响,他们的某些观点也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在走出疑古时代的今天,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重新研究探讨了这一问题,既承继前人正确的创建,又修正前人某些失误,更作出了我们自己的考辨;我们认为,宋玉,鄢人,生于公元前296年,公元前272年初入仕,历事楚襄王、考烈王两朝,并随楚都之迁徙,历经陈郢、巨阳、寿春等地,公元前237年楚幽王元年时失职,后赋闲于寿春一带十有余年,公元前224年,秦王翦灭楚时,曾避兵乱入古衡山,后又涉江南迁,约在公元前222年卒于今湖南临澧。  相似文献   

14.
《真灵位业图》"九宫"位的设置是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九宫"观念的一种继承和改造;九宫位主神张奉出于《真诰.稽神枢》正文,该正文则源于晋谢沈的《后汉书》,而陶弘景的注释仅出自《三国志.魏书》,未能追溯到谢氏的记载。通过这两点的分析,有利于深化我们对《位业图》"九宫"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假传”文滥觞于韩愈的《毛颖传》.唐代是“假传”文的发轫期,宋元是“假传”文的发展和分化期,明代是“假传”文的高峰期和从俗期,清代是“假传”文的复归淳雅期,民国初年“假传”文曾再度繁荣,“五四”以后随着文言的衰落,“假传”文体走向式微.  相似文献   

16.
木公年谱     
历经弘治、正德、嘉靖三个时期的纳西族诗人、丽江第八世土司木公,在治理地方、推动汉文化传播及民族文化融合、汉语诗歌创作等方面都卓有建树。他与当时著名文士多有交往唱和,张志淳、杨慎、张含、李元阳等曾为其诗集作序或作评点,杨慎还为之编辑了《雪山诗选》,《列朝诗集》《明诗综》《御选明诗》《滇南诗略》《滇诗丛录》等总集亦有其传、其诗。由此可见木公在当时和后世的地位及影响。  相似文献   

17.
枚乘约于文帝后元七年与或景帝前元元年去吴游梁,景帝后元元年返回淮阴,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卒,时年约七十三岁;枚皋生于景帝前元元年(前156),武帝建元二年上书梁共王后为郎,建元四年获罪后逃亡长安,元光元年(前134年)遇赦,并上书自荐,以赋才为郎。  相似文献   

18.
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楚灭越,但并未在越地普遍建县。菰城县为楚考烈王十五年(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封吴后所建。春申君以什么身份置县,为何在此地置县,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史学界一般认为功曹、五官掾是两个职位。宋一夫认为功曹、五官掾是同职异称。文章在详细推敲其各个论点论据后发现均存在问题,并得出结论认为:汉代功曹、五官掾实为两个不同的职位。  相似文献   

20.
关于屈原生卒年,目前盛行“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公元前278年,享年62岁”的郭沫若说,笔者认为有误。笔者从屈原作品中重新推算,得出的结论为:生年为楚宣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3年,为戊寅年,卒年为顷襄王二十二年,享年六十六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