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胶州秧歌"是中华民族乐舞文化史上的一颗绚丽多姿的奇葩,在中国民间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专业的舞蹈工作者从传统民间秧歌表演中发现了女性舞蹈动作的独特魅力,从中提炼编排,使之成为现在高校舞蹈专业课程中的以女性舞蹈为主的胶州秧歌.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够恰到好处地舞出胶州秧歌的动律神韵,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不仅要强化其动作的训练,更应注重学生对胶州秧歌的内心体验的训练  相似文献   

2.
以山东胶州秧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存“原生型”胶州秧歌的实地考察分析,总结其半职业化的传承方式。作为原初形态,如今面临“断代”的危险。抢救和保护“原生型”胶州秧歌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责任,而且对于创造出更富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艺术精品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鼓子秧歌的历史与发展的介绍,阐述了鼓子秧歌在舞蹈教学中对于舞者肢体训练、气质培养以及表情达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秧歌"是汉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它起源于稻田耕作和农田耕作的劳动生活,是多种民间歌舞的总称,它主要流行在我国北方汉族地区。  相似文献   

5.
新的体教结合改革模式是对原有三级训练体制的突破,将体校纳入到义务教育体系中来。这样,部分有天赋的青少年可以通过比赛等进入专业队,多数青少年则可以继续学业,从而保证了青少年运动员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陕北秧歌是现代"秧歌剧"和"健身秧歌"的原生态,这项古老的民俗传统文化经历古代秧歌、延安秧歌和现代秧歌的重大历史变革.多元文化基因、由"拜神"羽化为"乐人健身"以及现代秧歌已成为文化软实力,是陕北秧歌沿革变迁的主要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由于健身秧歌是一项新兴的健身项目,在近几次全国健身秧歌比赛中出现了一些舞蹈化、舞台化的编排。为了使健身秧歌向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避免出现舞蹈化、舞台化、情节化的编排,通过研究和对健身秧歌自选动作创编的探讨,确立了健身秧歌创编的原则,提出了健身秧歌创编的基本要求,介绍了健身秧歌创编的方法,为健身秧歌的创编人员、教练员和健身秧歌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开拓东北秧歌舞蹈艺术的视野出发,博采众长的挖掘和吸收东北秧歌风格特色动作素材,努力丰富、突破东北秧歌舞蹈的教学和舞台表演。文章对著名东北秧歌舞蹈专家马力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在阐述马力秧歌舞蹈的形成、动作风格特色的同时,从多种角度分析马力秧歌舞蹈艺术的特色和价值,在丰富动作素材、舞台创新的同时,提高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兴健身项目-健身秧歌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健身秧歌的缘起、健身秧歌和传统秧歌的内涵、区别和联系以及健身秧歌的竞赛组织和在我国的推广情况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陕北秧歌在古代作为一种娱神祭祀活动,1935年至1949年经过"鲁艺"人的改造,成为中国革命领导人和全国人民的一种新的娱乐手段,新中国成立后"鲁艺人"又在小场子秧歌基础上把陕北秧歌改造成为舞台化的秧歌剧。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实施,陕北秧歌作为新中国人民群众体育锻炼、健身、娱乐的一种手段,进入体育领域。试图探讨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影响着陕北秧歌发展变化,陕北秧歌发展演变也映衬出中国社会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11.
扭秧歌运动对中老年女性心肺功能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扭秧歌运动对中老年女性心肺机能的影响.经过6个月的扭秧歌运动后,中老年女性的心肌收缩力量、心脏泵血功能、呼吸机能均比实验前有所提高。说明扭秧歌运动不但可以娱乐,同时对中老年女性心肺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舞蹈日趋精彩,让更多的中国高校师生了解现代舞,加入到现代舞的学习中来,对于满足现代大学教学和现代大学生的情趣、爱好以及形态训练乃至素质教学,都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对我院运动系艺术体操主修专业旧教学大纲实行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实行改革,其内容为:增设了形体训练课、芭蕾基训、体育舞蹈、现代舞、民族舞、大众健身操课程.达到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以适应新形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浅谈云南民族舞蹈演员的基本功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古典芭蕾基本功训练的特点 ,以及中国民族民间舞基本功训练的现状问题 ,找到芭蕾基本功训练和民间舞训练之间的联系 ,得出基本功训练必须和我国滇西南民间舞蹈相融合贯穿的结论 ,以及如何将两者融合贯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体育舞蹈与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的体育运动项目已进入高校体育课堂。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运用动机训练、情绪训练、表象训练等心理训练方法,可以增加学生自信,提高表现力,激发学习兴趣及提高运动记忆水平,能够使学生消除紧张情绪,增强练习的兴趣与信心,促进了技术动作的掌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相对于舞龙、南狮项目的高调推广,作为舞狮起源的北狮项目在推广过程中相对较差,推断北狮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困境。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以北狮运动专项特征为研究对象,走访当前国内知名北狮运动专家和民间舞狮团,从北狮专项特征方面审视影响北狮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因素,并提出发展思路。研究认为:1)龙狮协会成立至今,规定套路的创编对北狮运动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未来套路创编的文化传承职能任务更加艰巨;2)故事主题明确、故事情节清晰、技术风格粗犷、技术难度较高、作品的艺术欣赏价值等体现了北狮运动的特点;3)技术难度大,材料、器材的陈旧化影响到北狮运动技术的创新与推广;4)“遵循传统”的发展观要求:器材器械的时代发扬,故事情节的现代塑造,仪式性的传承与创新;5)竞技化的发展观要求:注重难美新、标准化和品牌化。为北狮训练在理论方面的形成提供研究借鉴,对我国北狮运动的推广和发展起到推动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体育艺术系学生音乐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与体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以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学生的教学实验为依据,探讨了体育艺术系学生音乐教学的内容、途径和安排;重点分析健美操、体育舞蹈和艺术体操项目的音乐节奏特点极其训练手段,指出现代体育中音乐运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从教育学、美学、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多重角度,对培养高校舞蹈啦啦操运动队艺术表现力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增强舞蹈啦啦操运动队训练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对300名舞蹈啦啦操运动员问卷调查,发现了影响舞蹈啦啦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发挥的内外因素。同时以18名专业教练员反馈信息,总结了培养舞蹈啦啦操运动队艺术表现力的侧重点及训练方法。建议高校在培养舞蹈啦啦操运动队艺术表现力的过程中,在专项技术训练、体能训练基础之上,尽量扩大舞蹈基础、乐感、表情、录像观察、心理训练等内容。以培养运动员艺术素养为先导,以提高创编的艺术性为突破,扩大多媒体和视频资料的应用率,注意教练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