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管弦音乐是古典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其他演奏形式的作品来讲,管弦乐队的音色丰富、音响动态范围宽广,表现力更加强大,具有极强的可听性,因此,将管弦音乐作为古典音乐欣赏的入门学习材料尤为适宜.基于管弦音乐古典和现代的协同艺术特征,从管弦音乐的艺术价值和多元感知特征角度,介绍了管弦乐队的基本架构,分析了具有严肃音乐特征的管弦音乐与通俗音乐的有效融合,并根据管弦音乐欣赏多元协同的特点,从直观的感性欣赏、内在的情感欣赏和深度的理性欣赏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欣赏管弦音乐.  相似文献   

2.
古代的乐器     
王晓维 《中文自修》2009,(11):44-45
同学们都读过白居易的《琵琶行》,里面说:“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这里的“管弦”是指音乐。作为乐器的管弦,包括了箫、笛、笙之类的管乐和琴、瑟、琵琶之类的弦乐。管弦也可以叫做“丝竹”,丝指弦乐,竹指管乐。《琵琶行》的后面就有:“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相似文献   

3.
理查德·瓦格纳是十九世纪重要的歌剧作曲家和理论家。他掀起了音乐史上第三次歌剧领域的争论,他一生主要致力于歌剧的改革与实践。他的音乐突破一切传统。以《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部作品为例,其中的"主导动机"、"半音化体系"也为后来勋伯格极端的无调性主义做了铺垫。关于瓦格纳,我们可以说得太多太多,下面重点来谈谈瓦格纳与他的歌剧...  相似文献   

4.
鬼马的才华、“白相”的态度,但唱的却是真音乐,王厂长(王昊)就是这样一个吸引人的个体。生活是他力量的源泉,促使他一直完善着自己的音乐梦!  相似文献   

5.
2009年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北京,来到了中央音乐学院,在管弦系低音提琴专业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这是很多学音乐孩子梦寐以求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最高音乐学府,音乐家的摇篮。  相似文献   

6.
张琦云  周奇图 《音乐世界》2010,(13):110-112
因为难以割舍的音乐情节,俞思远从绿茵场走上梦的舞台;因为一句“平凡人也能做大事”,俞思远和他的B.I.Z乐队绽放着他们的音乐热情。在这个炎炎夏日,让俞思远来告诉你一些属于他的小秘密,让你清凉一夏。  相似文献   

7.
一次音乐公 开课,音乐老师 在进行音乐的情 感体验训练时, 连续将华彦钧的 《二泉映月》播放 了三遍,到第三 遍时,竟然有为 数不少的同学掩 面低泣,久久沉 浸其中……为什 么一首没有唱词 的曲子竟有如此 的魔力呢?音乐 老师一语惊醒梦 中人,他说,乐曲 和语言一样都是  相似文献   

8.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确定一个伟大的目标,并决心实现它。——歌德曾经,他是与费翔、王洛勇并肩齐名的百老汇演员;现在,他是"中国第一部原创流行音乐剧"的导演。从百老汇到开心麻花,这个80后新秀的音乐剧之路就像一场"白日梦"。为了这个梦,他险些与父母"势不两立";为了这个梦,金融危机时他几乎倾家荡产;为了这个梦,他甚至当上了新东方的老师;为了这个梦,他有着太多的坚持……  相似文献   

9.
从少年到总统,他的名字为太多人所提及。 从文学到政治,他的作品被赋予太多意义。 他曾落魄到邮资不够.寄不出整部书稿.他曾显赫到五位总统同场为他庆祝生日:他坦言自己只做过苍白的梦,他诤告“对攫取权力的渴望恰恰源自爱的无能”……  相似文献   

10.
教学分析 课前我了解到,现在绝大多数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对西洋的音乐文化接 触较少,大多数都不甚了解,一部分学生甚至存在“西洋交响乐,高深莫测,听 不懂”的偏见,因此,我确定了紧紧围绕单元“管弦和鸣”予以展开,每一课时选 择一个不同的主题,并围绕此主题进行教学的设计思路。《管弦和鸣》选自义 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音乐》(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相似文献   

11.
谢磊 《山东教育》2004,(16):55-55
那年,那月,一个秋蝉低吟的日子,我登上三尺讲坛,从此便和一张张稚气的小脸相伴,任岁月流转。在这一方乡土辗转执教过许多所学校,只是我却几乎没有听到过那和在琴声里童稚的歌声。难以挥去的应试教育的阴霾黯淡了他们太多的背在书包里的绚烂的梦。就如这音乐,寄给他们回忆的信笺,永远只会是一张惨白的纸……  相似文献   

12.
朱锦秀 《考试周刊》2010,(55):239-239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音乐教师首要的工作便是让音乐课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幸福地成长,使之成为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在音乐情境中召唤他们的“梦”.让他们的“梦”插上音乐的翅膀。释放出梦的异彩。学生们在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间,跨越遥远的时空界限。真正做到音乐与心灵的沟通。学生学得开心、轻松,在不知不觉中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们关心的并不是真正应该敬重的东西,只是关心那些受人尊敬的东西。——梭罗当高考王曹湘凡的经历被全国媒体曝光后,他带给社会的感慨与反思太多太多。曹湘凡是个特例,因为他有着比一般人更渴望上大学的梦,从1987年  相似文献   

14.
总有一天     
陶粲明 《八小时以外》2014,(11):114-115
《八月迷情》又被译为《声梦奇缘》,是一部容易让人忘记情节或片名却会牢牢记住一些感人镜头和音乐的片子。它的音乐总监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汉斯·季默--他几乎是好音乐、好配乐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正从少年到总统,他的名字为太多人所提及。从文学到政治,他的作品被赋予太多意义。他曾落魄到邮资不够,寄不出整部书稿,他曾显赫到五位总统同场为他庆祝生日;他坦言自己只做过苍白的梦,他诤告"对攫取权力的渴望恰恰源自爱的无能"……这就是哥伦比亚作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诺贝尔文  相似文献   

16.
音乐奇趣     
“行星音乐”趣闻朋友,您也许知道交响音乐、管弦音乐、打击音乐等等,可您知道宇宙中的行星音乐?行星在唱着怎样的歌吗?为了探索行星“唱歌”的奥秘,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副教授鲁夫和耶鲁大学地质学教授、钢琴家罗杰斯合作研究,利用现代天文资料和一架计算机声音综合化,成功地灌制了“行星音乐”。这种“行星音乐”,是太阳系的行星在它们各自轨道上运动时,理论上应该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17.
现在正以东方神起之名举行着日本巡回演唱会,允浩对于音乐以及舞台的表演坚持与完美把握深入人心,谈到以后要做的事情,他仍旧有个一直以来的梦想——建造学校,让他自己的梦可以无限制的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18.
说紧张     
上大学时,喜读艺术家传记。记得那年暑假,溽热难当,汗水流到腿上,书也黏在腿上。那年,倒是看了一些有趣的书。记得看柴可夫斯基的传记,有一个细节我记得很清楚。柴氏是世界知名的音乐家,看到别人指挥他的音乐那么潇洒,他在晚年产生了想指挥一次自己写的乐章的渴望。这又有何难?当时俄罗斯的各大乐团都愿意成全他的这个梦。柴可夫斯基也激动极了,他一生写了那么多辉煌壮丽的音乐,可他竟从来没登台指挥过,人们有理由期待这是一场辉煌的演出。上台的那天到了,可柴可夫斯基越来越犹豫——他紧张了,他想打退堂鼓。那可怎么行?最后…  相似文献   

19.
不懈的坚持让他走进艺术殿堂说起王德枫的“模特梦”,还得从他的童年说起。上小学时,王德枫就十分喜欢表现自己,家里来了客人他总爱在别人面前“走两步”。那时,家里有一台录音机,最让他兴奋的就是能听到广播里传出来的流行动感音乐。只要音乐一响,他的小脚就站不住了,在房间里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梦是非常美妙的“愿望达成”.语文教育应该给孩子一个美丽的梦。童年是多梦的季节,儿童是情感的王子。孩子们的心中盈满着想象的激情,蓄积着创造的欲望,扑棱着翻飞的翅膀.闪烁着天真的灵性,点亮着童趣诗意……对学习、对生活、对理想。对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有着太多太多梦幻般美丽的划待。这便是儿童最初的人生。而恰恰语文是为放飞儿童多姿多彩之梦而存在的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