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策划人语:孩子需要吃苦的锻炼,却没有吃苦的机会;父母希望培养孩子的吃苦意识,又怕孩子苦着、累着;学校需要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却没有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吃苦教育不只是一种形式,怎样让我们的孩子能吃苦、  相似文献   

2.
当前盛行的享乐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吃苦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吃苦精神出现缺失。而吃苦精神是大学生成为"社会人"的需要,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大学生中有必要进行吃苦精神教育。通过加强国情教育,增强学生体质、磨炼其意志,充分理解吃苦精神精髓、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等途径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吃苦精神。  相似文献   

3.
浅议青少年吃苦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多数青少年缺乏吃苦精神。本文论述了青少年吃苦精神培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青少年吃苦精神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多数青少年缺乏吃苦精神.本文论述了青少年吃苦精神培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青少年吃苦精神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当今的中学生,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吃苦意识不强,而体育教学成绩的提高有赖于艰苦长久的锻炼,吃苦精神是体育锻炼的增效器。吃苦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吃苦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久、艰苦的过程。限于中学体育教学有限的课程安排和大众化的教学目的,教师不可能通过高强度、长时间的强迫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必须把培养学生“吃苦”精神放在重要地位。文章论述了高职院校培养高职生“吃苦”精神的必要性,提出了培养学生“吃苦”精神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声音     
《山东教育》2014,(10):62-62
“吃苦融入生活才是吃苦教育。”——日前,《中国青年报》发布的调查显示,81.3%的受访者赞同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65.7%的受访者认为“吃苦教育”能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和责任感,对孩子未来发展有很大帮助。但也有受访者认为,时下所谓的“吃苦教育”有违教育法律与教育规律。专家指出,家庭、学校和社会要携起手来,在抵制极端化所谓“吃苦教育”的同时,让“吃苦”自然而然地融入孩子生活的全过程,从小培养孩子不怕吃苦的精神,长大了才能用智慧与双手自主创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针对吃苦精神作为铁路企业"第一用人标准",而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对吃苦的准确理解和充足准备这一问题.阐述了铁路工程类高职院校必须着力构建吃苦教育"五个平台",形成全面、系统的教育体系,培育学生良好的吃苦精神品质,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黄乙 《今日教育》2006,(4):43-43
社会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则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没有吃苦的精神和能力,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各国家长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把培养学生“吃苦”精神放在重要地位。本文从实践入手,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培养学生“吃苦”精神的具体路径,为高职学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顺利成长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社会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而更多的则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没有吃苦的精神和能力,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各国家长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因为孩子将来面临的是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相似文献   

12.
刘建春 《教学随笔》2009,(10):45-45
从小培养孩子的吃苦意识是教育的题中之义,是学校、社会和家庭义不容辞的职责。世上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都必须经过奋斗和努力,克服这样那样的困难,有时还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没有吃苦精神和顽强毅力是无法抵达胜利彼岸的。意志坚强,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开拓进取是现代人应具备的优秀品质,这种品质只有通过艰苦锤炼才能形成。  相似文献   

13.
搞好“吃苦教育”是锻造学生优良品质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培养的高职毕业生能否让社会满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可是现实情况不尽人意。本文列举了目前青少年学生缺乏吃苦精神的现状,分析了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和今后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需要吃苦精神? 现在的学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注意力稳定,情绪波动大,意志薄弱,缺乏毅力,害怕困难和挫折,缺乏吃苦精神。进入高中后,由于“物理真难学”的心理影响,加之学习方法不能适应高中物理学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据200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国内不少城市同时刮起了一股在青少年中打造“未来精英”之风;与此同时,宁夏的一个“吃苦夏令营”却因报名人数太少而不得不取消。对此,很多人认为这种“精英”之风不可助长,理由是孩子的吃苦精神最重要,应该让他们多去参加“吃苦”夏令营。可是笔者却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榜样、实践、学习、理想为载体阐述培养高职学生的吃苦精神。  相似文献   

17.
社会对当今中学生的要求 (一)要有艰苦、勤奋的吃苦精神 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尽管他们有优越的家庭环境,良好的教育条件,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大都缺乏艰苦朴素、刻苦勤奋的吃苦精神。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以这种精神面貌.又怎能去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又如何肩负起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呢?  相似文献   

18.
面临错综复杂的风险挑战,新时代好青年必须能吃苦。新时代好青年能吃苦有丰富的内涵,蕴含着吃苦耐劳的品质、埋头苦干的姿态、艰苦奋斗的作风、同甘共苦的格局、苦中作乐的境界。在培育能吃苦新时代好青年上下功夫,要通过积极强化理论武装明确青年能吃苦的方向,深入进行劳动教育锤炼青年能吃苦的意志,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增强青年能吃苦的本领。  相似文献   

19.
享受吃苦     
10月1日 晴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势必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与挫折,我们要面对,更要克服。不管是工作的不顺,生活的困难,家庭的不和等等,都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其中有一些,还需要我们有一种吃苦精神,敢于去闯,才能给人生一个满意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张勇 《教育文汇》2010,(11):31-31
我班同学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吃苦精神比较差。为了培养同学们顽强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信心,我特地设计了一次“过河”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