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语是一种结构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也是中考每年常考的内容之一,要想提高成语的应试能力,关键是要掌握成语题设误上的一些特点。综观多年来成语考察的误项设置,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感情色彩上设误词语的感情色彩有三种: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由于未能准确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而导致成语误用。例1 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 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  相似文献   

2.
李纪洲 《语文知识》2001,(12):22-24
成语辨析题就是考查成语的实际运用,高考已连续考查九年。成语误用类型多种,但对其感情色彩的考查,一直是重点。成语在感情色彩上有褒义、中性、贬义之分,答题时,考生应根据语境明辨褒贬,看是否存在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例如:①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1998年)  相似文献   

3.
一、看感情色彩是否恰当1.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2.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例1“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属褒义词。例2“处心积虑”为贬义词,均不合语境。二、搞清成语含义,切莫“望词生义”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4.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  相似文献   

4.
成语是一种结构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也是中考每年常考的内容之一,要想提高成语的应试能力,关键是要掌握成语题设误上的一些特点。综观多年来成语考察的误项设置,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成语以其形式精练、内容丰富而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自1992年以来,一直是高考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设题是成语考查的常见题型。本文以各地的高考模拟试题中“误用褒贬”的题干作为例子进行分析,以帮助同学们学会判断成语褒贬混淆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的短语或短句。近年来的中考,都有辨析成语运用正误的题型。成语误用主要有下列几种:一、褒贬失当。成语一般有固定的感情色彩,如不注意感情色彩与全句内容的和谐一致,就会造成误用。例如,“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大量涌现,蓬勃发展,是褒义词。用在垃圾食品厂上与语境的感情色彩不吻合。二、运用不得体。得体就是言之有“礼”。它的要求是:用语要根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场合、方式…  相似文献   

7.
“处心积虑”在古汉语中原本是一个中性成语,但是到了现代汉语中,则一般都用为贬义。通过考察“处心积虑”从古到今用例的演变情况.探讨了“处心积虑’’在现代汉语中的褒贬色彩使用问题和成语褒贬色彩演变的大致情况。  相似文献   

8.
从1992年到2001年连续10年考查了成语的运用。成语是历年来高考必考内容。本文将对历年来成语题考查的特点及命题角度做简单的归纳分析,为成语的复习提供借鉴和参考。一、从成语的感情色彩这一角度命题有些成语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界限分明。如果不明了成语的褒贬。就很容易用错。例:(1)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  相似文献   

9.
做成语运用辨误题时,一般关注望文生义、感情色彩不当、词义程度轻重不当和搭配不当等一些常见错误。实际有许多是属于语法方面的,不妨归纳一下:  相似文献   

10.
正确运用成语,是自1994年以来高考语文的必考项目之一。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理解成语的意义,注意其感情色彩。今年高考的成语运用题(第5题)是这样的: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人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C积虑。C今年初上海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D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语境?所谓语境,指的是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形条件,表现在书面语言里就是上下文。语境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重要的语言信息,帮助我们准确把握命题人设题考查的意图。我们只有巧妙地运用语境才能正确地解答语文试题中的一些难题。我们以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以下简称全国题)为例,分析以下语境在语文解题中的应用。一、运用语境解答词语运用题语文试题中词语动用题着重从同义词、近义词辩析,成语的运用等方面设题考查。解题的关键除准确理解词语、辨明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外,还必须结合句子提供的语境,即上下文,从而选…  相似文献   

12.
成语在使用过程中,大致由于曲解词语、误用褒贬、颠倒尊卑、用错对象、搭配不当、夸大其词、一语两意等原因被误用。因此,对于成语的使用,应该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和适用对象,同时要注意对一些常用成语的识记。  相似文献   

13.
薛吉辰 《现代语文》2002,(11):36-37
对成语的考查是近十年来高考试卷中一类稳定的试题。复习备考时,除了加强记忆外,还应掌握必要的辨析方法。下面谈谈成语色彩的辨析。一、辨析成语的感情色彩成语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三方面,其中贬词褒用是测试的重点:例1.小王深受大家信赖,这次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全班同学无不弹冠相庆。“弹冠相庆”原意指弹掉帽子上的灰尘,互相庆贺。现用于贬义,指坏人得势而庆贺,用在该句明显不妥。例2.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含糊、吞吞吐吐,用在该句显然有误。例3.…  相似文献   

14.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是高考语文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而熟语的考查对象,主要是成语。自1992年高考考成语。已考了15年,它强调的是在具体语境中成语的使用。因而我们不仅要勤查成语词典,知道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还要讲究技巧,了解成语的使用对象、语法功能、感情色彩、敬词谦词、一词两用,避免望文生义。  相似文献   

15.
考点解读:正确使用成语,已成为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固定考点。成语题的设题方式一般是辨析正误,题型为选择题。做好这类试题,一要注重平时积累,二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准确把握成语意义的方法,积累一定数量的成语,了解试题设误类型,形成一定的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16.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是高考语文中的一种常见题型。而熟语的考查,实际上主要考查成语,且强调的是在动态语境中考查成语的使用,即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强调语境在成语分析中的重要性,既考虑成语的基本义。也要结合上下文考虑它的感情色彩、词义轻重、范围大小等。如何应对高考“正确使用词语(熟语)”考点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对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50例成语作以透析,以期从中得出一些启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高考对成语的考查非常注重感情色彩的正确运用。这就要求学生在积累成语时,一定要注意它的感情色彩。许多成语或褒或贬或中性,感情色彩是单一的。但有些成语,在感情色彩上却是褒贬共存(这类成语常常是多义成语)。对这类成语,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则易造成误判,因此,对这种褒贬共存的成语,尤其应该注意。现列举10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第九册《基础训练1》的“字·词·句”部分安排了四个练习。第一题是读拼音猜谜语 ,主要是复习拼音 ,提高认读音节能力。第二题是辨字组词 ,主要是积累生字。第三题是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第四题是把句子换个说法 ,这两题都是新知识 ,是本次训练的重点。教学时 ,要抓住重点 ,进行扎实的训练。第三题 ,首先明确训练要求 ,设疑激趣。教师可在学生读题目要求后问 :“什么是‘感情色彩’呢”?同学们认真读句子 ,好好体会每组两个句子中带点词的感情有什么不同。接着引导讨论第一组中“果断”和“武断”的感情色彩。先联系句子理解两个词的意思…  相似文献   

19.
语文科“考试说明”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近年来高考试卷中,直接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单项选择题有三题,共9分,分别为实词(近义词辨析)的考查,虚词(关联词语等)的考查,成语的使用辨析。2002年高考题量仍是三题,除成语辨析与往年相同外,其它两题的考查有些变动:虚词的考查改为近义虚词的辨析,实词的考查改为词义的正误辨析。这些变化,在复习时尤其要注意。总的来说,要做到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必须了解有关词语的一些基础知识,如:词的意义;词的色彩(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语体色彩又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词义的轻重;词义的范围;用法的差别以及成语的出处、结构、意义等。再则,多做一些相应的习题,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来提高我们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7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13套考查了“正确使用成语”,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大致有望文生义、褒贬失当、对象用错、前后矛盾、不合语境五种,怎样才能拨开重重迷雾,见到“庐山”真面目呢?下面浅谈几点方法。1.吃透词义,避免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