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军 《百科知识》2023,(19):36-39
<正>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父母应当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舒适、温暖安全的成长环境。但现实生活中,一些未成年人受到的伤害却来自他们最亲近的人。这些伤害有的源自父母的疏忽,有的源自父母的故意伤害。  相似文献   

2.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性格和习惯的养成,取决于家庭的影响。本文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家庭成员的关系、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等方面分析家庭状况对高中生厌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在当今中国社会中,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教育的重视度提高,幼儿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和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梁启超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孩子不仅是家庭的中心和希望,亦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父母作为幼儿成长发展中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一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家长对幼儿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就由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模仿力比较强,而家长是孩子成长环境中的主要陪伴者,家长的言  相似文献   

4.
自信心既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要途径。当今我国家庭教育的状况,许多家长在家庭教养过程中,往往只看到子女有形的身体的生长和智力的开发,而忽视无形的自信心的心理健康成长。孩子的自信心与父母的教养行为有很密切的关系。父母通过具体的教养行为及态度,向幼儿传达父母对生活的态度、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等。不同类型的教养方式对幼儿自信心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想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必须树立正确的育儿教养观,要正确地评价孩子,要信任孩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责备孩子,培养孩子一技之长,初步培养成功意识。  相似文献   

5.
仇艳玲 《科教文汇》2008,(30):37-37
在当代社会更多地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是情绪智力,而家庭是培养儿童情绪智力不可忽视的重要环境。本文认为影响儿童情绪智力的家庭因素有父母的意识、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自身的行为,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儿童情绪智力的对策。包括父母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儿童的情绪智力,营造民主温暖的家庭气氛,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情绪智力,父母自身的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6.
望子成龙,是每个做父母的心愿。对孩子的培养问题,一直是每个父母所关心和重视的。有些科学家认为,孩子的智力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但美国心理学协会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遗传和环境对智力都有重要的影响。这里指的环境,包括孩子的健康、营养和家庭教养。  相似文献   

7.
1.幸福家庭的经历 家庭是孩子的依托和归宿,一旦家庭有所动摇,孩子情绪会变得不稳定,坐立不安,容易生气,甚至神经质.我们应该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使孩子在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下成长,让孩子感受何谓幸福家庭,并了解父母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农村家庭文化教育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同农村家庭的父母对孩子的文化教育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笔者通过走访,对农村地区四个不同家庭的家庭环境、家庭文化教育观念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以期找到如何唤醒农村父母对家庭文化教育的重视、如何引导农村父母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的方法,从而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村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记得有句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说的便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当一个小生命刚刚来到这世上时,似乎只会吃,只会用哭声来告诉人们他的到来。但后来这些小生命都成长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是教育改变了他们,是教育给了他们未来。孩子出生后,首先要接触到的便是父母,便是家庭,因此,家庭不仅是孩子成长的港湾,还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地方。家庭环境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品质的塑造,并且这些  相似文献   

10.
刘炫桦  裴虹 《百科知识》2022,(21):57-58+62
<正>缺损家庭,亦译为“破损家庭”“残缺家庭”,指因配偶一方死亡、遗弃、婚变、离家不归或失踪而造成的残缺不全的家庭。以“核心家庭”为前提,家庭结构缺损指家庭成员结构不完整,主要指家庭成员中父母离异、双方或一方亡故、弃家出走或由其他原因造成的特殊家庭情况。引起家庭结构缺损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婚姻变故。  相似文献   

11.
和谐家庭是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价值取向、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民主协商的家庭氛围为主要内容.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的家庭模式。构建和谐家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家庭成员要始终保持进取向上的发展趋势,共同应对社会生活变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说起孩子,大概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父母太多的心血与爱,当然孩子也带给父母数不清的欢乐。孩子们一天天在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小小少年,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父母们的成长过程,我们在父母这个学堂里不停地学习和进步,真不知道是我们教会了孩子,还是孩子教会了我们。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26)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发展,但是,由于自身条件的不优越,只能把孩子留在农村的家中,由自己的父母或者其他长辈代为照顾,这种父母与孩子分割两地的现象,在当今的社会是非常常见的。于是就有了新名词,"留守儿童"的产生。这种情况导致大部分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要想完全杜绝把孩子留在农村家里的现象,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文明要在所出现问题的基础上,找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收看了重庆家庭教育讲堂第四讲《亲子沟通的策略》后,我对邹晓彬老师生动的讲解产生了些许共鸣。的确,当今有不少家庭的父母爱子心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落得个“同在屋檐下,形同陌路人”的尴尬局面,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回顾19年我与孩子的沟通教育,感慨良多,在此与大家共勉。一、亲近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父母应减少应酬,多陪陪孩子。建议家长不要为了省心而让孩子长时间地和婆婆、爷爷、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因为他们更容易  相似文献   

15.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人才是核心.评价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其中德光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启蒙学校,要让孩子品行端正,家庭道德教育非常重要.作为父母应如何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方法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社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元素,它包含着一个个家庭及家庭中的每一个家庭成员,无论对个人发展还是对社会发展来说,社区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生活组织。带动社区中每一个人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环境状况,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在“环保宜居社区”创建过程中开展和普及环境较育,最终达到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环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和终生的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基础,家庭环境影响着一个人成长和发展;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家庭教育优势在于其具有延续性和终生性的特点,家是培养孩子最好的环境,父母教育的方法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正>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则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因此,家长的教育水平与教育态度、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况且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单从我们这里双休日和节假日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的爆满就足以证明。有的家长还美其名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有时候却是事与违愿,电视上、报刊上经常报道的某某孩子父母硬逼着孩子弹琴,而孩子是一点兴趣也没有,父母也许是要面子,或是真想孩子好,但是却没  相似文献   

20.
朱巧玲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6S):150-150,22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人才是核心。评价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其中德尤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启蒙学校,要让孩子品行端正。家庭道德教育非常重要。作为父母应如何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方法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