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症结,一是缺乏必备的作文材料;二是缺乏必要的写作知识。作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集体批改、具体指导等途径能有效地解决学生怕写作文的问题,并最终达到使学生快乐作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怕写作文,谈“文”色变。造成此种心理的原因之一,是学生的作文是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下进行的.巨大的心理障碍堵塞了作文的思路。情感是写作的动力。学生只有带着满腔热情.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被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所感动.感知到生活中的美.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3.
写作文是对知识特别是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考查学生人文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对此有明确的要求,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能达到此要求,现实中学生怕作文、作文难的现象屡见不鲜,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基础.为作文的源泉,学会观察、用心去感悟,通过每一天的日记来练笔,积累素材,达到作文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言为心声.作文作为一种倾吐.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应是发自内心、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然而纵观学生作文的现状却是不容乐观.不少学生怕写作义.一提到作文就“谈虎变色”.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对学生来说,它是一种综合性最强,难度最大的作业。因此,学生怕写作文是一种普遍现象,也始终困扰着教师。如何激发学生作文的欲望,锻炼学生作文的勇气,将学生这种害怕作文,讨厌作文的心理转变为喜欢作文,写好作文呢?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在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等方面实现“转变”。  相似文献   

6.
自古及今 ,“怕作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但中小学生怕 ,大学生也怕 ;不但学生怕 ,老师也怕 ;不但老百姓怕 ,当官的也怕。在相当多人的心目中 ,执笔为文只是极少数作家、诗人及文章大家的专利 ,其实 ,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作文的本质是什么 ?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观点来考察 ,作文就是各种各样实践活动中很平常的一种活动 ;作者是这种实践活动的主体 ,文章是这种实践活动的必然产物。叶圣陶指出 :作文是生活 ,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生活中间包含许多项目 ,作文也是一个 ;作文同吃饭、说话、做工一样 ,是生活中间缺少不得的事情。这就深刻…  相似文献   

7.
“作文难.作文难.提到作文就心烦。”这句流传在校园多年的口头禅道出了学生怕写作文的心声。如何改变现状.寻找到一条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呢?本人通过多年的尝试.发现随文练笔是一种非常好的写作方法.它是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选取内容精短、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进行练笔.把写的训练有机地融合于阅读教学中.做到读写结合。这种练笔方法很容易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在当前存在一种教师怕教、学生怕写、家长怕辅导的现象,这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写、内容空洞,那么,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写出生动具体的作文呢?一、引导学生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小学生作文写得不生动具体的主要原因是不善于观察生活,不善于从生活中提炼作文的题材。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克服观察上存在的缺陷,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从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中,选择自己最热爱的、最有意义的任何事来写。  相似文献   

9.
一、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现在的作文课教师一宣布作文题,往往嘘声一片;学生一提笔作文,多半抓耳挠腮;学生怕写,教师怕教,作文课基本处于一种“望天收”。学生怕写的根本原因是觉得无内容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于是教师强调生活的重要,要学生观察生活,深入生活,可是强调来强调去,学生作文似乎并没有什么起色,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忽视了一点:学生生活贫乏在目前环境下,不可能一下子有大的改变。学生获取生活体验的渠道无外乎两种:一是亲身实践,直接体验;一是广泛阅读,间接吸收。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这两条渠…  相似文献   

10.
技校生的语文底子薄,怕写作文,可是,写作能力也是技校生必备的能力之一。本文强调在技校语文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强化写作根基,让学生披文入情,善于寻找生活的“感点”,在文中张扬其个性语言。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学中,难度最大的莫过于作文了,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似乎成了一种通病。究其原因,学生怕写作文,主要是生活经历少,知识面狭窄,素材有限,词汇单调,语言贫乏,写不好作文,而老师的要求又太高,因而对作文望而生谓;老师怕教作文,主要是虽然反复讲解,认真批阅,但是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对作文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就是怕写作文。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进一步探讨与改革作文教学方法.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下意识改变学生怕作文的现状,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现就如何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怕作文的现象,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所谓“二怕”。就是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每遇上作文课,学生们表现出的常常是一种无奈,随后就是找本作文书大翻一通。或者两手抱头,开始搜肠刮肚。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教师批改起来当然也是苦不堪言。更糟的是作文发下去学生并不细看批改原因.教师的辛苦也变成了无效劳动。  相似文献   

14.
对学生来说,作文是一种综合性最强,难度最大的作业。学生怕写作文是一种普遍现象,也始终困扰着教师。如何激发学生作文的欲望,将学生害怕作文,讨厌作文的心理转变为喜欢作文,写好作文呢?我从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收到了有效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那么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地流露。如果作文训练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不但训练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可能会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感。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活情感因素,培养作文兴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呢?一、作文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创造条件激活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喜欢作文、主动作文,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扫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学生怕作文,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他们认为生活单一、枯燥,较少机会接触社会,自认为没有可写的东西。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要“以小见大”,“细…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中我了解到学生对学语文有两怕:一怕学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作文一直是师生都不愿涉足的荒漠,要突破作文教学瓶颈,使之成为春意盎然的绿洲,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写作技巧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阅读生活的意识,指导学生阅读生活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生活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有一个尴尬的现状: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把作文看做一项任务,没有把作文看做生活的一部分,更没有把作文看做生命的一部分,所以谈不上写作热情、写作冲动。学生怕写作文,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常常感到无话可写或有话写不出来。中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如何引导学生乐于写作,善于表达,绘本作文无疑是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9.
作文难教,历来是语文教师教学的一块心病,而怕写作文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大天敌。特别是七年级学生。由于刚刚完成由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角色转换,他们生活阅历普遍较少,知识面较窄.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缺乏细致观察的耐性及深度,因此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较低,更为遗憾的是:许多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作文就被老师制定了一套套模式.而个性思维的发展受到了抑制,甚至许多教师要求学生在临考前背下若干篇范文,以便获得高分。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怕作文,是一种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缺乏生活体验,一到写作文就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叙,即使好不容易凑成了一篇两三百字的文章.也多是假话、空话、套话,缺乏真情实感:二是缺乏词语积累,所以有些内容充实的文章,却词汇缺乏、表达不生动。怎样改变这种现象?怎样使学生由怕作文到喜欢作文?我主要是从以下方面入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