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教育学生是一项全方位的、复杂的、细致的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只是学生整个教育链条中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家庭对学生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有效的避免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脱节,克服社会及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只有构建家校联系的德育网络,才能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职能,从而使学校德育工作走上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一、成立家长学校,适时进行家长培训,打牢德育网络基础家长学校适时培训家长是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家校沟通,对学生教育的针对性产生积极的影响。1.家长学校是提高家长的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家长学校  相似文献   

2.
建立和谐家校合作关系,实现真正的家校沟通与合作,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这一点越来越为学校和家长所共识。以往,家校合作存在种种障碍,但现在教育的整体发展给家校协同教育提供了更广泛的平台。探索如何才能更充分、更有效地调动家长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中来就成了教师们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家校合作就是指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更多地得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更多地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也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作。本文主要讨论运用家校合作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结合家校合作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是保证学校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联系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班主任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和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与家长进行教育上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并驾齐驱,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教育才能发挥其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帮助流动人口子女较多的学校形成家校协同的机制和特色举措,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以硚口区南阳村小学为调研对象,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家长的家庭教育需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依法建立家校协同的育人机制、精准分析需求提高指导的针对性、根据群体的独特性提高指导的弹性、聚焦家长观念误区提升指导的有效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育是一种融合心智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家校社协同”视域下,学校劳动教育提质增效的关键离不开学校的主体自觉、教师的关键作用和“家校社”的同频共振。基于此,探寻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提升路径,应有针对性地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体系,以激扬学校主体自觉;构建完善且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以激发教师关键作用;健全“家校社”劳动教育协同机制,以激昂协同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进一步凸显了家庭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中的基石作用。家庭、家教、家风三者之间共生互补、相互作用,其中家庭教育作为重要抓手,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社会支持作为影响家庭教育发展、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当前家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在北京调研时曾强调“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合力推动家庭教育工作取得新进展”。朝阳区职工大学通过探索区域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高校服务社会职能,推动全社会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黄依萱 《阅读》2023,(31):60-6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教学领域开启了一系列的探索与优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即家校共育模式的诞生就是探索过程中的一大成就。家校共育模式力图建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通过综合两方面的助力,使得学生能够朝着更健康、更有效的方向成长。本文通过对小学班主任管理当中家校合作的指导策略的分析,围绕强化家校联系、组织亲子活动、提升家庭教育意识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尝试为推进家校共育模式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确立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为我国家庭体育的开展提供了法律支撑、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家庭体育的重视、有利于激发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有利于促进家庭体育的市场升级和服务转型。然而,我国家庭体育仍面临以下挑战:家庭体育环境基础薄弱,对儿童青少年体育支持不足;“家-校-社”沟通存在障碍,协同机制尚未形成;家庭体育锻炼场地、设施数量供应不足;家庭体育锻炼的指导不足,服务质量亟待提升。基于上述问题导向,从优化家庭体育环境、强化“家-校-社”协同治理、保障场地设施供应、强化家庭体育指导等方面提出以下建议: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庭体育发展新模式;加强“家-校-社”协同联动机制,促进家庭体育的协同治理;补齐家庭体育锻炼场地设施短板,拓展体育锻炼空间;创新家庭体育锻炼指导形式,提高锻炼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在大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非常关键的两个教育阵地。因此,应积极加强家校合作,家校共“育”携手同行,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基于此,可以分析家校合作的优势,家庭和学校都要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采取合理科学的措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然而在实际家校合作中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仍存在一定的现实困境,阻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发挥,分析其困境,进而提出正确的防御机制,发挥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迎接未来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1.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由于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学校教育被过度强化,而家庭教育相对弱化,特别是在家校合作方面缺乏科学性、计划性、多样性。"这种现象表明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学生的社会化以及人格的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的效应,这些问题若不解决显然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本文针对大学生家校合作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而剖析开展家校合作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略。  相似文献   

12.
终身教育思想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与社会建设,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以终身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家校社协同发展为切入点,以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为目标,提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基础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主体的发展与协同。在实践中要以终身学习理念变革教育参与者的心智模式,引领社区教育发挥校外教育职能,研发设计高质量家校社协同教育项目,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从而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全面实施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依托周边教育资源优势,形成“家、校、社”多方协同育人合力,建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多元劳动任务群,以劳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突显了劳动教育综合育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丽 《阅读》2022,(ZD):84-85
<正>我们常说,孩子就是祖国的花朵。在精心培育“一朵花”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着同等的重要性,是不可分割的“教育命运共同体”。家校共育可以形成教育的合力,让孩子的幸福成长成为每一个参与其中的教育者共同的事业。在探索家校共育的过程中,有这样几个案例让笔者印象深刻:案例一:“妈妈的拥抱”女生小芳是个沉默寡言、闷闷不乐的孩子。班主任余老师了解到,她的父母已离婚,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家校合作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虽然家校合作教育已引起了越来越多关注教育人士和部门的重视,但研究范畴较狭窄,局限于中小学校,针对于职业院校的家校合作研究相对匮乏。本文将对职业院校家校合作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职业院校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家校合作制度不完善、家长参与度低、合作频次少、合作形式简单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此类学校的家校合作工作带来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主要环境,家长的素质如何,教育观念是否正确,教育是否科学,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市场经济给家庭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尤其是非责任型家庭对青少年教育存在着消极作用。搞好家庭教育必须对教育理论、社会力量、家校结合等方面进行全面改进。  相似文献   

17.
<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家庭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孩子无疑是家庭稳定与和谐的稳定剂,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无疑也是一个有担当的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首要问题。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发展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相得益彰。如果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轻则导致孩子无所适从,重则...  相似文献   

18.
探索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日本的PTA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社会单靠学校已经不能承担起青少年教育的全部责任 ,必须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 ,即家校合作中探索现代教育的出路。但我国的家校合作还远不尽如人意。已经有五十多年历史的日本的PTA ,作为一种家校合作的组织 ,在致力于沟通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 ,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方面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们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 ,来探索适合我国的家校合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为了提升德育效果,教师一定要站位在家校共育的高度,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加强沟通、专题讲座、搭建平台和专项活动等多种方法,强化家校共育,拓宽共育途径,促进家校共育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21世纪对人的各方面素质要求甚高,包括应变能力、情感智商、自我管理、群体意识、人际关系、组织协调、环保意识等各个方面,高质、高知、高能的“三高”人才是新世纪教育的终极目标。实现目标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就要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