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片断1.激趣与思考。小朋友们,谁看得懂这幅图,请说说看。计算机演示:一位戴眼镜的盲爷爷拄着拐杖,位上三年级的大姐姐和一位上一年级的小弟弟着盲人爷爷走路。问题:比高,比高,最高,最矮。说话:谁来说一说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用么方法?(开放式结论,顺着学生思路,只需正学生语言表达的欠缺即可。)2.看一看。(投影演示)教师随手取出一支粉笔和一支铅笔,摆在物台上,问:谁长?谁短?生A:铅笔长些,粉笔短些。教师:你怎么一看就知道?生A:很明显,一支铅笔比一支粉笔长很。教师:其他的同学,你们也会看吗?(再取几样东西让学生观察,比较它们的长…  相似文献   

2.
课前游戏——比长短师:喜欢玩游戏吗?那好,咱们玩一个比一比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要看那个同学眼睛亮,脑子灵!教师手里握一支红色粉笔和一支黄色粉笔。1.师:比一比,哪根长?有的学生会说:红色长。也有学生说:黄色的长。不能确定结果时,老师进一步问:要想知道到底谁长,怎么办?2.学生上来演示:把两支粉笔的一端对齐,就可以看出来红色的长。  相似文献   

3.
出售特长     
<正>在这个公司商场多如牛毛的时代,多出现一个公司多建一座楼可能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可是Q城新冒出的出售特长的特长公司,还是引起了大批市民的注意。试想,谁不愿拥有一技之长,大红大紫?谁愿甘心做螺丝钉、粉笔头默默无闻?  相似文献   

4.
黑色粉笔?笑话!谁见过呀,即使有,也不过是个无用之物,丢掉省事!乍看这个理论正确得很,一支黑色粉笔画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5.
是谁?以一支粉笔作犁在方寸之间耕耘着神奇是谁?以一块黑板作阵地用满腔热血描绘美丽是谁?以三尺讲台作伴侣根根银发换来满园桃李是园丁,是战士,是辛勤的你是谁?化作一场润物的酥雨传承着万紫千红的奇迹是谁?凋零作满地的落红遁化为更护花的春泥是谁?甘作铺路的小石承载着无数个梦延伸到远方是默默的你,是无闻的你森森松柏,殷殷师恩九月祖国,情洒大地有多少后生前仆后继从你手中接过神圣的粉笔有一种人生,不需用鲜花来点缀有一种精神,不需用语言来诠释那就是你——我敬爱的老师"我爱我师——写在教师节来临之际@雨点儿  相似文献   

6.
教学片段: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买两个笔记本和一个讲义夹,一共用多少元? 师:你提的问题很好. 生:买一支钢笔和两支水彩笔,一头多少元? 师:能提一个没有乘法运算的问题吗? (学生表情严肃.此时,一位小男孩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每样买一个一共用多少元?") 师:谁还有新的发现?谁还能提出一个新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吕飞 《山东教育》2005,(1):24-24
开学第一天扫除。我从卫生区回到班级,一进班,便看见班里乱成一团,几个男生正在进行粉笔大战,地上扔满了粉笔头,而黑板也不知被谁用粉笔涂得乱七八糟,好像一幅抽象派的绘画。  相似文献   

8.
口红式粉笔     
大家都知道,一根完整的粉笔比较长,容易断,所以老师一般都会将新粉笔掰成两段后再板书。但每支粉笔用到一定程度后就变成了“粉笔头”,不能再用了,造成了不小的浪费。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9.
老师,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想说一句逆耳之言:以后,别乱扔您手中的粉笔头了吧。老实说:您生活朴素,学识渊博,工作认真,教学有方,确是我们学生心中学习做人的榜样。但当真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吗?您就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课堂上爱扔粉笔头。一段文字写完了,即使粉笔还能写几个字,  相似文献   

10.
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准备上课,一低头无意中发现讲台上有好些粉笔头。“是谁不注意把粉笔头撒在了讲台上,想让教师摔跟头吗?”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第一册开始就要求学生不但要会解应用题,而且能自己编应用题。我在指导学生自编应用题时,注意有步骤地指导,逐步提高要求。即逐渐增加题目的复杂性和编题的独立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根据实际事物编题。开始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编题。从教室里看到的事物开始,如桌上有几支粉笔?陈老师手上拿着几支粉笔?大家编一个关于粉笔的应用题。学生们编出了“桌上有6支粉笔,陈老师手里拿着2支粉笔,一共有几支粉笔?”或者“桌上的粉笔比陈老师手里拿的多几支粉笔?”  相似文献   

12.
那是下课10分钟的时间,我和同学们进行了"粉笔头大战"。刚从校园里进教室,我的脑袋不知被谁砸了一下,抬起头看,原来班里正在进行"粉笔头大战"。我兴致一来,马上从课桌上拿了几只粉笔,掰成一小段一小段,向反方的同学打去。一  相似文献   

13.
在滑轮和滑轮组的教学中,滑轮组的应用相当重要。我根据滑轮组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对滑轮组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作法。 一、首先搞清滑轮组的组成有下列两种情况: 1.在实际应用中,滑轮组有奇数个滑轮和偶数个滑轮组成。在奇数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中如定滑轮是奇数个,则动滑轮是偶数个;如定滑轮是偶数个,动滑轮则是奇数个。 2.在偶数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中,不论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不是奇数个就是偶数个。无论怎样组成,只能根据实际应用,要求选用的滑轮组的滑轮个数应该是最少。 二、关于滑轮组绕过绳子的段数。不论是奇数个滑轮还是偶数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所能绕过绳子的最多段数是:滑轮组的滑轮个数加一,而且承担重物绳子的最多段数也是滑轮组的滑轮个数加一。 三、绳子的具体绕法分下列两种情况: 1.在奇数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中,如果定滑轮的个数少于动滑轮的个数,绳子的一端必须拴在定滑轮的钩上,绕过滑轮组绳子的段数是滑轮组的个数加一,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也是滑轮的个数加一,绳子上拉,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如图一所示)。  相似文献   

14.
毛笔宇、钢笔字和粉笔字,学校里习惯上称“三字”。这“三字”对教师来说,如三轨并行,无优劣之分,无高下之别。但就实用功能来看,就书写现状而言,很有必要重申粉笔字如下的三个特点,以引起某些教师足够的重视。其一,使用率高。教师一旦从教,就与粉笔结下了不解之缘。有的学生看出了教师“吃粉笔灰”的甘苦,借写《粉笔的赞歌》和《粉笔的情操》来称颂教师的献身精神,其道理盖出于此。试问,凡作教师的,哪一个人不写粉笔字呢?又哪一堂课不写粉笔字呢?纵然是自诩“一支粉笔上课堂”的教师,也认为可以不用教案,不带课本,却断乎离不开那小小的“一支粉笔”。  相似文献   

15.
Bear Hunt     
你听过一个叫“马良”的男孩吗?善良的马良拥有一支能变万物成真的“神笔”,他用这支笔帮助了许多人。如果有一天,你也有一支那样神奇的笔,你会用来画什么呢?这一次,神笔换了个新主人,来看看谁如此幸运?  相似文献   

16.
校长要引领着教师队伍走向专业化,不断提高自身业务修养。作为教师,如何在这样一个时代的背景下,不断吸取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校长又如何为教师创设各种平台,指导教师的学习,促进教师成长?1.校长要培养教师教育教学技术的运用意识。网络时代,如果我们教师与网络绝缘,那无异于新的“睁眼瞎”了。虽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还有这样那样的说法,但谁也不会否认合理地运用这些技术将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象直观、快速便捷、海量信息,哪里还是一支粉笔可比?不说其他,能用电脑编辑文字,收发电子邮件、制作简单课件,在In…  相似文献   

17.
三支粉笔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桃花庄小学教三年级语文、数学课。三年级有二十多个孩子,个个天真淳朴,与他们在一起,我感到每天都有无穷的快乐。一天,我发现我的粉笔盒里少了三支粉笔。现在说来好笑,那时村小学穷,粉笔都是限额供给制,每个老师发一个粉笔盒,配上一盒白色的、彩色的粉笔。写完了再去中心校总务处那里领,一支粉笔也浪费不起。我板起脸给孩子们训话:孩子们,你们听过“少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故事吗?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诚实就是好孩子,我最喜欢改正错误的孩子。我今晚住在这儿,看看谁主动来承认错误。大家沉默着,我看见坐在右边的陈…  相似文献   

18.
利用粉笔洁白,吸水的性质,可作几个简单、方便的趣味实验。一、红蓝互变。将一支白色粉笔一头浸取二氯化钴溶液,取出,湿时呈粉红色,将它放在灯焰上烘烤片刻,则变成了蓝色。再向变蓝的粉笔头吹气,因其中含有少量水蒸汽,可使变蓝的粉笔头重又变成红色,若反复操作,粉笔头的红蓝颜色可反复互变,利用这种性质,浸过二氯化钴溶液的粉笔,可用作预测天气的“晴雨柱”。二、一笔三色。将粉笔划分为三段,用滴管分别滴上4%的硫氰化钾溶液、4%的亚铁氰化钾溶液和6%的鞣酸溶液,晾干后,几乎看不出粉笔上有药物附着。之后,只要将一支蘸有三氯化铁溶液的毛笔,在这支粉笔上纵向涂一下,粉笔的三个部分,就分别呈现红、蓝、黑三种颜色。这就得到了一支漂亮的三色笔。  相似文献   

19.
开心竞技场     
课内八才1.小明常把剩下的蜡烛头拼接起来再用。假设3支蜡烛头可以拼接为一支蜡烛来点,现在她有9支蜡烛头,最终能拼接成()蜡烛?  相似文献   

20.
滑轮组是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的简单机械.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使用.滑轮组问题题型多样、变化多端,在历年各地中考中所占分量不轻,是初中物理"力和机械"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时如果没有一定的解题技巧,不懂得总结规律,往往是做了很多练习,仍一头雾水、无从着手,并且遇到的题型越多,思路越乱.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领会这部分内容,下面就常见的滑轮组问题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分类向大家介绍解题的一些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