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考试大纲对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深刻”作了界定,即“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依笔者浅见,关于“深刻”的具体内涵分别指向认识对象本身、认识对象与其他对象的关系、认识对象的发展走向。“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就是要求我们拨开假象的迷雾,穿透表象的藩篱,用思想之手挖掘潜藏在纷乱现象背后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点。“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则要求我们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2.
[考点阐释]关于“深刻”,《考试大纲》有三个评分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其中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要求考生透过现象的迷雾作深入思考,对现象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加工,发掘出寓于事物中的本质来。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5,(94):6-7
<正>考试大纲对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深刻"作了界定,即"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关于"深刻"的具体内涵分别指向认识对象本身、认识对象与其他对象的关系、认识对象的发展走向。"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就是要求我们拨开假象的迷雾,穿透表象的藩篱,用思想之手挖掘潜藏在纷乱现象背后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点。"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要求我们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特别是梳理和揭示事物之间的最本质的联系——因  相似文献   

4.
“考试说明”对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深刻”是这样解说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事物的本质往往通过表象反映出来。每一个客观事物,都是多种规定的复杂的统一体,这些复杂的规定通过丰富多彩的现象表现出来,人们接触一个事物,总是先认  相似文献   

5.
[考点精讲] 深刻,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评分标准的第一条。下设三个评分点: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即要求高远的立意和完美的内容达到高度统一,能透过文章内容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例如记叙文能  相似文献   

6.
【技法指津】《考试大纲》中关于作文发展等级的首要要求就是深刻,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7.
"千古文章意为先。"立意是文章的灵魂,立意深刻与否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文章的成败。中考作文的"立意自定",意在减少束缚,给考生张扬个性、展示文采的自由。所谓"立意深刻",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其中,"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就是要穿透表象的藩篱,挖掘潜藏在纷乱现象背后的事物的本质和特点;"揭示事  相似文献   

8.
[考点阐释]关于高考作文的"深",《考试大纲》有三个评分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其中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要求考生透过现象的迷雾作深入思考,对现象进行"去伪存真,  相似文献   

9.
高考《考试大纲》对"深刻"的表述为:"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0.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发展等级有一条要求:深刻。具体说明为: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发展等级”中对作文“深刻”列出了三条内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性”。其中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要求的是考生透过表象的迷雾作深入思考,对现象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加工,发掘出寓于事物中的本质来。  相似文献   

12.
王学华 《新高考》2008,(1):8-10
高考作文在发展等级中对"深刻"列出了三条内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一、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是现象的理性概括。我们对待任何事物只有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怎样才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呢?一般来说,写记叙文,应着眼于人物思想品质和精神世界的发掘;写议  相似文献   

13.
张风琴 《考试》2008,(Z2):18-20
高考作文在发展等级中对"深刻"列出了三条内容,第一条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第二条是"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第三条是"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一、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是现象的理性概括。我们对待任何事物要善于透过  相似文献   

14.
《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作文发展等级中“深刻”的总的要求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进一步指出:“深刻,是指作文的见解深刻。议论性文章是说理透彻,论点深刻;记叙性文章是形象生动,思想深刻。高考作文鼓励见解深刻,并且是鼓励多种多样,或是深入本质,  相似文献   

15.
一、高考作文深刻的策略(一)高考作文深刻的含义深刻的内涵有: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不同文体有不同要求,记叙文要形象厚重,议论文要抽象透彻,散文则要有韵味、有哲理。(二)记叙文深刻的策略记叙文一般是通过议论与抒情来体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无论是饱含哲理的抒情还是与抒情相结合的议论,还是赋予议论以形象化、情感化的色彩,都要透过所叙内容揭示本质意义1.抒情议论,升华主题记叙文立意深刻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将记叙、描写、抒情与议论结合起来,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从小事中阐发出大道理。2.有…  相似文献   

16.
作文若想获得高分,当然要有很多的方面需要重视,而现在的学生存在的普遍情况是语言平平,内容相仿且单薄,立意缺乏创新,文章缺乏深度。如何开掘作文的深度呢?深刻是指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辩证地看待问题,不偏激;联系现实,观点具有启发意义。开掘作文的深度请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高考作文主要是通过写作来检测考生的积累厚度、思维清晰度、表达条理度和思想深度。“文如其人”在这个层面上讲才有意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把“深刻…‘丰富”作为“发展等级”中两个重要的评价点。“深刻”,要求考生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等。  相似文献   

18.
与2005年高考大纲相比,2006年高考大纲写作部分的要求,有几处变化,即:①2005年:“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2006年调整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将“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调整为“常用应用文”,更符合高中作文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实际,更能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起到良好的高中作文教学的导向作用。②2005年发展等级的深刻这个考点的表述是:“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性。”2006年调整为:“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将“揭示问题产…  相似文献   

19.
意高则文胜     
清代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高考作文立意,准确只是前提。要达到成功,则要求“深刻、高远”。何谓“深刻”?《考试说明》作文发展等级明确要求“透过现象深人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园园 《新高考》2009,(10):10-11
思想的高度,就是写作的高度。所以古人说:"千古文章意最高。"当务之急是向"深刻"要分数。如何写出思想深刻的作文呢?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规定,"深刻",就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