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在原线圈上加交变电压U1,原线圈中就有交变电流,它在变压器的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这个交变的磁通量既穿过原线圈,也穿过副线圈,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在原线圈和副线圈中都将产生感应电动势.  相似文献   

2.
变压器是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其主要构造是原线圈与副线圈绕在同一闭合铁芯上.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由于原、副线圈中有交变电流,使得铁芯中有了交变的磁通量,从而由于电磁感应现象(这是互感现象),使电能通过磁场从原线圈到达副线圈.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内容的变化高中《物理》第二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关于变压器的教学内容较原教材的有所增加 .1 .增加了阐述 :原线圈的交变电流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磁通量 ,在原副线圈中都要引起感应电动势 ;在副线圈产生的交变电流 ,也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磁通量 ,同样也都要在原副线圈中引起感应电动势 .提出“互感现象”,并指出这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 .2 .变压比公式 U1/U2 =n1/n2 不再是“从实验知道”,而是在介绍不计少量漏磁的前提下 ,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加上路端电压的概念推理而得 .3.明确提出“理想变压器”概念 :不计原、副线圈的…  相似文献   

4.
一、理解变压器的原理变压器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当原线圈上加交变电压时产生交变电流;铁芯中产生交变磁通量;副线圈中产生交变电动势;副线圈  相似文献   

5.
“理想变压器”是电磁感应部分的提高和升华,它与电路、电磁场、电磁波联系紧密;同时,变压器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下,在各类考试中,“理想变压器”这一知识点常被考查也就成为必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对其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为此,本人对这部分知识加以整合,总结为“一二三四五”的形式,以飨读者.一、一个原理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的电压.原线圈上加上交变电压(U1)→原线圈中产生交变电流(I1)→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Φ)→副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电动势(E)→副线圈负载上得到交…  相似文献   

6.
张广 《物理教师》2005,26(5):59-60
对于理想变压器的原理 ,笔者谈点粗浅的认识 .1 理想变压器的特征变压器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理想变压器具有以下 3个特征 .(1 )无漏磁 .即交变电流通过原线圈时 ,产生的磁通量将沿闭合铁芯全部通过副线圈 ,没有一条磁感线不通过副线圈 .(2 )无铜损 .即构成原副线圈的铜  相似文献   

7.
变压器是一种用来改变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的电气装备。在中学只研究单相理想变压器,它应符合如下三个条件:(1)原、副线圈的电阻极小(r_1=r_2≈0),变压器内部能量损耗(铜耗、铁耗)忽略不计,即认为它的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相等。(2)原、副线圈中交变电流所产生的磁通量都通过了铁心,没有从线圈匝间漏掉,即认为通过原、副线圈的交变磁通量相同。(3)当副线圈开路时,原线圈因自感系数L很大,故它  相似文献   

8.
一、变压器的原理变压器的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具体应用.若原线圈加上交变电压产生交变电流,则铁心中产生交变磁通量,导致副线圈产生交变电动势,而副线圈相当于交流电源对外界负载供电.从能量转换角度看,变压器是把电能通过磁场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经过转换后一般说来电压、电流都发生了变化.【例1】(1999年全国考题)如图1所示,为四种亮度可调的台灯的电路示意图.它们所用的白炽灯泡相同,且都是“220V40W”.当灯泡所消耗的功率都调至20W时,哪种台灯消耗的功率最小?().解析:台灯消耗的功率包含灯泡和其他辅助器件的总功率.从四个选…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2012年山东省高考理综第18题:图1甲是某燃气炉点火装置的原理图.转换器将直流电压转换为图1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并加在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为交流电压表.当变压器副线圈电压的瞬时值大于5000V时,就会在钢针和金属板间引发电火花  相似文献   

10.
有人认为,利用变压器只能改变交流电电压,不能改变直流电电压。理由是当直流电通过变压器原线圈时,铁芯中只产生稳恒的磁通量,这一磁通量虽也穿过副线圈,但不能在副线圈中引起感生电动势。这种看法是片面  相似文献   

11.
一、理解变压器的原理变压器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际应用.当原线圈接交变电流时,产生的变磁通不仅穿过原线圈,同时也穿过副线圈形成互感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对“□□”字形铁芯的中间臂又能穿过磁感线,因此原线圈中产生的变磁通要穿过副线圈和中间无线圈的铁芯,使变压效果有所变化.许多同学不能深刻地从电磁感应原理上理解这种变化,只是简单地代公式,导致解题错误.  相似文献   

12.
在交流电路中,若有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分别与其他元件组成两个回路,负载的变化,直接影响原线圈中的电流和输入功率的变化。但负载电阻R相对交流电源有多大的阻碍作用?R的变化对交变电源的输出功率产生什么影响?通过下面含理想变压器电路中的等效电阻来说明。  相似文献   

13.
高级中学课本物理第二册(必修)第126页第1题(同高级中学试验课本物理第二册第134页第1题)的题目是:变压器为什么不能改变直流的电压? 教参解答;直流电压加在变压器的原线圈上时,通过原线圈的电流是直流电流,电流大小、方向不变,所以产生的磁场通过副线圈的磁能量不变。因此,在副线圈中不会产感应电动势,副线圈两端没有电压,所以变压器不能改变直流电的电压。  相似文献   

14.
课本上讲的理想变压器,由“口”字形铁芯,一个原线圈和一个副线圈构成.依据穿过原副线圈每匝的磁通量相同得出了原副线圈的电压关系:U_1/U_2=n_1/n_2;依据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得出了原副线圈的电流  相似文献   

15.
交变电流中"理想变压器"一节的教学,由于教材中没有做详细的证明,就直接给出了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存在一些思维认知的盲区。文章基于理想变压器的条件,详细解释了理想变压器在空载时原线圈电压和电流不为零情况下输入功率为什么为零,并给出了原副线圈匝数比等于变压比的公式推导过程。  相似文献   

16.
[实验目的]研究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和怎样判断感生电流方向.[实验原理]如图1,将零刻度在中央的电流表与副线圈连成闭合回路,通过闭合、断开电键,改变原线圈回路中的电流,或改变原副线圈相对位置等方式,改变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和偏转情况,归纳总结出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判断感生电流方向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实验目的]研究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和怎样判断感生电流方向.[实验原理]如图1,将零刻度在中央的电流表与副线圈连成闭合回路,通过闭合、断开电键,改变原线圈回路中的电流,或改变原副线圈相对位置等方式,改变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和偏转情况,归纳总结出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判断感生电流方向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在高二下学期学习的实验内容主要是选修《3-2》中的实验,包括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传感器的应用等。在这些实验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一、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理论依据。比如"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的原理是原线圈通过电流时,铁芯中产生磁场,由于交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铁芯中的磁场也随之不断的变化,变化的磁场在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副线圈中就产生输出电压。  相似文献   

19.
刘殿岩 《新高考》2007,(12):9-10
对于变压器问题,多集中于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I、U、P、n各量间基本关系的考查.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变压器问题主要涉及以下三大题型:一、一原一副,“口”型铁芯变压器问题图1例1如图1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4∶1,原线圈回路中的电阻A与副线圈回路中的负载电阻B的阻值相等.a、b端加一定交变电压后,两电阻的电功率之比PA∶PB=,两电阻两端电压之比UA∶UB=.解析此题很容易将电阻A消耗的功率当成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并将a、b两端电压当成变压器原线圈的电压U1,从而得到错误答案1∶1,4∶1.实际上电阻A消耗的功率并非变压器…  相似文献   

20.
《物理教师》1991年第7-8期发表的《变压器不能改变直流电的电压吗?》一文,笔者认为有不妥之处,原文认为:“若在变压器原线圈中输入脉动电流,这样的电流可看做稳恒的直流成分和交流成分的合成,脉动电流的直流成分产生稳定的磁场,不能在副线圈中产生感生电动势,而脉动电流的交流成分通过变压器变压后,在副线圈中产生感生电动势,因此,副线圈有电压输出,即变压器可以改变脉动电流的电压。”从理论上看,电流大小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