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唐朝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广为人知的文苑珍言,其意思是明白如火的.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也与此意相近.“读书破万卷”中的一个“破”字可谓诗句之眼,突出了读书的多与勤.这大约  相似文献   

2.
《北京档案》2007,(6):52-52
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书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读书是什么?毛泽东有一句非常精辟  相似文献   

3.
《大观周刊》2010,(30):33-33
田广荣认为:“学好日语是‘多读后融会贯通’出来的.而不是‘多看后死记硝背’出来的。”日语学习和母请学习一佯.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的就是阅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战胜寂寞     
胡四海 《新闻三昧》2008,(11):48-49
有人说,读书要耐得住寂寞。其实,写作也要耐得住寂寞,更重要的是战胜寂寞。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必读书,写作须吃苦,不以苦作舟,焉能渡文海?苦有千般,孔夫子的“韦编三绝”之累,孙敬、苏秦的“头悬梁,锥刺股”之困,孙康、道车胤的“映雪”、“囊萤”之“无烛”等等,  相似文献   

5.
文学书简     
十四……你的语言,干巴,枯涩,文学性太差,好似先天营养不良。叫人读着,如吃锯末,如嚼干草,没一点味儿.个中原因,我认为主要是读书太少.我常对业余作者讲,如果把作品的语言比作禾苗,则读书犹如施肥,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更是施长效底肥。读书多了,语言就可能丰美了,鲜活了,也就有了文学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太少,下笔如有鬼,鬼缠得你语言干枯,令人读之伤口,品之乏味,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教育功能就更无从谈起了。  相似文献   

6.
我好读书,而且读书有着明确的实用目的。八小时以外还要带孩子,能坐下来读书的时间少得可怜,通过读书消遣的念头是再也不敢有了。我读书的目的,概括起来,一是开拓心胸,增广见识,激发志气,提高思想和文化修养;二是增强文字表达能力,进一步干好编稿子和爬格子的工作。这两点,用长远的或理论的眼光看,是完全统一的,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便是。但正因为读书时间太少,现在又强调“效率观  相似文献   

7.
《北京档案》2007,(6):52
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书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浅谈读与写     
读书是写作的先导。多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正是这个道理。阅读是写作的前提。阅读对写作起着准备、启发、潜移默化的作用:兴趣的培养,感情的陶冶,思想的熏染,生活的教诲,语言的磨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说:“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鲁  相似文献   

9.
提高写作水平,离不开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博览群书,博取众长,写起文章来就会得其神韵,得心应手,这是杜甫的经验之谈。我们一部分年轻的编辑、记者也常把“读书破万卷”作为座右铭,书读的很多,写的也不少,可就是不愿多改文章,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从当业余通讯员到专职新闻工作者已10几年的时间了,回头一瞧,象样的文章寥寥无几。后来,通过反思,觉得多读,多写之外,还要加上多改二字,会改文章才会写文章。写作首先要思维,语言则是思维的外壳,出口成章,下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要想写好文章,就得读书,唐代大诗人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书读得越多,文章也就写得越好。试想,如果一个人知识贫乏,又不愿意读书求知识,他怎么可能写出好文章。我在这方面有所体会。十年前,看到一位朋友写文章不费吹灰之力,而我一篇篇稿子投出去,几乎都“泥牛入海”,是何原因?知识贫乏也。我决心读书。十多年来,我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书,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哲学的,历史的,还有散文集、杂文集、写作知识等。愈是读  相似文献   

11.
古人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是读书对于增长人的才干,提高人的写作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唐宋词是举世闻名的。中国文人,从先秦始至各代墨客骚人,都喜爱用典,因为文中用典可以“理得而义要”。唐宋为中国诗词顶峰,用典也达登峰造极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要想写好文章,就得读书。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书读得越多,文章也写得越好。试想,如果一个人知识贫乏,又不愿读书求知识,他怎么可能写出好文章。我在这方面深有体会。入伍后,看到新闻干事写文章不费吹灰之力,而我一篇篇稿子投出去,几乎都“泥牛入海”,是何原因?知识贫乏世。我决心读书。几年来,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书,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历史的,还有散文集、杂文集、写作知识书籍等。愈是读书,愈感到自己的不足,愈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我边读书边积累资料,案头的资料越…  相似文献   

13.
詹素华 《大观周刊》2012,(13):182-182
杜甫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这一千古名句人尽皆知。、语文学科的知识能力就是听、说、读、写。它们之间诚然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然而“读” 为主体, “ 读” 占主要地位。“读” 乃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 也是我国传统的教法和学法。  相似文献   

14.
让编辑部充满书卷气孟庆远近阅《中国出版》杂志,看到有些文章提出了许多如何提高编辑素养、学识水平的看法,我以为这提到了点子上,这才是提高图书质量的根本途径。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书读多了,学问大了,不管改稿写稿,自然思如泉涌。老编辑家赵家...  相似文献   

15.
彭继红 《新闻世界》2010,(12):178-179
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密不可分。古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应该及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我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人手,让孩子们高兴地进行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  相似文献   

16.
在乡下土生土长了十八年,每日里尽是想着法子在田间地头、河沟小溪里戏耍,最害怕、最头痛之事当数读书。十八年后的第一个初春!当我走入这片绿色的军营天地,竟发现这世界上有种叫作新闻的文体。于是乎,便依照葫芦画起了瓢,搞起了新闻报道。在工作之余,绝大多数时间在读书中度过。偶有朋反串门,便指着墙上*闲谈不超过十分钟*的字条以示逐客。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随着读书的增多,稿子开始见诸报端了。然而不久我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越读书越感到自己腹内空空。于是,我再次下决心:读!先是读复旦大学编写的*新闻写…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和书籍是知识的宝库,阅读是摄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它既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人的文化气质,也能够加强语感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积累词汇和语言材料,因此,古代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那么如何上好语文阅读课呢?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读物     
乐天 《出版经济》2005,(6):28-29
中国自古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样的佳句,亦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平淡中带着不平凡的抱负,影响着现代青少年的成长,但令他们不理解的是,师长们为什么如是说却不如是做呢?他们的理由何在呢?  相似文献   

19.
王培河 《大观周刊》2011,(27):195-196
古人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开展好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修养,增强语言积累,拓展阅读知识,提高读书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办学条件、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课外阅读量很少,这自然影响了农村孩子学业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求“神”录     
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我初学当记者时一个重要信条。后来发现。这一句话里就有两个不明白的问题:一是这笔下之神是什么样的神?二是万卷书是不是记者笔下神的独生母? 我虔诚“求神”40余载,没有白修行,算有所得,其中包括找到了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当然,这答案只是我的自问自答,别人对那句格言式的古训,是否有问有答,问答是否和我共识,则是另一码事。倘若无嘴的笔杆子也能说话,它一定会说,记者读书像给笔锋架桥铺路,读书多,笔路就多、宽、长、直、亮,可四通八达,贯古今中外。读书少,笔路就少、窄、短、弯、黑,笔锋只能在鼻子尖下打转转。我们常说的新闻报道的主题、角度、深度。写作的技艺、联想、文采,背后部有一个“书”字在支撑、操纵。在今天,小平同志有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著作,则是记者笔下神韵的主源。所以,“下笔如有神”之神,当然是有“书神”。不过经验也提醒我们,并非所有的书都是笔下神。有的书中有鬼藏妖。这种书鬼文妖,可使记者报道迷失方向,混淆是非,腐蚀意志,误导人生。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在保持头脑清醒的情况下,有空和书鬼文妖见见面也有好处。记者不仅要写颂歌,还要写战歌。既然世上素有人妖之战,而书鬼文妖又常常潜藏于社会新思潮的浪尖漩涡,出没于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那么,要打鬼擒妖,当然先要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