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联合国对“文盲”的新界定是 :“一、文化水平低 ,不识字 ,不能阅读的人是文盲 ;二、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是文盲 ;三、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是文盲。”比尔·盖茨说 :“在 2 1世纪 ,不会在网络上办事的人将成为文盲”。为区别于传统的文盲 ,人们把“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称作“现代文盲”。毫无疑问 ,我们档案队伍不存在“不识字 ,不能阅读的人” ,但“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 ,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 ,在我们档案工作人员中却大有人在 ,尤其在基层档案部门 ,更加突出。有些档…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对“文盲”的新界定是:“一、文化水平低,不识字,不能阅读的人是文盲;二、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是文盲;三、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是文盲。”比尔。盖茨说:“在21世纪,不会在网络上办事的人将成为文盲”。为区别于传统的文盲,人们把“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称作“现代文盲”。  相似文献   

3.
<正> 吴敬仰在《档案天地》2003年第四期撰文指出:联合国对“文盲”的新界定是:“一、文化水平低,不识字,不能阅读的人是文盲;二、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是文盲;三、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与管理的人是文盲。”人们把“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与管理的人”称作“现代文盲”。我们档案队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经济效益热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看我国国民素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目前有文盲半文盲约1.8亿,占总人口的15.88%(这里所指的文盲半文盲为15周岁及15周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15周岁以下的学龄儿童还有很大一部分失学,这是一部分潜在的文盲半文盲。据有关专家1983年估算,我国的学龄儿童有70%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约为4.2亿。文盲半文盲和小学程度的人数相加为6亿,占总人口的一半还多。就是北京这样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中心都有文盲半文盲941,397人。其他省市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5.
"或"字之成为新闻有几个必要因素:一是必须有事实作根据,根据已有新闻事实作出未来判断.二是一定是受众关心的.有些单个的新闻事实是不为受众关注的,但因为可以"判断"出受众关注的结论,也可以成为"或"字新闻.三是有不确定性的判断.即使有最确切依据的"或"字新闻,也只能是对未来可能性的一种判断.  相似文献   

6.
"不可理喻"的意思是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客人愚昧、固执或蛮不讲理.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有某甲与之(指阿庆)忤,庆纠其党,欲殴之.甲惧,奔告于庆妻之父.其妻父曰:'是不可理喻,汝谨避之而已."巴金<家>八:"卖票的人告诉他们,这和普通戏院不同,不买票就不能看戏.  相似文献   

7.
张晓克 《今传媒》2008,(6):60-61
在我们广播电视节目日益丰富多变的今天,传统的播音方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受众听觉审美的变化,播音员或主持人的播音主持风格发生了悄然的变化.相对于其他各类节目而言,新闻播音的表达方式更是近年来业界人士关注的一大焦点.  相似文献   

8.
提到"深度报道"的概念,现在许多记者脑海中的即刻反应便是那些以"大特写、大扫描、大透视"冠名的文章或栏目.其实,这类标题的文章或栏目大多是琐碎材料的组合,"大"、"长"并非是深度报道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9.
“予”与“预”是两个常用字,均已收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但是有些人写稿或编稿时,因分不清两个字的区别,常常出现以“予”代“预”的情况,如将“预先”、“预算”、“预支”写作“予先”、“予算”、“予支”。其实这两个字读音不同,含义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签发"、"签发人"、"签署",虽一字之差,但内涵差异很大.由于这几个概念字面相近,不少单位在公文处理中容易混淆.  相似文献   

11.
《编辑之友》2008,(2):74
遇到"的"、"地"、"得"时,你会不会区别?相信不少大人也会对这三个字甘拜下风.看,这会儿它们成了网名为"长靴"的妈妈的苦恼,因为她读二年级的女儿至今也只会用其中一个"的"字.  相似文献   

12.
(一) 当代中国存在着庞大的低知识阶层。 1987年10月25日,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的报告中提到,我国文盲半文盲还占人口近1/4。 1987年11月11日,新华社报道的国家统计局1987年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公报表明,12岁和12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占总人口的20.6%,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占总人口的36.1%。应当看到,这些文盲半文盲的人们,大多数已经失去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们,也大多数失去了接受更高的学校教育的机会。这两部分人构成了占我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懂得如何学习;新时代的网盲,不是不会上网,而是不懂得如何搜索。  相似文献   

14.
日前,笔者参加了一个培训班。在开班动员会上有关领导针对学习讲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其中一句的大意是:“未来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跟不上时代知识的人”。适逢世界读书日,用这句话来强调终生阅读和学习的重要性非常贴切,进而引发我们对今天的阅读、学习以及出版工作的很多思考。  相似文献   

15.
雷英 《兰台世界》2001,(9):28-28
文件材料的收集,往往出现一种误区,在实际工作中,文书档案工作人员常常会认为,经领导签发后印制的文件正本即成文件材料收集范围,而忽视文件起草稿和文件修改稿的收集.这是因为印制件清楚,草稿和定稿因圈圈划划,修修改改,添添删删,模糊不清,收集起来给人以不整洁的感觉,进而导致一些最原始材料的遗失,使文件材料的形成失去了依据.为了保证文件材料的完整性、系统性,必须注重文件的原始草稿,这也是档案原始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李贝贝 《出版科学》2021,29(6):118-125
从书籍史和知识社会史的角度,考察了 1922年至1949年间平民识字课本的整体出版图景及发展脉络,探讨了那一时期的识字课本是如何通过其有效的编辑活动,实现其基本的教人识字的功能.与此同时,编辑者如何把他们认定的人生必需的日常性知识,贯穿到课文的内容组织中来,在"除文盲"的过程中,实现"做新民"的政治目标.而"新民"的内涵指涉,在不同的体制时空下,又有着怎样不尽相同的政治面貌.  相似文献   

17.
当下,“自主创新”已经成了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尤其是电视媒体,不论是为了落实上级下达的任务,还是为了扭转收视率的颓势,工作内、外言必称“自主创新”。词典解释“自主”是“自己作主”;“创新”就是“创造革新”。有人说“自主创新”是“能够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还有人说“自主创新”就是“原始创新”,有不依赖他人、从头开始的含义。看来“自主创新”就是要原创、要开先河、要从头开始。不论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自主创新”都需要创新者独自跋涉、拓荒垦野、绞尽脑汁…  相似文献   

18.
赵太常 《传媒》2002,(11):28-29
关于“基本真实” 在新闻报道中,人们或有关部门评价一件新闻作品时,常常使用“基本真实”或“基本属实”这两个用语。“基本真实”与“基本属实”其实是一个意思。 那么什么是新闻的“基本真实”呢? 首先,要弄清“基本”一词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对基本一词的解释有4条,即;①根本;②根本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新闻炒作之风日盛一日.有些媒体在重要版面或黄金时段大张旗鼓、津津有味地宣扬某个歌星、影星又买了什么名车、减肥减了几斤肉,或者对某个为了出名而对他人任意谩骂的恶俗之徒不惜笔墨和版面加以"追踪",抑或对一些没有多少新闻价值的社会小事紧抓不放,以此来迎合某些人的趣味,并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20.
"十不闲"是民间说唱的一种形式,解放前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它来源于唐代的"散花乐",原是僧侣用以宣传佛教的警世歌曲;宋代为民间乞丐要饭时所唱,多以善恶因果为内容;元、明以来开始有叙事写景之作;清代乾隆以后"莲花落"和民间流行的"十不闲"合流,在民间广泛流行,并产生了职业艺人.演唱时,由全体人员敲击"十不闲"的打击乐器,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曲调为序曲,然后正式演出节目.演出分一人唱叙故事,或由二、三人扮旦、丑,为彩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