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封神演义》与《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是风格迥异的作品,然而它们也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其中,作品中对女性都有不同侧面的描写,体现的都是女性在人类社会早期男性话语架构下的地位,即: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背景下,女性既由于原始的性别魅力为男性所敬畏;同时又由于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而导致的附属性和奴性。事实上,通过三部作品中对女性群像描写的分析比较,揭示出的是东西方早期社会对女性的相似的价值观和民族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2.
《诗经》和《楚辞》中的女性形象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和《楚辞》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分别刻画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审美倾向。《诗经》女性外貌形体具有实用性审美色彩,性格上具有阳刚性特征,气质上属于世俗型风格;而《楚辞》女性具有纯审美色彩的外貌形体,阴柔型性格特征和浪漫性个性气质。二者作为文学的两大源头,分别奠定了后世女性描写的不同基调。  相似文献   

3.
《玩偶之家》与《秃头歌女》属于不同风格的剧作,但在反映女性社会地位、精神思想等主题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剧中女性人物是资本主义社会和现代社会女性精神受奴役,内心孤立无援的典型代表。生活的孤独和心灵的孤寂在女性主义的意识下引起内心世界的挣扎,而思想的觉悟必将引起精神的解放。  相似文献   

4.
:《绣荷包》在我国家喻户晓。但因地域的不同又产生了不少风格迥异的《绣荷包》。这里仅通过几首颇具代表性的《绣荷包》,试图说明它们所表达的女性情愫及其不同方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极具个人色彩的女性作家,她以冷静的笔调在《金锁记》中塑造了曹七巧这样一个被旧社会压迫而丧失了正常人性的封建时期女性形象,轰动了整个文坛。而远在十九世纪的英国,天才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笔下创造了另一部举世瞩目的巨作,就是《呼啸山庄》。在张爱玲和艾米莉的文学世界对比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风格上还是情节和塑造的人物形象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度,而两位伟大的女作家的风格差异就成了背后原因的重要一环。文章试图以《金锁记》和《呼啸山庄》为例进行对比,从而将张爱玲与艾米丽的创作风格进行研究对比并得出一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丁玲和梅娘是两位气质和风格迥异的女作家,她们在不同年代创作的女性小说《阿毛姑娘》和《鱼》却很相似,作家通过对底层妇女和知识女性的生活的审视与观照,表现对女性的生存现状和生存价值的关注,揭示女性的生存本相。女性在精神上经历的觉醒、挣扎与困惑,说明了五四启蒙精神对女性文学的影响和其在理性上的匮乏。  相似文献   

7.
想象抒情是诗歌艺术创作的重要方法技巧,在中国《诗经》爱情诗和西方的《圣经·雅歌》中有着重要体现。由于人们原初生活居住的环境和传统文化心理的差异,二者在爱情的想象抒情方面也体现出不同的美学风格:《诗经》中的女性想象表现得静谧幽婉,而《雅歌》中的女性想象表现出大胆酣畅的倾慕之态。  相似文献   

8.
舒婷的《致橡树》与王昌龄的《闺怨》同为写女性如何对待爱情的诗歌,若按照审美范畴划分,应属于悲剧美,只是《闺怨》的悲剧性较明显,而《致橡树》的悲剧性特征却是隐性的。《致橡树》中的男女平等只能作为诗人的理想而存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成为诗的悲剧性根源。同样是悲剧,二者之间的呈现方式有所不同:《致橡树》率真直诉,《闺怨》凄婉幽怨。本文将从审美思维、审美风格、审美追求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并从中窥见现代诗与古典诗某些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葛艳奇 《现代语文》2009,(10):81-83
张爱玲的《怨女》与《金锁记》有很多的相同点,但在形象塑造、角色配置、人物问相互关系、叙事结构和整体风格方面又都明显不同。本文力图在透视人性弱点,思索女性命运的同时阐释张爱玲的文艺观。  相似文献   

10.
张欧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34(2):138-140,173
文章参照Leech&Short(1981:74-82)所提供的文体分析框架,从词汇特征、语法特征、修辞手段、语境与衔接四个方面对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布里尔小姐》与伍尔芙短篇小说《邱园记事》的开篇选段进行量化文体分析和对比,揭示了这两位女性作家在文体风格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时期的诗坛中,舒婷是一位有着显著地位的诗人.她以特有的女性气质与风格凸显自身的性别意识.其诗歌传达的自由、平等、独立的爱情观念更是为万千女性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以其诗作《致橡树》、《双桅船》、《神女峰》为例,探讨舒婷诗歌传递给新时期女性的爱情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萧红(1911-1942)承袭鲁迅的写作风格,针对现实的社会,写下她对乡土和女性的关怀,而《呼兰河传》中更呈现她个人特殊的风格和情感。本文从《呼兰河传》的话语、悖论语境及吟谣式叙事方面分析其重复书写、视角交替与嘲讽手法,探究萧红所批判、关怀的乡土与女性。  相似文献   

13.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在写作风格和表现手法方面受到了英国女性文学、哥特式小说和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月牙儿》和《阳光》是老舍为数不多的采用女性视角和第一人称内视角叙事方式的小说。小说通过女性视角,采用第一人称描述了处于不同阶层的女性人生经历,二者均以悲剧结尾。其散文诗的叙事风格和贯穿全文的意象表述,是对悲剧的诗意化表达,使小说产生了更为强烈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女性权益高涨,以提倡"新贤妻良母"为宗旨的《妇女杂志》遭到舆论猛烈抨击,商务印书馆不得不对编辑作出调整。1921年10月周建人出任"帮同编辑",他与主编章锡琛联手,调整《妇女杂志》办刊宗旨、变革文体和栏目,扩充作者队伍,刊发一系列专号,使《妇女杂志》一跃成为新文化运动后的新女性话语主阵地。周建人以"克士"、"高山"、"乔峰"等笔名,在《妇女杂志》上发表百余篇文章,集中讨论女性独立人格、职业、婚恋自由和新性道德伦理,引领《妇女杂志》妇女问题讨论的潮流,成为名噪一时的妇女问题专家。其直白通俗的语言风格、紧跟社会思潮的敏锐视角及对社会热点女性问题的讨论,为扩大《妇女杂志》读者群体、提升它的社会影响力注入直接助力。  相似文献   

16.
各种青春时尚类杂志是生活方式潮流的风向标,同时也是时尚新词语流行的园地。本文通过对《花溪》、《女友·校园》、《女报·时尚》三种具有典型性的青春女性时尚杂志对新词语和流行语的使用状况的调查和分析,探求青春女性时尚杂志的语言风格和语用特点,研究以时尚杂志为代表的媒体与流行词语、流行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与《红楼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金瓶梅》与《红楼梦》作比较研究:从题材选择看,两部书的表现内容均为:描写家庭日常生活;把妇女作为主要描写对象。但《红楼梦》选取的封建家庭更具典型意义,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具典型性。从人物塑造看,《金瓶梅》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主要有:通过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描写室内陈设,陪衬或反衬人物性格。《红楼梦》对此一一借鉴,而且更为摇曳多姿,各臻其妙。从语言运用看,《金瓶梅》的语言风格对《红楼梦》有很大影响;《红楼梦》吸取《金瓶梅》优点,形成自己独有的语言特色,语言艺术超过《金瓶梅》。结论:《金瓶梅》对《红楼梦》影响巨大,《红楼梦》对《金瓶梅》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18.
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初英国文坛上杰出的优秀女作家之一,文笔流畅,语言细腻。富有中国“曼斯菲尔德”之称的凌叔华文风亦清新明畅。两位女作家的代表作《幸福》与《花之寺》都以婚姻为主题,反映了两位作家相似的风格和看待女性问题独特的视角以及对女性的关心。  相似文献   

19.
《简爱》和《蝴蝶梦》作为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两部作品随时隔近一个世纪,而在文风及主人公塑造上有很大相似性。本文试从两部作品的情节模式、叙事角度、哥特风格等相似性及作品在女主人公的塑造、叙事方式等方面的相异性上相比较,找出这两部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剖析两部作品的主旨内容及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20.
拟以刘勰《文心雕龙》中专论文学风格和风骨的《体性》篇、《定势》篇、《风骨》篇为研究对象,并以一些作家作品为例,着重从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来探析风格,说明并阐释作家的创作个性与作品风格之间的联系。从风格、文体、风骨三方面分别论述与作品的关系:具体解释风格"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文体"即体成势,自然之趋";风骨"风即文意,骨即文辞"的涵义和对创作文章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