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文明演进中产生的两大文化现象.两者是从融合到分裂再到融合的历史演变过程,目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进一步的融合具有历史客观必然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方科学文化的人文纠结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历史过程。首先,在古希腊时期,科学就是自由的学问,呈现的是科学与人文共同繁荣的景象;其次,在中世纪及早期的启蒙语境中,科学的宗教情结严重束缚了科学自身的发展,两者的分离势在必行;最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今的科学文化与人文知识主义文化,尤其是宗教,已经演化为"两种文化"的危机。  相似文献   

3.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本性区别及统一的可能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文文化”应有其特定的历史内涵,种种无根据地扩充人文精神意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分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本性差异的基础上,实现两种文化的统一必须立足于它们对人性的完满实现所能做的贡献,进而通过哲学的平台实现两者的融通,从而最终在人性上实现两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时代的必然趋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的必然趋势;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前者主要为后者导向,后者主要为前者奠基;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两者同源、共生、互通、互补、不可分割,对其形而下的基层与形而上的顶层而言,则完全一致,而在知识这一中层,两者互异,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的交融,在人生追求、知识、思维、方法、相互关系与身心健康诸方面,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学习、思考与实践三方面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实现两者的交融,以实现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范云霞 《成才之路》2011,(18):18-I0013
一、物理教育应融合人文教育“人文为科学导向,科学为人文奠基。科学与人文的主要关系即如此。”科学文化中含有人文文化,人文文化中含有科学文化。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脱离将带来的弊端是:科学技术将不是造福人类而是带来危害;科学发展将不是有利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是造成新的矛盾和冲突;脱离人文精神的科学教育不利于高素质人的培养,会出现有知识而无文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观具有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特征,它同样也存在着根本缺陷,即这种科学观强调科学与人文世界的截然划分,忽视科学的人文价值以及科学与文化的关系;强调实证精神,忽视人的创造和创新精神;重视科学的逻辑,忽视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人文背景。由此,透视和分析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现实中两者尖锐对立、分离。  相似文献   

7.
化学作为一门最基础的自然学科,在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文化。为了充分挖掘自然科学中的人文思想,加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联系,文章从科学道德、唯物辩证法、美学三个方面剖析了化学中的人文文化。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其显著特征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深层底蕴和价值取向上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其共同的目标指向是人类真善美的崇高理想境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关键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科学技术工作者只有拥有深厚的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底蕴,才能有重大的科学创造和技术发明。  相似文献   

9.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急剧转型时期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人文教育是其重要的一环,而传统文化又是人文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道德观和人文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特别是在当代,西方价值观横行肆虐,更加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因素,并将两者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大力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指出了时代的必然趋势是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接着,论述了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指出了前者主要为后者导向,后者主要为前者奠基;进而,分析了两者同源、共生、互通、互补、不可分割,对其形而下的基层与形而上的顶层而言,则完全一致,而在知识这一中层,两者互异,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次,提出了两者交融,在人生追求、知识、思维、方法、相互关系与身心健康诸方面,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最后,论述了学习、思考与实践三方面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实现两者的交融,以实现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