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氧化硫的性质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二氧化硫的"酸性"、漂白性、还原性与氧化性.为完成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教师需要携带SO2等气体的发生装置以及有关性质实验用品,不仅实验过程繁琐,而且容易造成污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设计了简易实验装置,优化了SO2的系列实验并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铁与硫反应实验尽管现象明显,但其副产物二氧化硫对环境污染严重。对铁与硫反应作了实验探究。用吸滤瓶和燃烧匙作反应容器,用大功率蓝色激光笔照射燃烧匙内火柴头粉末引发铁粉与硫粉的混合物发生反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副产物二氧化硫,以及支管上的气球自动调节反应器内压强等,巧妙构建了一个全封闭的实验体系,将一个污染严重的实验变成了环保型实验。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自然科学或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硫在氧气中燃烧”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演示实验。一般教材中介绍的实验方法存在着不足:不但实验过程中会有一些二氧化硫气体通过玻璃片的开口处扩散到空气中,而且实验结束后,如果让二氧化硫气体自由扩散,则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基于"介质阻挡放电"原理的煤炭脱硫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燃烧造成的二氧化硫污染一直是国内外很关注的课题.依据高压阻挡放电理论,制作了介质阻挡放电脱硫实验模型,使煤在燃烧前进行脱硫,并在实验室做了阻挡放电脱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电压在20kV时离子碰撞最活跃,去硫效果也最明显,继续升压去硫效果反而减少.由实验推论,用介质阻挡放电除硫,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有最佳的施加电压.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铁与硫反应实验"方法生成的副产物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环境.为此新设计的实验方案利用透明玻璃瓶、微型吸气泵、石棉网、灌肠注射器、橡胶塞等器材制成吸气钟罩;利用激光笔光束照射吸气钟罩内的火柴头粉末,引发铁与硫的反应;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被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脱脂棉吸收,避免了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6.
利用长柄V形玻璃管,改进了"检验二氧化硫"、"探究微粒运动"、"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等实验,设计了"检验一氧化碳毒性"、"氢气还原氧化铜"等实验;这不仅节省药品、操作简便,而且现象明显,尤其适合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初中化学全一册演示〔实验 1-3〕比较硫在空气里燃烧和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我认为应在集气瓶里倒入少量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以消除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初中化学全一册第 9页有这样一段话“从世界范围看 ,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二氧化硫排在首位。同时 ,有关资料表明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阈限值为 13mg/m3。演示〔实验 1-3〕中用的硫一般在 1g左右 ,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2 g左右。一般教室面积为 5 4m2 ,体积为 2 0 0m3。如果这些二氧化硫全部排放在教室内 ,则室内…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由来现行上海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第1章第一节中,为了说明含硫物质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安排了"含硫火柴燃烧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验。按照课本上设计的操作方法演示该实验时,不仅操作不太方便(划燃火柴后要立即将2个烧杯扣在一起,同时振荡溶液),而且常常需要燃烧多  相似文献   

9.
依据实验绿色化原则,对高中教材"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演示实验的装置进行改进,从而防止有毒气体污染环境,同时进行二氧化硫在有水和无水条件下与品红作用的实验探究。实验发现干燥的二氧化硫难使品红褪色,即不易与品红发生反应,干燥(无水)的二氧化硫不具有漂白性。  相似文献   

10.
初中化学教材《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生成的有毒二氧化硫气体要逸散到空气中去,造成环境污染。为减少污染,对该实验作如下改进:1.按附图安装好实验装置。2.取下集气瓶,收集满氧气,用涂有凡士林的毛玻璃片盖好。3.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放  相似文献   

11.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气体、还原性、氧化性、漂白性)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多改进实验都存在装置复杂、耗时长、无法消除污染等缺陷。为使二氧化硫化学性质实验符合"绿色化学实验"理念,短时间内更多地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有关化学知识并培养实验创新能力,笔者经过研究,设计出一套既能验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同时又可以继续开展独立性质探究的实验装置,达到了简单高效、节约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提出二氧化硫是一种具有还原性、氧化性、漂白性的气体以及其水溶液具有酸性。教材中关于二氧化硫的演示实验存在如下不足:1.制备二氧化硫及性质时的药品用量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2.使用仪器多,操作复杂,耗时较长。3.实验过程中有二氧化硫逸出,造成污染,影响师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正化学实验往往会发生一些副反应,甚至污染环境。如在做九年级"燃烧的条件"实验时(图1),由于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导致室内白烟(即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弥漫,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有毒的偏磷酸污染空气,影响师生健康。为此,笔者制作了两种燃烧实验器,实现了有害物质少排放、零排放的效果,使实验现象更清晰、更直观。一、制作探究燃烧条件实验器1.教具装置图教具装置图见图2。  相似文献   

14.
从改进背景、改进思路、一体化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和现象以及一体化装置等方面,对我国中学化学中的"加热碳酸氢铵"微粒运动"验证二氧化硫性质"等三个敞口实验进行一体化设计研究.通过一体化设计,不仅减少实验对空气的污染,节约实验药品,缩短反应时间,而且使反应生成物的验证更加可视化.同时,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环保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90页的实验4-7是关于"二氧化硫性质探究"的实验.在实际操作中.该实验存在以下3个问题:试管中的液面上升不明显;学生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在水下塞上胶塞时可能会混入少量空气,使试管中的液体外溢;对褪色的品红溶液加热,产生的SO2会散逸到空气中,引起污染.针对以上3个问题,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创新性设计.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如果按照通常的制取方法及性质实验时,二氧化硫容易外逸,污染室内空气,影响师生健康.为此我们设计了全封闭二氧化硫制取与性质实验演示装置,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如果按照通常的制取方法及性质实验时,二氧化硫容易外逸,污染室内空气,影响师生健康.为此我们设计了全封闭二氧化硫制取与性质实验演示装置,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按高二化学教材介绍的方法演示乙烯的制备实验,由于烧瓶的体积较大,试剂用量较多,温度上升到170℃时费时多,且副产品多,还有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挥发到空气中污染实验环境,损害师生健康。同时燃烧时也难以观察到明亮而带黑烟的火焰。为此对本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9.
在"浓硫酸的脱水性"改进实验中,采用封闭环境进行实验,用横截面积更小的试管取代烧杯,解决了实验用料问题,同时另辟蹊径,设计了产物的检验,并复习了二氧化硫的性质。一体化设计,可节约药品,减少污染,整合了知识点。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52):157-158
针对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中"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中存在的不可控和污染等问题以及近几年部分文献中改进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在绿色化学的基础上从简约化、集约化、微型化三个角度出发对实验进行了新的改进。通过磁铁吸引密封玻璃管实现对反应的控制;利用气唧辅助消除反应尾气污染;利用密封袋和井穴板同时进行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与尾气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