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柯 《职大学报》2009,(2):35-36
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千锤百炼的结晶.这种艺术思想源于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中虚实相生的原理.中国画论关于黑与白的辩证关系,不仅使中国画主体更突出,形象更引人注目,更通过虚实的对立统一,扩展中国画画面的意境,使其意境更为深远,境界更为广博.  相似文献   

2.
山水画作为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形式,通过艺术手法将自然对象升华为审美对象,在艺术处理中运用多样表现手法使各种对立矛盾的因素统一在一幅画中,形成协调而完美的画面.山水画家通过对生活(自然)真实和艺术真实的认识,运用取和舍、详和略、有和无、黑和白、藏和露、轻和重、浓和淡等虚实相生的处理手法.使种种矛盾因素相互转化,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本文试就山水画这种运用“虚”和“实”的辩证观阐述一得之见.虚和实的问题、虚实结合问题.从广义上讲,指的是生活和艺术的关系,美和真的关系.这是中国绘画类学中的重要课题.山水画可谓时空的结合体,形式美的规律更多地集中在虚与实的审美意识方面.艺术既是一种创造,就应把客观存在的真实化为主观情思的表现,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不但在画内,而且在画外,不但在笔墨之内,而且在笔墨之外,画内笔墨有穷尽,画外意境无穷尽.这也是虚和实的辩证关系.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即古人所谓的“立身画外,存心画中”.因此,虚实概念既是一个艺术意境的创造问题,又是一个空间观念和艺术形式的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3.
程多耀 《池州学院学报》2009,23(4):106-107,112
在当前的美术创作与教学中存在着某些不重视写生的现象,这既不合乎绘画的艺术规律,也违背了中国绘画的历史传统.写生是山水、花鸟等以自然景物为反映对象的绘画艺术的基本功.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深厚的"师造化"传统,由此导致了宋、元两代写意画的出现,将中国画的艺术成就推向了最高峰.写意与写生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加强写生对于当前的美术创作与美术教学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空间建构是绘画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在绘画发展过程中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对绘画空间的关注和探索,而不同代,不同艺术家对绘画空间的不同理解导致了风格的不断变化,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发展.本文试以空间建构为着眼点,探索西方绘画从原始时期到20世纪现代主义在空间表现上的特点,并对其演变过程加以评述.通过研究比较,使人们清楚了解已有的空间建构方式及其变迁的轨迹,以利我们去开拓新的绘画空间.  相似文献   

5.
虚与实是中国美学中的重要范畴,渊源于老庄"有无相生"、"以无为本"的道家思想.中国画特有的"留白"正是"虚实相生"思想在绘画上的体现.本文从空间表现、情感、意境三方面叙述了"留白"的美学意蕴,并初步探讨了绘画中为什么要兼取"实境"和"虚境"的道理.  相似文献   

6.
"作画贵有古意"是元代赵孟頫针对南宋末流院体画过于精丽巧密、脱离现实、绘画衰退等现象提出的一种艺术观点,并在其艺术创作中予以实践.对于这一理论,历来褒贬不一.其实,赵孟頫并不是脱离现实的复古者,他所谓"师古"就是掌握传统技法;而"师造化"则是反映现实.对现今的艺术家而言在创作中弘扬"古意"说对创作出好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写实与虚和实关系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运用,其实都是围绕艺术创作里的虚实关系来谈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虚实关系的运用在艺术中十分重要,并且其观念也是中国艺术中极为重要的传统,为我们提供了探索艺术中虚实观念的入门途径。这种经历千百年锤炼的艺术传统包含了丰富的智慧及才华,我们必须正视并认真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8.
曹明 《池州学院学报》2012,26(5):119-121
因为世界观的不同,中西古典版画在艺术表现和审美趣味上拉开了距离。西方古典版画遵循视觉中心主义的传统,强调画面空间的真实感和物象的立体感。中国古典版画的空间表现则在本体之"观"的引领下,承继绘画、篆刻的意象精神,营造虚实相生的心理造型空间。  相似文献   

9.
黑白装饰画,是以黑、白对比为造型手段,画面主题以黑、白形体的巧妙组合来得以充分表现,具有高度概括的艺术特色.黑白装饰画的空间表现、造型特征、表现方式具体体现在用黑白构成的外在形式美,灵活运用点、线、面多种形式的表现方式,使画面黑、白、灰变化丰富,虚实层次错落有致以及黑白艺术效果单纯、明朗、强烈,自然带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0.
试论竞技健美操的形式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有关美学和舞蹈艺术的基础理论,结合竞技健美操项目本身特点,对竞技健美操的形式美进行探讨。认为形式美在竞技健美操的运动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竞技健美操形式美的物质材料、表现手段以及构成形式美的法则三个层面来分析竞技健美操项目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11.
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提出了一个困扰着僧俗两界的理论命题:佛教义理与艺术情感之间的对立关系能否得以消解.洪州宗圆通而巧妙地化解了这对矛盾,并由此发展出僧人和士大夫两条不同的艺术创作道路.细致区分两者的差别,既有利于深入认识僧人的艺术创作,也有利于理清他们在相互影响中各自不同的内在发展理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实例分析传统纹样在装饰设计选材、构图、造型变化方面的特点、装饰处理的手法、体现的形式美法则,阐明传统纹样的学习对装饰绘画设计、创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装饰画是一种装饰性艺术 ,是装饰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艺术设计形式。装饰造型、装饰色彩、装饰构图三要素是学习装饰画的关键。装饰画的特点是它的装饰性及制作性。近几年来 ,装饰手段以为众多的艺术家所接受和弘扬 ,装饰画作为工艺性质的绘画是最具表现力的 ,它的绘画 ,在艺术设计中具有表现形式美的重要作用。制作过程本身就是体现工艺制作性、思维创造性的全过程。绘画制作作品的完成有利于艺术创造性的不断完善。在今后的专业设计中 ,充分发挥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同时 ,要重视装饰画这门专业基础课的学习 ,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油画人物中的形式美,是人物油画家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它不仅会体现出画家的艺术素养,更会从另一个层面折射出画家对于艺术的认知及感悟。这些形式美的元素会通过画面的构图、造型及绘画语言中呈现出来,而观赏者也应该从这些画面中深刻感受到它们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装饰画的色彩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色彩是组织装饰画形式美的一个重要表现因素.装饰画的色彩是以强调色彩的形式美及个人主观感受为特征的,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绘画,更有别于图案色彩.装饰色彩可以随意改变自然形态中色彩的固有面貌,可以改变常规意义上的色彩关系,在色彩的运用上自由度更大一些,主观意识更强一些,其目的也是为了给人以更加强烈的视觉感受,尽力表现装饰画浪漫美好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6.
刘可新 《职大学报》2010,(2):101-102
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综合绘画材料使画面材质语言的表现突破了传统绘画语言的固有框架,形成了对传统绘画语言的强烈变革,开拓了艺术表现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7.
工笔画作为中国绘画重要的分支.同其他门类的艺术一样具有"意"的本质和内涵.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工笔画中, "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表述,并在绘画实践中得到升华和深化.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社会实践和反复绘画实践,继承和发扬传统工笔技法.并且创作出蕴涵深广,意境丰富的工笔画作品,故"意"在工笔画中是工笔画的灵魂和生命.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绘画艺术史,显示了人类智慧的进程。这座艺术宝库给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知识。在美术史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多接触艺术,学生在熟悉和了解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的美术作品、培养艺术趣味和审美素质的过程中,也就丰富着自己的内心世界,确立评价当代文化艺术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9.
装饰绘画既可剪裁古今 ,又可重组万物 ,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力。装饰绘画中的点与线是在可视的二维空间里的对比下形成的 ,是现代装饰艺术图形形成的基础点 ,也是形式美的最基本的语言  相似文献   

20.
谢赫提出“绘画六法”作为评画标准,作为中国古代画评画论第一个有系统的画论体系,影响至深。六法作为绘画艺术的形式批评理论,一定反映着谢赫对绘画,乃至艺术精神、性质的理解和把握。在其对被他品评为第一品第一人的陆探微的评论中,谓其能“穷理尽性,事绝言象”,而无一字提及六法。说明在六法之外,还有着一个更高的原则和精神。它一直潜藏着,从先秦直到后世,评画谈艺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遵循、坚持着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