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是高中化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中时常遇到3d>4s的问题,例如K元素,当电子进入轨道时,由于能级交错使得4s轨道的能量低于3d轨道的能量。所以电子不是进入3d轨道而是进入4s轨道,故k的电子排布式为K1s~22s~22p~63s~23p~64s~1,既然3d轨道的能量高于4s轨道的能量,但为什么从21号以后的各元素在失去电子时不先失去高能量的3d电子反而失去能量比3d低的4s电子呢?即失去电子的顺序为什么不是电子填充  相似文献   

2.
根据多电子原子电子的近似能级图表明:E_(3d)>E_(4s),所以在核外电子排布时,先排4s轨道后再排3d轨道。然而在多电子原子电离时,却是先失去4s电子,后失去3d电子,E_(4s)又大于E_(3d),形成了一个尖锐的矛盾。但双方都有光谱数据证明,如K原子就是先纳入4s轨道,空3d轨道;Mn~(2+)就是先失去4s上两个电子,而不是先失去3d上的电子。如何处理这个矛盾?这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第四周期元素为什么先填充4s电子,而形成离子时却又先失去4s电子? 这个问题,五十年代末,我国化学家徐光宪教授总结了中性原子以及形成离子时的电子能级经验公式: E=n 0.71 ……(1) E=n 0.41 ……(2) 式(1)为中性原子的轨道能级经验式,式(2)为形成离子的轨道能级经验式。按照以上二式,在中性原子中,E_4s=4 0.7×0=4.0 E_3d=3 0.7×2=4.4 因而E_4s>E_3d,所以第四周期元素先填充4s轨道,再填充3d轨道。可是第四周期元素形成离子时,却先失去4s电子而不是3d电子,例如 Cu-c=Cu~ ,它的电子构型是[Ar]3d~(10) 而不是[Ar]3d~94S~1,按照式(2)计算: E4s=4 0.4×0=4 E3d=3 0.4×2=3.8 E4s>E3d,因而中性原子在形成离子时,先失去4s电子再失去3d电子。可是上述经验式未经理论证明,也没有作充分的定性解释,因而也难以令人相服。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多电子原子时,由于能级交错现象,对有些元素的原子,在填充或失去电子的顺序上,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总的来说,原子失去电子成为离子时,总是先失去较高能级上的电子,而在填充电子时,又总是先将电子填充在能级较低的原子轨道上,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对的,问题在于,为什么有些元素的原子,在填充电子时,是最后填充在能量较高的原子轨道上,但失去电子时,却不是先失去最后填充的电子呢?也就是  相似文献   

5.
统编高一化学教材中讨论了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排布规律即电子填入原子轨道的先后次序是在不违背保里不相容原理的前提下,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按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1s、2s、2p、3s、3p、4s、3d、4p、5s、4d…依次填入的。这里,能量为什么有这样的次序?3d能量为什么会高于4s?如果3d能量高于4s,那么又为什么当铁原子变成正离子时,先失去的是4s电子?本文想就电子云钻穿效应来讨论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引言 原子轨道概念在化学中应用极广,但在许多教材中对原子轨道的能量和体系总能量之间的关系的介绍却不够清楚,因而导致在很多有关问题上产生一些误解,诸如:如何理解电子构造原理中的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排布是否必定按轨道能高低次序填充?如何理解核外电子排布次序与电子电离次序的差异?第四周期诸元素原子中4s与3d轨道能是否存在交错?如果存在能级交错,其内在原因又是什么?本文试图根据量子理论,从电子之间的互斥作用和近年来得到的能谱数据,对这些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原子轨道能的定义  相似文献   

7.
一、铜为何显+1和+2价,有时还显+3价 铜的特征电子构型是3d'。4s‘,3d轨道和4s轨道有近似能级,从下面计算可以证实: 轨道能级的计算公式是曰=札+0.4三,n为电了层数,各亚层三值按s、p、d、,依次取O、l、2、3。 4s轨道能级 国。=4+O.4×O=4 3d轨道能级甄d=3十O.4×2=3.8 玛。矛¨甄。的值接近,3d电子容易激发到4s轨道上。 3矗 4s 3d 4s刨雠』』刨划—÷删刨剑刨!I必 坫态 激发态 钢和其它元素化合时,除了可以失去1个4s电子,还可以失去1个3d电子(即激发进入4s轨道的3d电子),这时显+2价。激发态的3d轨道上还有1个成单电子,还可以与其它元素化…  相似文献   

8.
很多化学教材对于原子核外电子的填充顺序叙述为:原子核外的电子按能量高低顺序依次填人轨道:1s,2s,2p,3s,3p,4s,3d..…(即构造原理)。从第三层起,出现能级交错现象,“3d”轨道的能量高于“4s”轨道的能量,电子是在排完“3p”后排“4s”,再排“3d”……。  相似文献   

9.
<正> 一、副族元素电子排布顺序与原子构造原理矛盾的症结目前,在大多数无机化学教材中,讨论元素周期系基态中性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时,都是根据原子构造原理将原子核外电子按轨道能级高低次序依次填入原子轨道。对于主族元素,它们的电子组态是与这一原理相符合的。但过渡元素的电子组态却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现代光谱实验及理论计算都证实了从21号元素Sc开始,ns轨道能级都高于(n-1)d轨道能级。用Hartree-FockSCF法对第四周期K、Ca、Sc、Ti、V、Ni、Cu等元素原子有  相似文献   

10.
仅考虑原子轨道能级的高低,即是只考虑“屏蔽效应”、“钻穿效应”及Hund规则,也就是只考虑电子之间相互作用的非相对论效应,不能园满地说明d区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情况.只有再计入电子“自旋”这个相对论效应对原子轨道能级的影响,即是再考虑电子自旋-轨道相互作用的相对论量子效应,才能得到与光谱实验相一致的核外电子排布的情况.这样,也就能从理论上对d区10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不规则”的排布情况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按照能量最低原理,按1s2s2p3s3p……进行电子排布,但由于能级交错现象的存在,电子排布次序变得复杂起来,使人们在进行核外电子排布的过程中变得很费力,而且极易弄错.本文介绍了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方法,使核外电子排布变得简单而轻松.大家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时分为K、L、  相似文献   

12.
问题1 Mg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高于与它左右相邻的Na、Al原子,为什么不能说是因为Mg基态电子排布为3s2全充满结构? 首先,与Na相比,Mg的第一电离能大,主要因为其原子半径小而核电荷数大,故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强,这也是符合同周期元素递变规律的,与核外电子排布的稳定性关系较小.  相似文献   

13.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的外围电子的数目及其所处的状态有关,亦即与外围电子结构有关。元素的外围电子结构不一定是最外层的结构。主族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结构就是最外层电子结构,而副族元素的原子外围电子结构包括最外层和最后一个电子填入的原子轨道,其中d区元素的原子外围电子结构包括最外层和次外层占有电子的d轨道,f区元素外围电子结构还包括倒数第三层占有电子的f轨道。如氯原子的外围电子结构是3s23p5,铁原子的外围电子结构是3d64s2,铀原子的外围电子结构是5f6d17s2。1周期系中各族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供电子的顺序。若原子的外围…  相似文献   

14.
学习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就必须掌握多电子原子电子的近似能级,也就是要掌握电子排入各轨道的次序。第1、2电子层,各原子轨道  相似文献   

15.
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感到,学生学过“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后,多不能独立寻出掌握规律的捷径,深感难予记忆“多电子原子的电子近似能级”与“电子填入轨道的顺序”,又常易疏忽全满、半满和全空的稳定排布。为此,我授以下述方法,实效良好。我先引导学生分析“多电子原子的电子近似能级图”,综合出下列顺序表:  相似文献   

16.
无机化学、结构化学教科书和文献个使用的电子填充的“能级高低顺序”概念及其表达式,易造成概念上的混乱.本文提出原子外层空轨道相对稳定性可作为电子填充的判据.给出“原子外层空轨道相对最稳定顺序”概念及这一倾序的导出表,以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原子外层空轨道相对最稳定顺序周期性规则,用以快速推断轨道填充顺序、元素基组态和简明解释元素周期律;还提出在中心势场模型基础上推引全部元素基组态的方法.本文所给出的表2及规则,能为从量子化学理论上推引解释元素基组态和解释元素周期律提供一个合理的清晰简便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7.
<正> 目前,我国中学化学现行教材中“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一节,仍沿用着L.鲍林(L.Pavling)的近似能级图,并停留在按周期表进行的电子填充顺序就是轨道能级顺序的陈旧观念上.高中学生进入大学,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将会发现他们在中学学过的这一内容竟有科学性的错误.因此,笔者下面对L.Pavling能级图的不妥之处、多电子原子填充顺序以及对有关教材改革谈一下自己的意见,与众商讨.  相似文献   

18.
谱项是产生于具有部分填充外层电子组态的能级,它是由于电子间的排斥作用而产生的。关于谱项的知识对于解释电子光谱是很重要的,因为电子光谱就是来源于谱项之间的跃迁。我们考虑部分填充d轨道的情况。如果d轨道是部分填充时,就总会有把这些电子填充在五个d轨道之间的各种不同方式。我们把每一种排布叫做一个微态。排列组合规则告诉我们,如果考虑到包里不相容原理时,n个d电子就有10!/n!(10-n)!  相似文献   

19.
<正>在高中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学习中,大家在学习核外电子排布的问题时,采用的是鲍林提出的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如图1)。这个图简单明确,便于掌握。它可以解释为什么19、20号两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是4s而不是3d,为什么元素周期系会出现2、8、8、18、18、32的元素性质的周期性递变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下面是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提炼的选修3第一章内容对应的常见考点,以及针对性例题。 一,基态原子或离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 基态原子或离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主要涉及能层、能级、原子轨道、构造原理、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基态与激发态、原子光谱等。1~36号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是考查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