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从苏东剧变到中东欧国家的“颜色革命”,在最近10多年来世界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政权更迭事件过程中,西方传媒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西方传媒在其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具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笔者根据“政权更迭”的不同阶段,总结归纳了西方传媒扮演的8种角色。一、“民主”推销者利用媒体向对象国民众灌输民主、自由观念,是西方对其实施政权更迭的第一步。颠覆目标一旦被锁定,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自由亚洲电台等西方传媒就开始登台,扮演“民主”推销者的角色,细水长流地做渗透工作,以动摇对象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根基。尼克松曾…  相似文献   

2.
在和平、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全球反恐的大趋势下.通过军事政变、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变得越来越困难。不过,外部干涉势力以及内部在野势力并未放弃实行政权更迭的野心,而是改变了行为方式,如今美国更倾向于通过选举策动“颜色革命”在对象国进行和平夺权,这就为大众传媒参与政治运动的最高形态——政权更迭提供了尽显“英雄”本色的舞台。  相似文献   

3.
刘明 《现代传播》2006,(1):104-105
中国传媒大学当代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一直对国际政治领域里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保持着高度关注。近年来,一些国家先后发生所谓“颜色革命”,引发了社会动荡、政权更迭。在发生政权更迭的这些国家中,媒体均发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看待和理解媒体在政权更迭中发挥的作用?其对我国政府与传媒有何启示呢?我们组织了这组稿件,以飨读者。本专题研究首席专家:刘继南(中国传媒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洪潮(中国传媒大学当代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4.
全文通过探讨生存于政治体制中的传媒发展,媒体与市场的关系,以及以网络为首的新媒体在民主进程中扮演的角色来挖掘在现代中西方社会体制下的媒体传播意义。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战后乱局,拖住了美国“整合”中东的既定步伐,故此,美国亟需打破外交僵局,使战争、占领、政权更迭、移植“民主”及全面“整合”中东合法化  相似文献   

6.
李滨 《新闻记者》2007,(5):32-34
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牛钉子户”的事件,一度成为占据各大媒体重要版面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最牛钉子户”事件中的传媒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引导者、“看戏”者和“瞭望”者,三类角色的话语表现也姿态各异。  相似文献   

7.
受众是新闻事实的见证人,也是新闻传媒最有说服力的检验者。伊拉克战争使美国成为新世纪全球传媒的焦点。在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新的战争中,技术处于领先优势的西方传媒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人们通过各种全球和区域电视媒介对战争前沿的直播报道,真切地“看”到了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听”到了呼啸而过的枪响炮轰,“读”到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悲壮故事……媒体成为这场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从而强化了老百姓对战争局势和国际大事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自由"概念之内涵——以日本《图书馆宣言》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图书馆自由概念的发展历程,并以日本《图书馆自由宣言》为例,从六个方面对其做了分析说明,得出结论:图书馆自由实际上是建立在将其视为一“思想之自由市场”的重要公共空间基础之上,经由资讯传送者与其接受者自由及平等的利用,以作为图书馆所担负维系自由民主社会之存在的自律性权利。在图书馆的活动领域。国家(政府)所应扮演的角色,对于利用者而言,在于保障其自由、平等的图书馆利用权;就图书馆而言.则在于维护其自律性。  相似文献   

9.
在传媒领域中,传统媒体①长久以来留给公众的印象是更强的公信力、更高的可信度,以及与制造、传布流言(谣言)的“绝缘”和在辟谣环节的当仁不让.以往的传统媒体基本不参与流言制造和传播过程,仅在辟谣环节发声,扮演辟谣角色.然而,在进行媒介融合和新媒体化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在传媒生态中扮演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也加入了流言的制造与传播过程.这对传统媒体在传媒生态中的角色、整个舆论场域都造成了较为复杂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新变化.  相似文献   

10.
张莉 《新闻界》2012,(15):58-61,71
在中国三十多年的传媒体制改革过程中,相对于报业的改革先行,广电传媒更多扮演"搭便车者"的角色。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成本——收益"的分析角度切入,探讨了中国广电传媒改革"搭便车者"角色扮演的成因。广电传媒改革的"搭便车"行为也是广电传媒自身利益博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拟人方法,依据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传播符号和传播方式,分析了不同传媒所扮演的"传播角色"及其所具有的"人格特征".透过这些"传播角色"及其"人格特征",我们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2.
张毓强 《现代传播》2006,(1):106-107
“颜色革命”与苏东剧变一脉相承,都是通过“街头政治”实现政权更迭。但“颜色革命”来势迅猛,发展极快,没多少时日便宣告成功。如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仅半个月就见了分晓;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前后不过1个月,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仅5小时就将总统赶跑了。而苏东剧变中,政权变化,短则1年,长的达到5年以上。“颜色革命”为何能如此轻易得手昵?其中,媒体的“功劳”不可忽视。一、反对派媒体“大显神通”“颜色革命”不同于东欧剧变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革命”前就存在合法的反对派,而且反对派拥有能够传递自己声音的电视台或者报纸…  相似文献   

13.
美国政府号称信奉新闻自由原则,而且两党轮流执政,似乎很难操纵美国传媒。约瑟夫·斯特劳布哈尔和罗伯特·拉罗斯认为美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越南战争再到水门事件,经历了从“叭儿狗”到“看门狗”再到“攻击狗”三个角色的转变。本文对此展开论述,进而提出,“水门事件”后,特别是“9·11”事件和第二次美伊战争后,美国传媒特别是主流新闻传媒与政府的关系已经转变为第四个角色,即“牧羊狗”角色。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传媒的责任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是一个战略性的目标,大众传媒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应该是民主法治的推动者、公平正义和诚信友爱的体现者、安定有序氛围的营造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的传播者。如何认识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需要从传媒的基本社会功能谈起。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与建构和谐社会大众传播媒体作为社会传播系统的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基本功能问题很早就…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新闻媒体在这一进程中需要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做和谐舆论的营造者。本文从创新传媒管理的角度,谈谈主流传媒如何担当起和谐舆论的营造者这一历史重任。一、适应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改  相似文献   

16.
甄言 《新闻世界》2008,(10):108-108
西方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世界上众多文化资源当中的一种。西方文化对普世性文化的贡献只是构成普世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替代普世性文化的全部。某些西方学者坚持“西方中心论”,把西方文明完全等同于普世价值.把非西方文明看作是特殊价值,如亨廷顿所说的“普世文明的概念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西方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正在创造一个普世文明”。这就过分夸大了西方文明中的普世价值,把其中的特殊价值也普世化了。在现实中的突出表现就是,一些国家自认为是人权、自由、民主等普世价值的发明者、垄断者和输出者。他们成了普世价值的唯一认定者。这种西方文明中心论、西方价值绝对普世化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媒(即新闻传播机构)与新闻受众(即新闻接受者),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结构。从传统意义讲,新闻传媒始终主导着“话语权”,媒体扮演的角色类似漏斗,只有经过它的筛选传播到新闻受众的新闻素材,才能够产生传播效应。受到集中关注。但随着电子媒体发展的日新月异、日进千里。新闻受众的地位渐渐从“被动”变为“主动”。  相似文献   

18.
对"图书馆自由"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74,自引:12,他引:62  
李国新 《图书馆》2002,1(1):16-21
起源于西方的“图书馆自由”的核心精神,就图书馆来说,是强调收集和提供资料的自由;对利用者来说,是强调从图书馆获得资料和信息的自由。“图书馆自由”观念的理论基础是现代民权理论中的“思想自由”的原则。思想自由原则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在20世纪由“表现自由”向“接受自由”的拓展,直接引发了现代图书馆活动中的“图书馆自由”。“自由”总是与对自由的限制相伴而行。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文化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社会、经济、文化全面转型和传媒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大众传媒消费主义文化的产生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传媒消费主义一方面体现为传媒对消费主义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传播,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传媒自身的消费主义文化变异,即传媒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以消费为目的,围绕自身产品(传播内容)的“可消费性”来组织生产。这种变异使传媒既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同时又成为自身文化产品的推销者,传播者的角色变更正使它的运作理念、制度安排、生产流程、叙述模式等发生着消费化的改变。商业逻辑正入主新闻传播并成为其内在驱动力,使得新闻传播这种人类的精神交往活动被物化。传媒消费主义文化包含复杂的意味,不可持简单否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媒体让杨丽娟“火”了,同时也惹“火”上身。当受众从对杨丽娟一家人疯狂的“追星经历”的指责中清醒过来,看到其背后的病态和心理缺陷之后,更多批判和谴责的目光投向了媒体的所作所为。的确,回顾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媒体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确实有些过火一一本来应该是“记录者”,在某种程度上却成为了“参与者”,有时甚至是“策划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