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中东部,黄河天堑断其东,在黄河西岸又设临晋关,此关位于长安东北方的临晋道上,因而成为关中东北方的重要关塞。由于临晋道要经过黄河,所以在临晋关外的黄河上历代多设浮桥,而尤以唐蒲津桥著称于世。正因为临晋关是关中重要关塞,所以在此一带多发生战争。本文就以上问题作考证论述。  相似文献   

2.
西晋据有宁州不久,遂改变两汉以来在宁州的治策,改而施行强硬的镇压政策。以后宁州的政局出现动乱,宣告两晋在宁州的统治以失败告终。除政策失误外,两晋统治宁州失败还有未处理好与宁州大姓关系方面的原因。南朝继两晋之后统治宁州,由于南朝自身衰弱和宁州地区长期动乱等方面的原因,南朝对宁州地区的统治,大部分时间是鞭长莫及。另一方面,两晋、南朝时期,宁州地区社会结构的改变和民族的融合却出现了深化的趋势,乃至形成了新的地方民族白蛮。  相似文献   

3.
张謇、张詧兄弟于1913年发起成立大有晋公司。基于史料,阐述大有晋公司成立、经营情况,以及历经板晒风波、“裁撤”盐业部、再陷亏损后结束营业的结局,提出大有晋公司盐业经营一直在废灶兴垦与盐垦兼营间徘徊,废灶兴垦是经营理想,盐垦兼营则是现实抉择,并从政策环境和自身原因两方面简要分析大有晋公司未实现经营理想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昭通地处云、贵、川三省之交,总面积二万二千四百二十三平方公里,全区十县一市,人口三百七十五万.昭通历史悠久,开发较早,古代是中原通往云南的要冲,汉晋时期曾有过较高的文化,被称为“宁州冠冕”.但是由于山大坡陡,交通不便,加上政治上的种种因素,隋、唐以后,就逐渐沦为贫穷和不发达地区.新中国成立后,昭通文化教育落后的面貌有了很  相似文献   

5.
1.第6页《西周王朝和周边民族形势图》 ①齐、鲁分封在山东,山东有“齐鲁大地”之称;晋分封在山西,今天山西省简称晋。②长江流域的诸侯国有:吴、楚(今天湖北秭归)、巴、蜀。  相似文献   

6.
撑起希望的风帆──北京市市政管理系统教育成果巡礼晋轩今年,是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描绘迈向新世纪的蓝图,被国人誉为有“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教育更是如此。前不久,我走访了北京市市政管委部分单位的教育部门...  相似文献   

7.
宫体诗是活跃在南朝齐梁时期约100年间的一种以描写女性容貌、举止、神态等为主要题材的诗体,它的产生无疑有南朝乐府民歌提供的诸多因素。正如刘师培云“宫体之名,虽始于梁,然侧艳之辞,起谏自昔。晋、宋乐府,如《桃叶歌》、《碧玉歌》、《白芝歌》、《白铜樱歌》,均以淫艳哀音,被于江左。迄于萧齐,流风益盛。其以此体施于五言诗者,亦始晋、宋之间,后有鲍照,  相似文献   

8.
吴兴武康沈氏是南朝最为活跃的南方土著家族,而其势力之崛起则可溯源至两晋之际。由于三吴文化高门在亡国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从而为地方土著豪强的兴起创造了条件。沈氏即在此时借其他豪强相互残杀之机登上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9.
西晋时,嵇绍在其父嵇康无罪被杀后,经山涛推荐而入仕,后在“八王之乱”中国护卫晋惠帝而死,从中国古代的伦理观看,其仕父仇为不幸,而其护帝殉难又为忠臣。这种忠而不孝的奇特现象,从他死后,便引起了人们对其的不同评价。从这种评价中,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中国古代的忠孝观、忠孝关系及其发展演变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0.
西晋一统天下,然并未出现政通人和的盛世景象,反而在经过短暂的和平之后即政权失控,战乱频仍,仅历50年而亡。究其原因,从政治角度考虑,这主要是由于晋武帝存在着致命的性格缺陷——软弱,从而导致他对自己、对后宫、对大臣犯下一系列政治错误,埋下政治隐患,致使在他死后发生社会动乱,才最终导致西晋的灭亡。  相似文献   

11.
焦作地区方言由于历史上的移民因素而形成隶属晋语的格局,“怀庆方言、的语音特点即是有力的佐证,从中可以看到焦作方言在几百年间的历史流变。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过夏、商、周三代,到西周幽王在骊山被杀,继位的周平王在晋、秦、郑等诸侯的护送下,公元前770年迁都到洛邑(在今河南洛阳市洛河北岸、■河东西,有王城及成周城二城),历史进入东周。东周又分春秋、战国前后两个时期。春秋是以当时鲁国编年史《春秋》一书而得名。其书起于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终于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但史学界一般将这一时期上推至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下延至公元前476年敬王末年,共二百九十五年。其时史载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及许多戎狄蛮夷部族,但由于周王室衰微,诸侯迭起称…  相似文献   

13.
“足下”一词的由来,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晋公子重耳流亡齐国时,有名士十余人相随。在极其艰苦时,介子推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烹与重耳吃。等到重耳返晋复国时,介子推因家有老母,归隐绵山(现山西省境内)。重耳执权,始为晋公,对相随人员尽皆封赏,惟独将介子推遗漏。  相似文献   

14.
解放前,在敦煌莫高窟第130窟甬道,剥去表层的宋代壁画后,显露出底层所绘的男女供养人像多身,其中北壁西向第一身,男供养人的题名结衔是:“朝散大夫、使持节、都督晋昌郡诸军事、守晋昌郡太守乐庭瓌供养时”。此题记自剥出后,即被人们认为是研究该窟和敦煌莫高窟发展史的重要资料。但是,人们对于“晋昌郡”及其治所,至今尚未确定其地的所在。鉴于上述的情况,更兼此条题记在研治“敦煌学”上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对其有关问题,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5.
陈国是西周十二诸侯国之一,建国者是有虞氏帝舜之后。周武王灭商,封虞氏之裔妫满于古陈部落的故地,所以也叫陈。东周初年,陈与蔡、郑、宋同为中原大国,后因楚、齐、晋的兴起,交争于中原,陈国居于四战地域,兵戈不休,国势日趋衰弱;再加上陈国君臣荒淫无度,相继发生了三次内乱和残杀(陈佗之乱、夏征舒之乱、二庆之乱),便一蹶不振,只得朝齐暮楚,依附于楚、齐、晋之间以求生存,后被楚国所灭。虽然不久又在楚国的扶植下  相似文献   

16.
晋武帝司马炎是继秦始皇之后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的酉晋开国皇帝.在晋武帝统治的26年中,由于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巩固统治和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因而出现了被誉为“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的“太康之治”.尽管“太康之治”是一短暂的繁荣时期,但它在中国古代史上留下了一定影响,为西晋王朝增添了一点光彩.  相似文献   

17.
大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汉代的五言抒情诗。它们没有题目.也不知作是谁,但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笼统地称为“古诗”。这些古诗深受当时人的喜爱,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西晋诗人陆机、东晋诗人陶渊明、南朝诗人鲍照,  相似文献   

18.
西晋在立国之初就把“扬清荡浊”①作为选官的原则。泰始四年晋武帝发布督励地方官的诏书,号召施教育、兴产业,谋求人民生活提高的同时,要求推荐“好学笃道、孝悌忠信、清白异行者”,调查并报告公正为官、热心公务的官员和行为不轨、敛积钱财的官员。主管人事的吏部官僚正是遵循这一原则挑选的。魏末晋初吏部尚书卢钦,生活“清贫”,死时家中几无积蓄,人事方面他是唯“才”必举,被世人称为“康平”。另外,在司马炎当政时,担任了十余年吏部官僚的“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在担任吏部郎期间,也被称颂为“清明”,他荣升之后,仍然一…  相似文献   

19.
曹操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为什么在《三国演义》中却成了反面人物?首先,是受封建正统观念的影响。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人们总是将统一全国后的封建王朝奉为正统。若出现同时建立的封建政权,总要确定一个为主体,作为继承国家政权的正统势力.其他则为“后窃”、“偏安”之类。东汉末年.群雄纷争.演出力三国鼎立的政治局面、西晋统一后,将换作为正统是理所当然的、和K史记》、《汉书)、\后汉书Z并列被称为前四史的《三国志卿等趣为正统。作者陈寿.本是蜀汉东观秘书郎,曹魏灭蜀汉并被晋取代后,他作了西…  相似文献   

20.
孙欣恰今年11岁,在黄松峪小学读书。她有一个可怜的姐姐,由于天生残疾,出生后不久就被亲生父母抛弃,被好心的欣怡妈妈捡了回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