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鹭 《考试周刊》2013,(99):191-191
幼儿园音乐活动挖掘和发展着孩子们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培养着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激发着幼儿初步感觉美、表现美的情感。在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在唱唱跳跳、讲讲议议的过程中,让幼儿体验音乐,感知音乐,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能唱、会跳、能欣赏、会创造,从而在音乐艺术活动中表现音乐,接受美的熏陶,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近阶段.我们根据班级开展的主题,选择一些适宜的音乐活动内容,把音乐活动融入主题,使两者相互渗透,让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2.
教师手记“教师要善于接住幼儿抛来的球”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含义,强调在师生交往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支持者这一角色。本文拟就主题活动的开展谈谈我对教师支持的理解。一个主题活动的开展由确定主题、自主活动、分享交流三个环节组成,而这三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支持。但教师支持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一、确定主题确定活动内容是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起始环节,这一环节教师的支持应表现在从孩子的角度去关注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需求,判断他们生成活动的价值,及时予以支持和提升。首先,老师要积极鼓励幼儿将自己内在的需要与兴趣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3.
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幼儿而言,唱歌也是他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要使幼儿能够愉快地参与唱歌活动,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绪,这与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在唱歌教学中能注重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音乐活动与幼儿感兴趣的活动融为一体,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爱  相似文献   

4.
陶涛 《江苏教育》2007,(18):56-56
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要对音乐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这样才能投入到美妙奇异的音乐大世界中去。正如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所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许多有趣的音乐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在活动中拓展他们探究问题、探寻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  相似文献   

5.
《音乐课程标准》颁布与实施以来,广大音乐教师们不知疲倦,孜孜不倦地进行音乐课程改革研究,出现了探究式、小组合作式、活动式等灵活多样的自主学习形式,使音乐课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在课改中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而忽略了音乐教学最重要的实质主题——音乐本体价值和功能。笔者认为要上好音乐课关键要以音乐为本,关注音乐要素,关注音乐教学中的技能点的落实,重视双基教学,体验"音乐审美为核心",让学生从音乐教学活动中充分体验、感受音乐的魅力,使他们真正从音乐中得到心灵的净化,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1,(97):25-27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将家国情怀融入到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爱国热情。教师可以让学生变化传统节奏,借助现代乐器展开演奏,展现出时代气息,还可以让他们在创编和互动中提升心理体验,结合民族艺术和主题节日展开活动,促使他们参与到实践中,这样能让学生全面提升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7.
背景介绍随着主题‘在秋天里"的开展,我们渐渐地从捡树叶、画树叶、拼树叶等活动进入到分主题"果子熟了"中的音乐活动《摘苹果》。面对教材中所提到的教学内容,学唱、创编歌曲和舞蹈动作的创编,我思考着将音乐活动中按照歌曲内容做相应的动作的目标实现的同时,不着痕迹的教会幼儿一些舞蹈的基本动作。  相似文献   

8.
在阅读教学中,课文主题是聚焦言语活动的核心。但从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不少老师对课文主题关注不够,认为学生认识能力有限,跟他们谈主题是多此一举。其实,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对主题的关注,绝非是简单直白地“告诉”,而是要根据他们的认识理解能力,以课文主题作为阅读中一切言语活动的重要指向,  相似文献   

9.
龟兔赛跑     
如何引导大班幼儿欣赏有情节的音乐呢?我做了一个小小的尝试。我选择了根据《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而配制的主题音乐《龟兔赛跑》作为欣赏曲目。在这首乐曲中,乌龟和兔子的音乐形象非常鲜明。两个主要音乐形象交替出现和不断变化,使音乐产生了一定的故事情节,使人很容易展开联想。这就为孩子们很好地理解音乐,找到了经验上的依托。在给孩子们欣赏时,我通过技术处理,删掉了故事解说。第一次欣赏这首乐曲时,我没有告诉孩子们音乐主题。我想了解这首乐曲到底适合不适合孩子们欣赏,孩子们能否听出音乐所要表现的主题,他们对音乐到底能理解多少,能否随着音乐展开想像。  相似文献   

10.
“爱劳动”主题活动是在我园今年五月份大型教研活动“擦亮石泉.美化环境”中产生的小班主题活动。小班幼儿年龄小.我全面分析了班上孩子的具体情况.设计了许许多多他们喜爱的活动.为“爱劳动”主题活动服务.在活动中让两三岁的孩子逐步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使他们懂得劳动是光荣的.让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1.
设计意图 音乐活动中的节奏乐活动以丰富多彩的节奏感、生动活泼的演奏形式深受幼儿喜爱。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选择已配好节奏的乐曲给幼儿练习。对于已有节奏乐基础的中班幼儿.如何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创造力.成为一段时期来我在教学中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重点。但是.此时期的幼儿能否在感知乐曲的基础上进行节奏创编呢?这也令我闲惑。本学期,在我班开展“欢欢喜喜迎奥运”的主题系列活动期间,我节选了幼儿已接触过的乐曲《绿色奥运之风》的第一部分作为活动材料,开展了一次新型的节奏乐教学活动。该曲是一首进行曲性质的曲子,  相似文献   

12.
一、困惑 多次教学研讨中,我发现许多老师将会话教学上成句型课。他们为了操练本课的重难点句型,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设计许多相关的活动,但这些活动又往往各自为营,缺少主题。尽管在活动中也会创设一定的情境,但因为活动多、时间短,学生还没进入情境感受语言氛围,活动便已结束。学生的语言习得很被动,很难培养创造性思维。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整堂课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显得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3.
设计意图:主题活动我喜爱的成语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区域活动中有一个两两结伴玩的游戏,一个幼儿将一张成语故事图片翻开,另一个幼儿在看懂图意后做相应的动作。这个游戏启发了我,于是,我创作了歌曲《狐假虎威》,设计、组织了这个根据成语故事内容创编的音乐表演游戏,旨在让幼儿通过唱、说、做进一步理解成语的含义,提升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4.
艺术同构是开展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音乐主题的不同,将音乐与画面相结合,让音乐更形象;可以将音文结合,让音乐更好地表情达意;可以将音乐与游戏相结合,让音乐更有趣。通过多种艺术同构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小学生而言,唱歌也是他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要让学生能够愉快地参与唱歌活动,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绪,这与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在唱歌教学中能注重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音乐活动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融为一体,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爱好,并通过唱歌这种形式给孩子提供发展潜能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发展唱歌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爱音乐是孩子的天性,把音乐作为自己的好朋友,能主动去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这是音乐教师肩负着指导学生进行音乐实践并在实践中给予他们丰富启迪的使命。如何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使音乐变成学生的好朋友,并且让他们能主动去愉快地学习音乐知识、参与音乐活动,是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断思考、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卡尔·奥尔夫说过:音乐并不是我的目的,音乐只是我达到散发心灵力量的一个手段罢了.的确,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活动中蕴含的理性、科学的音乐知识并不是他们所必须掌握的,但音乐活动带来的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素养的提升,却是每一个幼儿都应该获得的.在实践教学中,我发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连颖 《成才之路》2014,(25):6-6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发现教师的研训氛围越来越淡,有的研训流于形式,研讨的过程中都以客套话为主,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研究"渐行渐远,对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作用不大。为了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我在我们市开展的"互助网研训"活动中,帮助互助网片负责人设计和搞好音乐研训活动。一、确定设计合适的研修主题,使活动有效开展确定研究主题要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总体目标,突出学科特点,密切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焦点问题,坚持"三性"原则:一是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王艳 《宁夏教育》2008,(3):62-62
音乐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能够参加音乐活动,能够成为积极的和有一定水平的音乐欣赏者,能够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多年的音乐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开展多种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音乐每时每刻都伴随着我们,从音乐中你能找到自己的喜怒哀乐,音乐元素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柴米油盐”,其实孩子的生活中也需要音乐的装点,有了音乐就会有更多不同的感受,动人的音乐会使孩子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二期课改倡导的是开展主题活动,倡导淡化学科、尝试整合、探究主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增强了,知识面广泛了,可是生活中的歌声却少了,作为从事十几年音乐教学的教师,笔者决定重新关注音乐活动中的预设与指导,尝试让“音乐”回归孩子们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