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宣州古城     
石巍 《寻根》2002,(6):79-86
安徽宣城,秦时建县,古名宛陵。这是一座处于宛水之滨、陵阳山之麓的江南古城。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在此设立丹阳郡,管辖今苏南皖南浙西等地的17个县。此后,这里一直为郡、州、府的治地。  相似文献   

2.
申丹莉 《寻根》2007,(3):86-89
今山西潞城市春秋时称潞子婴儿国,后属晋。汉置潞县,隶上党郡。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移县别置,曰刈陵。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潞城县。  相似文献   

3.
祥云古称云南县,县治在今云南驿村.从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开益州郡置云南等24县,到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迁治为止,云南驿一直作为云南县、云南郡、云南州等行政建置治地,时间长达1493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她几经辉煌,也饱经沧桑,从滇西、滇西北广大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到后来的古驿站,再到现在的云南驿村委会.历史和现实的诸多事实证明,她的兴衰和变迁与水相关.  相似文献   

4.
儒家精神:庐陵文化的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重  陈仪 《华夏文化》2006,(2):40-41
《明一统志》云:“始皇二十四年王翦灭楚,虏负刍,明年置庐陵、安平、新淦三县,属九江郡。”“秦郡县天下,厥有庐陵”,这是庐陵行政建置的最早记载。建安五年(200年)孙策置庐陵郡,辖今江西峡江、永丰以南,万安以北的赣江流域,领汉旧县二,分置七县,共领九县。隋时庐陵又改称吉州,  相似文献   

5.
鲁西奇  罗杜芳 《寻根》2002,(2):24-27
在阅读和生活中,时常见到异地同名的现象。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到先秦时有三个丘舆、两个鄢陵、两个械林、两个重丘、两个姑蔑、五个盂、两个州国、两个楚丘、五个昌黎,并指出:“汉时,县有同名,大抵加东、西、南、北、上、下字以为别,盖本于《春秋》之法。燕国有二,则一称北燕;邾国有二,则一称小邾,是其例也。若郡县同名而不同地,则于县必加一‘小’字。沛郡不治沛,治相,故书沛县为‘小沛’;广阳国不治广阳,治蓟,故书广阳县为‘小广阳’;丹阳郡不治丹阳,治宛陵,故书丹阳县为‘小丹阳’。后人作史多混书之,而无别矣。”  相似文献   

6.
坐落于钱塘江下游、大运河南端的杭州,素以风光旖旋、文物璀璨的“人间天堂”吸引着国内外成千上万的旅游者。杭州,既是中国昔日的著名六大古都之一,又是当今富饶、美丽的浙江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改革开放的春风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加生一。杭州建城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3000多年前的周代,她属于“扬州之域”。春秋时,这里是吴越争霸之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这里设县治,称钱塘县,属会稽郡。到南北朝,改县治为郡治,称钱塘郡。到了隋代开皇九年,钱塘郡改称杭州。此时,隋场帝开凿南北大运河,促进了经济与…  相似文献   

7.
云南驿史话     
殷国 《大理文化》2011,(4):68-69
云南驿曾是云南县的郡治驻地。早在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王朝就在这里设置了云南县;三国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又在此设置了云南郡,管辖整个滇西地区。大理国时期,云南驿是大理国云南节度和  相似文献   

8.
张雨超 《寻根》2022,(1):44-47
壶关县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位于山西的东南部,汉初设立,因山形似壶,且于此设关壶关,故名壶关县,属于上党郡,隋初更名上党县,唐重称壶关县,自此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9.
南北朝时期,后梁政权在长江北岸设置了宜都郡夷道县,与江南陈朝宜都郡夷道县相对应。江南夷道县即两汉三国时期的"夷道县",只辖江南部分区域,不辖江北地区。至唐贞观年间,废江北夷道县入江南宜都县(汉夷道县,陈朝改为宜都县)。自此,宜都县的行政区划长期以来一直横跨长江南北。这正是《大清一统志》将三国古战场"猇亭"错误地移至江北岸之虎脑背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今天许多史学研究者认为江北虎脑背即猇亭之战发生地与《三国志》记载刘备"于夷道猇亭驻营"并不矛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成吉思汗文化,近年来作为一个学术体系在理论上逐渐得到认可和完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又作为首先提出成吉思汗文化的原发地,自2001年以来,鄂尔多斯市东联集团投资成吉思汗陵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