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年级作文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身边出现的新事物,生活中看似平凡的小事,其实都可以成为你作文的材料,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了。上海市高安路一小的刘丰同学 就具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走在大街上,发现街上的垃圾箱和从前不一样了,都换成了分类垃圾箱,他由关注到思考,意识到这是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于是一篇不错的环保题材的作文———《“挑食”的垃圾箱》就这样诞生了。文中,小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等诸多修辞手法,赋予了垃圾箱人性化的色彩,使习作读…  相似文献   

2.
编读心语     
杨晓晔同学:你好!非常欢迎你给我们来稿,更希望你和越来越多的同学能喜欢我们这本刊物。说到“《作文世界》的详细内容”,这恐怕不是一封短短的信能说明白的。我们只能大体说一下,《作文世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学生习作、作文指导和阅读欣赏。后两个部分的作者大多是资深编辑和教学专家,他们通过习作点评、专题文章(如作家档案、阅读与借鉴等),向同学们传授写作和阅读的知识与技巧。对广大同学来说,学生习作类的栏目是你们一试身手的广阔园地。《作文世界》无论小学版,还是初中版、高中版,刊发学生习作的栏目都多达20多个,可以容纳中小学生…  相似文献   

3.
柯笑梅 《河北教育》2011,(11):15-16
亲爱的同学,欢迎你乘坐“收获号”列车,踏上快乐的“语文之旅”。本次旅行,你们将路经“故事收听站”、“知识博览站”、“积累运用站”、“阅读探究站”、“习作训练站”。。在每个站点,我们将按照你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小星星,看谁得的小星星最多。希望你收获多多,满载而归,加油哦!  相似文献   

4.
中年级作文     
这一期中年级作文总的体现了题材面广、观察细致这样一个特点。《会写字的猫》,一看标题,就知道这是一篇很有趣味的习作,小作者对小猫咬笔“写字”  相似文献   

5.
十一册语文第四组的习作是写一篇读后感,在我指导之后,学生很快地就把草稿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我们班习作课中的“精彩欣赏十分钟”——自己认为是成功之作的同学朗读自己的文章,让全班同学品评欣赏,从中受到启发。其中,张默同学的《为狐狸讨回公道》掀起了品评的高潮。她针对《狐假虎威》这篇文章,否定了人们对狐狸“狡猾”的评判,充分肯定了狐狸的机智和勇敢,并且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做了充分的论证。一次,她去姑姑家,路上遇到一个坏人想要占她的便宜。她机智地朝田间劳动的农民伯伯大声喊道:“姑夫,妈妈让我来叫你到我家去!”坏人听了,…  相似文献   

6.
作文心语     
本期入选的四篇低年级习作,题材上各不相同《“小男孩”的喜悦》,小作者详细地记叙了自己看妈妈做饭、炒菜的经过。要写好这类作文,关键是要仔细地观察,这一点,本文的小作者李煜基本上  相似文献   

7.
童心不可伤     
一位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偶得一篇题为《不该失去的布娃娃》的习作。这篇习作确实难得,当即选定为最佳习作,并评讲朗读,以作典型示范引路之用。笔者将教学片断实录于下:师:(朗读后)你们认为这篇习作怎么样?生:(不约而同,报以掌声)生:(站起来,把手高高举过头)这篇习作是从《全国少儿获奖作文集萃》里抄来的!(生惊讶后,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那位抄袭习作的女同学,随即议论纷纷)犤评析犦正当大家分享这份愉悦之际,却“遭遇”了突如其来的“袭击”,那位抄袭习作的同学羞愧不已,把头沉沉地低下去了;这位老师丝毫没有…  相似文献   

8.
为了学习作文,大多数同学都会经常读一读作文选一类的书籍或杂志。那么,如何阅读别人的作文呢?下面给同学们提出几点参考意见。第一,关于阅读的态度问题。有人说,阅读别人的作文是为了学习人家写作文的方法,不能抱着“看故事”的态度。这种说法听上去很有道理,但其实是很片面的。为什么?我们阅读任何一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如果不抱着“看故事”的态度,而只是一味地在其中找什么“作文方法”或“好词好句”,我们就不可能进入到别人所讲述的故事中去,也就不能进入到  相似文献   

9.
本篇习作的特点是小作者在作文中用了半文半白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一个同窗好友。近年来在高考、中考的作文写作中。尝试着用半文半白的语言.甚至用文言文写作的同学越来越多。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中,还出现了被网络上称为“最牛高考满分作文”的古体诗——《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  相似文献   

10.
学生作文的达标,固然是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结晶,但就单元作文的主体要求而言,笔者认为,小作文是单元作文目标的导车.小作文指的是目标作文训练之前的尝试习作.任何一种知识的教学都应遵循“探求方法——复习巩固——提高能力”的规律.作文教学自然是不能例外的.《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因此,作文教学应从阅读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探求方法),尔后通过小作文尝试,教师给予讲评(复习巩固),再作大作文(目标之作)训练(提高能力).其中的小作文尝试和讲评,不但教师掌握而且学生知晓:从阅读中学到的方法用上没有,用好没有.且差的怎样弥补,好的如何发扬,教师、学生心中有数,便于改正和进一步提高——达标有望.如果不做小作文,只将从阅读中学到的方法作一次的目标性训练,不但缺漏者无机会弥补,就是成功者也无机会提高,一单元的目标达与不达皆一晃而逝了.因此,单元作文要达标,不能没有小作文.小作文不可不作,那么怎么作呢?既然“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小作文就得讲究和阅读配合的密切性.记叙文既要学习有关课文的特点,又要特别尊重读写例话或习作例文的指导;应用文则要从例文中学习写法.根据各单元目标的不同要求和学生的写作实际,小  相似文献   

11.
《少年闰土》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作者写少年闰土,通过他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了闰土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热情无私等美好的品质。于是,我将闰土的这些优秀品质渗透于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学到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一、整体感知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用手中的工具书查找难懂的字词,扫除阅读时的障碍,理清课文的层次,从而初步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文章的开头写“我”记忆中的海边西瓜地里英俊勇敢的少年闰土,然后又写了闰土的外貌,讲了他向“我”介绍捉鸟雀、拾贝壳、看西瓜…  相似文献   

12.
《作文新天地》编辑部: 贵刊2011年第1/2期(合刊)发表了浙江省绍兴市袍江中学初三(11)班傅秋花同学的《延续你的零度》的作文,“同题赛场”的题目是“温度”,小作者能把考试当做有仙姿道骨、寒气逼人、笑看人间、没有温度的人来写,借以表达自己对考试的思考和见解,巧妙丽恰当。评委老师、同学、编辑给予了它很好的评价,它,确实是一篇很不错的作文。  相似文献   

13.
读了曹彦慧同学的习作,同学们也许会迷惑,也许会惊讶,甚至还会不屑:“这也能算‘作文精品’?”是啊,曹彦慧只是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她这样的年龄、年级,能写成一篇像样的作文就不错了,她真能写出“作文精品”来吗?可我还是要向大家推荐她的这篇习作,并且是在“作文精品屋”这个栏目中。  相似文献   

14.
一位裤子膝盖上打了两个补丁的同学,从农村中学转来,学习认真刻苦,有位同学就以《眼睛》为题写了篇作文,习作把“补丁”比作“眼  相似文献   

15.
案例背景: 在批改作文“最难忘的寒假生活”时,看到一篇写跟爷爷吃麻辣烫的文章,有滋有味。作文评讲课上。我特地挑出这篇佳作推荐给同学们——出人意料的是A同学嗤之以鼻:“这篇作文是抄的!”同学说:“我昨天在《新概念作文》中看到一篇作文和他写的一模一样。”我顿时无语。究竟是谁剥夺了他们说真话的自由?为此我选择本校五、六年级学生作了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找到了“假”习作原因:小学生习惯于或乐于写“假”习作,这与教师在实际作文教学、习作评价时有意无意“立意深刻、内容健康、材料典型、语言优美”等列为小学生习作的要求,更有甚者鼓励学生假借他人作品。  相似文献   

16.
我校语文组举办的作文比赛揭晓了。陈小青的习作《捕鱼》荣获初中组第一名。人们在《获奖作品专刊》里读了小作者的习作后,无不交口称赞他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力和描写能力。请看他习作的第二部分: “快把灯点着!”二哥发出了命令。于是,我一只脚踏着网杆,迅速地掏出了火柴,点着了三角灯。灯光射在混浊的流水中,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学习需要放松心情, 写作文表达自己也需要放松心情。例文小作者就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写了一篇想像作文。这次习作练习,老师想提醒大家“三点”:  相似文献   

18.
毛大顺同学写作文,每次总是想不出材料来,使他很头痛选他曾经还向班上的一个同学“买”过一篇材料呢,老师一看,说他是抄袭别人的作文,被罚“重写”。从那次以后,他就改变了主意,到别的地方“买”作文材料。一天,毛大顺无意中走到“作文知识童话城”,正好一个小学生模样的小朋友走过他的身边。毛大顺不想放过这个机会,赶忙问:“小兄弟,你们这儿的‘作文知识童话城’,有作文材料卖吗芽”那位小朋友认真地看了看毛大顺,说:“算你有眼力,我就是管理作文材料仓库的———不过,仓库里的作文材料,不能卖,也拿不出。你要是想参观参观,倒是可以跟我来…  相似文献   

19.
低年级作文     
本期“低年级作文”也入选了一篇很不错的环保类作文—《天落水》。“天落水”就是雨水,习作从以前的天落水可以饮用,到今天的天落水含有多种有害的污染物质而不可以饮用,来反映环保这一主题,这个角度选得好。全文采用对话的形式,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如果小作者能将习作分成若干段落,为文章开一些“窗口”,透透气,就更好了。学会分段也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眨眼间,我执教了三年之久的六年级四班就要毕业了。临行前,我请孩子们再次撰写那一篇我们班的“传统习作”——《我的老师》,满心期待着他们将心中想和我说的话都写下来。让我能在毕业前听到孩子们的真情留言。文章完成上交之后,王超然同学的习作再一次被我保存下来。回想起来,从四年级接到这个班的第一篇《我的老师》到现在,她的三篇同题习作已经在我的脑海里永远地安了家。这三篇习作,不仅见证了她个人习作进步的历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各个时期采取不同策略进行作文教学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今天静下心来整理一番,好好做个反思。第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