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笔不久前在福建采访时,遇到了全美华人联合会会长邹作雄先生,由于担任社会工作的缘故,他比许多人更加关注中国新闻的对外报道,耸认为新华社对外报道的权威性和准确性都是一流的,但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在写作方式上的呆析和苍白。他的话引发了我的深思,回来后,我调阅了新华社近期对外中报道,对稿件的写作方式方法进行了分析,做了一些总结,我认为,对外新闻在写作方式上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在新华社走过70年光辉历程之际,《新华社英文采编体例》一书最近编撰完成。这不仅意味着新华社英文对外报道体例的进一步规范和统一,更重要的是标志着新华社对外新闻产品正在同“世界接轨”,对新华社加快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  相似文献   

3.
对外报道是中国在国际传播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中国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对外报道体系,中央级的对外报道组织包括两社:新华社和中新社;两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和《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三台:中央4台、9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一局:外文出版局,下辖《中国画报》、《中国报道》等多种对外刊物;  相似文献   

4.
彭迪(1920——),江西萍乡人。1945年彭迪调入新华社总社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彭迪主要从事军事方面的报道。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彭迪在新华社总社从事国际报道和对外报道,开始了他卓有建树  相似文献   

5.
7月8日中午11时44分,我国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先生逝世。对这一重要新闻事件,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及新华社对内对外都做了报道。比较各家媒体的报道,从中获益不少。  相似文献   

6.
1944年9月1日,新华社在延安正式开播对外英文广播,通过无线电波的传送向海外播发新华社英文文字电讯,报道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抗日根据地的消息.此后,新华社英文广播的业务和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党的对外宣传队伍中的一支主力军.  相似文献   

7.
《军事记者》2010,(1):5-7
2010年,我们将围绕树立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良好形象这一目标,通过“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着力推进新华社军事传播的战略转型,增强军事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全面提高新华社军事报道的国内引导力和国际影响力。在继续做好重大活动报道、重大典型报道、重大军事行动报道和重要内参调研报道的基础上,全力做好军事新闻的对外传播:一是利用新华社多种文字的发稿线路和与外报外刊建立的合作机制,扩大军事报诺的对外供稿: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两会”报道的17个日日夜夜里,新华社报道组的一百多名同志团结协作,连续作战,顺利完成了报道任务。这是今年开年以来新华社打的一个大胜仗。这次报道导向正确、主题突出,说明新华社的编辑、记者和工作人员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对内对外播发了一百多万字,没有出现大的差错,说明整个报道质量比往年高,被采用的情况也比往年好。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提高对外报道时效性的三大举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70年代束到90年代束,新华社对外报道经历了由讲求时机向追求时效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离不开新华社基本建设成就提供的物质技术保障,中央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新华社的业务制度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在新华社的驻外分社工作了近10年之后,我于1998年年底回到了总社。回到总社后,我在亚太编辑室做过编辑,担任过英文编辑室主任、国际部副主任、新华社副总编辑,现任新华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在这些年里,我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新华社国际新闻报道的组织指挥,最深的体会是做好这件事不容易。我先是在国际部担任英文编辑室的主任,负责国际新闻的对外报道。外文稿件和中文稿件的编发本来是由地区编辑室负责的,海湾战争后国际部将从事英文报道的编辑集中在一起,成立了英文编辑室。我出任编辑室主任,从此开始了在编辑部从事组织指…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两会”报道佳作纷呈,3月8日新华社对外部播发的《中国“弱势群体”感受政府关爱》一稿,立意高远,主题鲜明,是新华社播发的一篇独家新闻,更是一篇难得的对外报道精品。精读,脍炙人口;细品,余味无穷。  相似文献   

12.
奔赴与达赖集团 舆论斗争的最前沿 4月15日,新华社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对外报道小分队一行乘上了北京飞住西藏的班机。苍茫无垠的大雪山在机翼下涌动。然而,就在这风光绮丽的雪域高原,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分裂与反分裂斗争仍未终止。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达赖集团的分裂活动日渐嚣张。他们通过设置在边境上的大功率电台日夜不停地用藏语散布分裂主义论点;达赖操纵下的网站日趋活跃,成为  相似文献   

13.
同一新闻事件,角度选择不同,所达到的宣传效果也不尽相同。关于这一点,新闻史上有许多生动的例子。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北平。对这一重大事件,不同的通讯社选取了不同的报道角度。新华社选取的角度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人民解放军的热烈欢迎,人们对和平解放北平的渴望,北平物价的下降。而美联社选取的角度是——一群学  相似文献   

14.
对外新闻报道是我国对外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对外宣传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外新闻报道在日益向广度和深度拓展。目前,我国的对外新闻报道基本上形成了以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央国际广播电台等媒体为主体,地方自办对外宣传媒体,以及地方媒体与海外华文媒体协作开辟地方版面为补充的全方位报道体系。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外宣格局,在向世界介绍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上发挥了重大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新华社在2015年全国“两会”报道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报道要求,紧扣大会主题和议程,正确把握导向基调,忠实履行了国家通讯社的职责使命,充分体现了新华社报道的思想性、战斗力、影响力,为“两会”召开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据不完全统计,新华社共播发关于“两会”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网络、新媒体等各种形式报道1 5000余条;文字稿单篇最高被635家媒体采用,图片稿单幅最高被192家采用.对外报道被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等海外媒体大量转发.  相似文献   

16.
说长道短     
货比三家荣氏海外亲属约200人在6月中旬联袂来京,邓小平在6月18日会见荣氏亲属回国观光国,新华社对内对外,以及中国新闻社当天都发了稿。对比一下这三条稿的长短,对改进我们的新闻报道不无裨益。新华社国内稿和对外稿在导语中都突出了邓小平肯定荣氏家属对发展我国民族工业所作出的贡献。国内稿在导语的写作上略嫌松散,但从对国内报道的角度来讲是无可厚非的;对外稿也从这个角  相似文献   

17.
新华社“中国梦”系列主题报道力求既有见人见事的生动故事,又有国际视野的分析解读,对内对外齐头并进,从不同角度深化“中国梦”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报道.新华社各业务部门,纷纷行动起来,开设相同、相近或不同的专题栏目,多种形式报道有机统一,齐声唱好“中国梦”的大合唱.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历程中,新华社坚定不移地当好党和国家的耳目喉舌,坚持不懈地实践和探索中国特色的新闻规律.特别是近年来,新华社励精图治,加快战略转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性现代国家通讯社的努力,成为了中国新闻界一种精神引领,是中国新闻同行的榜样.我对《新华社2008-2015年工作设想》印象特别深刻.这个《工作设想》明确了新华社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回答了新华社未来朝什么方向发展、怎么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在近几年推动《工作设想》落实中,新华社的精神状态呈现出了崭新气象.一系列重大报道和突发事件报道的圆满完成,一篇篇精品报道的打磨推出,视频报道、金融信息平台、新华网、现代多媒体数据库等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一个个对外合作项目的如期启动……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通讯社日渐突显.  相似文献   

19.
在革命战争年代,全党以武装斗争为中心任务,战场是全党全国舆论的中心,军事报道就一直是新华社新闻报道第一位的任务。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相继向苏皖、晋南、山东、晋冀鲁豫、晋察冀等解放区大举进攻。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解放战争时期。为了适应战争的形势,1946年夏,新华社加强了总社编辑部门和各地分支机构,并在人民解放军中建立了强大的军事报道网。新华社记者被派到全国各个战场,担负起了及时地充分地报道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进程,记录人民英雄可歌可泣战斗业绩和祖国解放的繁重任务。1946年11月,…  相似文献   

20.
在去年十月新华社庆祝建社五十周年的茶话会上,年届九旬的新华社英国专家露丝·史密斯意重心长地说,"中国必须培养自己的对外报道专家."她说,"我认为新华社要尽量多向全世界进行宣传,特别是向世界各国的青年进行宣传.他们很迫切地要了解中国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