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教育工作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从心理教育入手,靠情感管理支撑,用服务育人践行”的班级管理工作途径。多年来,我把“让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使全体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作为育人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宗旨,从“心理教育、情感管理、服务育人”三个维度出发来积极开展工作。一、心理教育,曲径通幽启心扉自当班主任以来,我就布置学生每周上交一次周记,要求学生把心中的不快、抑郁、苦痛和酸楚等心理问题尽情倾诉其中。和学生坚持笔谈,我便很快进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知道了学生在想啥、想干啥…  相似文献   

3.
“心育”即“心理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是指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进行的教育工作。心育教师的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做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会对教育工作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实践中,往往有这样一种学生,犟倔脑,软硬不吃,一股牛劲。明明犯有过失,你若心教育,他若罔闻:你斥责惩罚,他横眉冷对,甚至摆出一幅唱对台戏架势,弄得你气没一处出,往往发出“恨铁不成钢”的感叹。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做好“逆反”心理学生的转化工作,这是小学教育实践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冈势利导地促进符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雷 《教育现代化》2005,(6):118-118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运用“心理位置互换”的思考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武兴元我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运用“心理位置互换”的思考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心理位署互换”就是我们常说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O指的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那...  相似文献   

10.
“把学生当朋友”,这种教育观念的核心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以学生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选择,让教师的教育措施变成学生的心理渴求,在相互沟通中达到教育的目的。古人言“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心理教育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其自我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小学的学校心理服务工作肇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初由于各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都在关注和研究这项工作的开展,致使人们对这项工作有着多种多样不同的称呼;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学校心理学等。直到200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才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将中小学的此类工作统一规范称为“心理健康教育”。同样,目前我国对在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者似乎也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称呼,现在常见的叫法有:心理辅导老师、心理咨询老师、心理学老师等。本文结合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将从事这一工作的教育者称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简称为“心理教师”,指的是那些受过一定的教育学与心理学专业理论培训,在中小学从事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开设心理课或专题讲座、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家长教育等)的专职或兼职的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12.
德育和心理教育都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德育正朝着“整体性德育”、“主体性德育”、“学会选择的德育”方向发展,这些都在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涉及学生的心理层面,加之社会转型期学生正面临一系列心理冲突与抉择,使德育无法回避心理教育问题。现代学校德育要想提高其实效性,必须与心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丰富其内涵,扩展其功能。本文心理教育与德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三方面探索二者的联系,以期构建以心理教育为基础,以德育教育为导向的模式,从而拓展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新视野。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教学工作并列为现代教育的两个“轮子”,缺少任何一个“轮子”现代教育将无法启动。心理健康教育的这种地位促使我们要把它当作一种使命、一门艺术,勇于实践,大胆开拓,不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个性向完美发展,使他们各种心理潜能达到最佳状态,各种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4.
“班级心理教育”是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心理教育组织形式。开展“班级心理教育”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开发人的潜能,有利于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班级心理教育”的原则   “班级心理教育”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是学校心理教育的必然产物。在对初中学生实施“班级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坚持“三性”原则。   1.全面性。“班级心理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这和过去学校所采用的个别心理辅导及疏导少数学生的心理障碍是不同的。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逆反心理是指人的个体在接受外来教育、规范、刺激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与大多数人对立的心理状态或情绪反映。它的特征是学生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和“对抗”心理。努力预防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是班主任老师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具备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据调查当今社会有心理疾病或人格缺陷的人不断增多,这就为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自信、积极、友善、坚强”的健康心态,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下面就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谈一下自己的做法。一、通过活动培养自信心自信心对于塑造成功人生是必不可缺少,自卑紧张不安的心理将会严重地影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我在班里开展“古诗词背诵会”、“故事会”、“小画家”、“小歌唱家”、“足球明星”等各种…  相似文献   

17.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教育管理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做好这一工作呢?注意观察,“发现”后进。研究表明:学生第一次犯错误时要求改正的心理愿望和决心最大,而第一次受批评时的心理承受力最小。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第一次”违纪,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和适当的处理,使其能下决心立刻改正,以求事半功倍。这一阶段,绝不可对学生“宽宏大量”。一而再、再而三的原谅,形成习惯之后,批评教育就显得疲软无力,事倍功半。充满爱心,温暖后进生。由于种种原因,后进生往往对教师有疑惧心理和对立情…  相似文献   

18.
针对普专生的特点,开展“三向”教育,是做好普专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普专生素质的有效方法。即入学之初抓好“导向”教育,帮助学生尽快走出心理误区;自始自终贯彻“定向”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毕业前夕做好“去向”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点。只要努力探索,就一定能找到普专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做好普专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他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作为班主任,能否敏锐地了解学生的言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在实施开放教育的过程中,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为此,必须通过日常教学工作来实施心理教育,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形成性考核”产生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