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斜抛运动有斜上抛和斜下抛两种,本文以斜上抛为例说明用矢量求解斜抛问题相对较简捷,且物理意义明确.物体以初速度υ_0,且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 向上抛出,物体运动时间t的过程中,速度的矢量关系是(?),位移矢量关系是(?)速度和位移的矢量三角形分别如图1、图2所示.下面举两例说 明矢量关系式以及 矢量三角形在斜抛 运动问题解答中的应用.例1.如图3所示,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以初速υ_0夹角θ斜向上抛,试求物体在空中飞行时间以及射程和射高.分析与解:设物体飞行时间为T,射程为x,射高为y,物体从抛出点O运动到轨迹最高点A'所经过的时间为t.图3对图3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果物体不受重力作用,经时间t和T后,分别到达A和B点;而实际上物体是受重力作用的,所以物体的实际位置是A'和B'点.在位移矢量三角形△OBB'中有sinθ=gT~2/2υ_0T(?)T=2υ_0sinθ/g…①cosθ=X/υ_0T(?)x=υ_0Tcosθ将T值代  相似文献   

2.
例1 在地面上以初速2v0竖直上抛一物体后,又以初速v0同地点竖直上抛另一物体,若要使两物以在空中相碰,则两物体抛出的时间间隔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不计空气阻力)  相似文献   

3.
先看两道题:题1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v0。竖直向上抛出,已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运动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若物体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其上升过程所用的时间应为()  相似文献   

4.
文献[1]中有这样一道题:重球以速度v0竖直上抛,阻力与球速成正比,求经过多少时间后球落回抛出点.(当速度为v0时,阻力f=av0≥mg,式中a是比例系数,m是球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平抛运动的特征(1)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α=g,方竖直向下;初速度v0的方向与竖直方向垂直,但其他任一时刻的合速度的大小方向都在发生变化。(平2)抛平运抛动运可动以规分律解为两个分运动:①水平方向上初速度为v0的匀速直线运动;②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如图1所示,物体从O点以水平的初速度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经时间t后到达P点:速度大小vx=v0vy=gtvt=v2x+v2y位移大小sx=v0tsy=21gt2s=s2x+s2y方向tanφ=vvyx=vgt0方向tanφ′=ssyx=2gvt0即P点速度方向的延长线平分水平位移sx,好象物体从sx的中点D沿直线方向飞来。匀强电…  相似文献   

6.
把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竖直上抛运动,可见上抛运动的特征是:(1)初速度v0竖直向上,(2)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g,(3)具有往返性。所以上抛运动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由于竖直上抛运动在上升阶段速率减小,在下落阶段速率增大,学生初学时对上抛运动究竟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搞不清楚,  相似文献   

7.
李立朋 《物理教师》2007,28(5):58-58
物体以v0初速度在离地高为h的地方做平抛运动,以经过抛出点的竖直方向为y轴,地面沿v0方向为x轴,建立坐标系,则运动物体轨迹关于时间t的参数方程为:x=v0t,y=h-21gt2.消去t得y=-2vg02x2 h.这就是平抛运动的轨迹方程.对照以y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方程一般式y=Ax2 B知,平抛运动轨迹为  相似文献   

8.
1.用动量定理例1 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v0。竖直向上抛出,已知物体在运动过程申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运动速度大小成正比,比例系数为A,物体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求物体上升过程所用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1.竖直上抛运动模型在不计阻力的空间,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阶段为匀减速运动,下落阶段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时空对称性.  相似文献   

10.
一、平抛 水平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叫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可以看成两个分运动的合成:①水平方向速度等于初速度的匀速直线运动,vx=v0,x=v0t.②竖直方向的自由1落体运动,vy=gt,y=1/2gt^2.  相似文献   

11.
一、利用对称性例1以v0=20m/s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2s后以相同的初速度在同一点竖直上抛另一小球,g取10m/s.则两球相碰处离出发点的高度是多少?解:根据速度的对称性,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经过同一位置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v0-g(t+2)]=v0-gt.由上式解得:t=1s,代入竖直上抛位移公式得:h=15m.  相似文献   

12.
所谓明确的概念,就是要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前者是指概念的特定含义,后者是指概念的适用范围. 1.功的内涵:由功的定义知功的内涵有两点:一是“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为使学生明确功的内涵,在学习“动能定理”后,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题:在距地面H=8米高的地方以υ_0=8米/秒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质量m=1千克的物体,物体落地时速度υ=4(5~(1/2))米/秒,该物体受到空气阻力恒为f.求f的大小.(取g=10  相似文献   

13.
斜抛、平抛类运动有一个反映速度与射程关系的式子,这里简称为“速度射程关系式”.使用该关系式能大大简化有关抛体极值问题的计算.现求证此关系式如下:因抛物体运动过程仅受重力作用.如设物体的初速度υ_o,末速度υ_t,则经t时间后,速度的改变量△υ=g·t,方向竖直向下.作速度矢量图,如图1所示.α为υ_o、υ_t间的夹角.  相似文献   

14.
赵坚 《物理教师》2004,25(10):37-38
云南省200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全省统一测试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题目为: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已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运动速率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若物体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其上升过程所用的时间应为:  相似文献   

15.
题目:以初速v_0=10米/秒将质量为m=0.5千克的小球竖直上抛,经时间t=1.875秒后小球落到原处,速度变为v=5米/秒,在此过程中空气阻力f的大小始终不变,则空气阻力f的值为多少?(g取10米/秒~2) 学生们在求解这道题时,出现了八种不同的答案(其中有一个是正确的),各种解答情况如下(计算过程略):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题1.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B.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与t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空中的运动时间随初速D度.的如增果大平而抛增物大体运动时间足够长,则其速度方向将变为竖直向下2.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中,向后水平抛出一物体,由站在地面上的人看来,火车运动的方向水平向右,该物体的运动轨迹可能是右图所示中的哪几条(不计阻力)?()A.OAB.OCC.ODD.OE3.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正确的说法是()A.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C.匀…  相似文献   

17.
问题特点:这类问题是以重力加速度为桥梁和纽带,将天体运动与自由落体、竖直上抛、平抛、简谐运动进行综合.考查的核心知识是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知识,相关知识是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及其关系.解题方法:解决这类综合问题的基本思路是:(1)求物体在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有两种方法:①从它与星球有关的关系g=GMR2中求出.②从它与运动的关系(自由落体、竖直上抛、平抛运动等)中求出.(2)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综合应用列方程,应用大致分为三种情况:①有转动的情况,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GMmr2=mv2r=mω2r=m(2πT)2r.…  相似文献   

18.
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研究的典型的曲线运动之一,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学生初学时较难理解这一结论,然而这一结论可以用分运动与合运动的“等时性”实验来验证,即以初速度V_0平抛的物体与以速度V_0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发生相等水平位移所需的时间相同;平抛物体与自由下落物体下落同样高度所用的时间相同。这个实验能使学生加深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  相似文献   

19.
高中物理对于某些较难求解的问题 ,若能与数学图形相结合 ,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处理 ,解题过程将大大简化 ,物理计算可快速便捷 .现在就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处理竖直上抛 .竖直上抛的基本公式是 s=v0 t- 12 gt2 ,位移是时间 t的二次函数 ,其图像是抛物线 ,如图 1所示 ,其最大值就是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hmax=v0 2 / 2 g.空中运动总的时间是 2 v0 / g.图 1         图 2  [例 1]A球以 30 m/ s的速度上抛 ,2 s后在同一地点以同样的速度抛出 B球 .问 A球抛出几秒后两球在空中相遇 .解 :按 A、B球的运动特点作出两球的位移抛物线如图 …  相似文献   

20.
<正>高中物理学科中使用了大量数学符号表达物理量间关系,并涉及很多几何问题的解决。在高中物理解题的过程中运用图像法,可以使得物理解题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提升同学们的物理解题能力。1.结合类比法解决物理问题。例1已知一个物体在地面上运动,运动开始时呈现竖直上抛运动状态。假设它的初始速度是10m/s,落地速度是9m/s。若物体所受阻力与速率成正比,求出物体运动所耗时长。解析:在对这一道物理题目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