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订单班"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也是职业教育的特色。班级文化是学生管理、班级管理的重要因素,也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高职"订单班"班级文化有其特殊性,开展高职"订单班"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培养"订单班"学生凝聚力,为"订单班"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2.
自2009学年以来,杭垓小学教育集团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方向,切实尊重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营造和谐健康校园氛围,提升学校文化内涵,打造规范加特色的校园文化,创建以"美丽学生""美丽教师""美丽班级"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校园”。  相似文献   

3.
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宗旨是育人,而文化育人则是教育的至高境界。笔者所在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布局,重点打造"一班一品"特色班级文化,实现学生成功、教师提升、学校发展的办学目标。一、"一班一品"主题的确定"一班一品"是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在于打造班级特色品牌,使残障学生在"一班一品"的创建中,受到有效的教育;使教师在"一班一品"活动创建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与特长,  相似文献   

4.
李琳 《文教资料》2010,(24):145-146
"问题学生""问题班级"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这两项工作能否做好,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而且关系到班风班级建设。文章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围绕具体的案例,对"问题学生""问题班级"的转化工作进行了探讨,指出,建立自信,培养信心是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活动的主要阵地是班级。班级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品质塑造有着具体而重要的作用。班级特色形成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品格。从管理、方式、落实三个方面探讨特色班级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刘艳 《甘肃教育》2013,(23):22-22
班级文化在引导学生的言行、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品格、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校是乒乓球特色学校,而我所带的班级是学校乒乓球特色班级。为了挖掘乒乓球班级文化,建设乒乓球特色班级,在班级管理中,我试图将“乒乓球精神”渗透到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中去,探索班级“乒乓球文化”在学生育德、启智、健体方面发挥的作用,促进特色班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班级建设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加强班级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中的核心部分,积极的、健全的班级文化有利于推进班级工作的开展。文章从班级文化的内涵、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功能以及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论述了"以人为本"视阈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黄智明 《山东教育》2010,(7):108-108
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总结出班主任工作的三字经:"明""细""恒"。 首先,班主任要"明"。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学生,才可能对学生因材施教。尤其是接任新的班级,如果班主任摸清了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当前,小学课程的主旋律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终极目标。发展班级文化建设的特色成了学生张扬个性和全面发展手段之一。在很大的程度上班级文化特色决定和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发展。因此以班级为学校文化创造的基点,使学校的德育教育落到实地。同时在班级文化的陶冶中,使学生的品德素质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0.
正班级文化作为班级成员在班级内部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共同思想、行为准则,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与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不仅能为学生的素质发展创建良好氛围,还能成为形成勤奋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的桥梁。新课改背景下的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更是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班级特色文化因班而异,因生而宜,其独特性已成为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话题。建设积极的班级特色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建设班级特  相似文献   

11.
在实施现代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将古老而崭新的"和谐教育"的理念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通过确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班级管理指导思想,认识和把握和谐教育以人为本的实质。创建和谐的班级文化,追求班级和谐和发展的共同提升。和谐班级,能够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舒展,精神上得到惬意;能够健全学生人格,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特色办校,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质的特色人才。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场所。而班级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创建班级特色文化必须以本校的校本课程为主轴,以本班学生的专长、兴趣爱好为支架创建本班的班级特色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3.
高三后期是复习备考的最后冲刺阶段,此时的班级管理无疑起着为决战高考保驾护航的作用。而长期的应试教育,使部分班主任习惯性陷入"定型""畏难""消极""盲从""急躁""厌弃"等心理误区。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转变思路和策略,使自身从各种心理误区中走出来;同时,班主任还要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为每位高三学子夺取高考的胜利而摇旗呐喊。我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就必须注意把握“八度”。  相似文献   

14.
朱丹 《河南教育》2014,(6):16-17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对策之一就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而加强公民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  相似文献   

15.
郑琼 《上海教育》2014,(28):72-72
在多年的班主任实践工作中,我始终以"巧"为核心,巧妙利用市北中学的德育特色项目,通过以班主任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强化班级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班级管理的特色——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创新,自我发展。 第一,班级管理"巧"在班级目标的制定和形成中。 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本条件,也是形成班集体良好氛围的基本要件之一。目标的选择和制定,对我们的教育从教会学生学习到指导学生做人的转变以及学生自主发展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长期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学校文化建设这个平台和载体。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中,所有的教育活动和行为都是围绕班级展开的,所以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而良好的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学生的素质发展。而构建班级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有利于班级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升班级形象,丰富班级内涵,凸显班级特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是学校文化的延伸。班级文化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和制约功能的发挥,需要班主任树立"文化自信",建设特色班级,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班主任在带班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学校文化的内涵,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的特点和成长需求,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出发,"定制"属于学生和班级的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9.
游戏是儿童的特权,儿童教育需要"自由、自在、自然"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游戏文化、游戏教育应该也有必要在我们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我们的"游戏文化"特色学校建设实践包括"游戏文化大乐园""游戏思想进课堂""游戏文化主题大单元""游戏文化教育资源""游戏文化校本课程"五大块,以游戏活动为媒介,以健全儿童的生命人格,建造儿童发展的精神家园为价值追求,以"充实生活、自由成长、快乐学习、健全生命"为发展目标,力求探索出一种适合儿童、提升儿童的现代特色学校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班级文化建设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发展的需要,新课程呼唤的新班级文化是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班级文化建设的辨证性反思,从几个方面引导班级学生建设班级文化,并发挥其德育功效:制定一整套完善的班级规章制度,搭建一个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载体,营造一种喜闻乐见的班级文化氛围,创设一种健康有力的班级文化舆论,培养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强化一套学生参与管理的机制。通过开展充满童趣的和谐班级文化活动,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培养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