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有:"《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董仲舒撰明嘉靖三十三年周采刻本张元济跋傅增湘校跋并录黄丕烈题识又录张元济校"。四周双栏,九行十七字,黑口,单鱼尾。卷末有张元济、傅增湘手跋。兹录二人《跋》语如下: 张元济《跋》:  相似文献   

2.
苟子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钱大昕十驾斋之名盖取意于此。《年谱》不载是斋名取自何年,唯于乾隆三十三年下云:“始买城中孩儿桥弄宅,名其堂回潜研,乞新建曹地山先生书扁。”时钱氏四十一岁。自后编著之诗文集、金石文跋尾等均题此名。《清史稿·吴凌云传》谓凌云“尝假馆钱大听屠守斋,尽读所藏书”,又见故宫博物院所藏钱氏关于吴彩写书《切韵》跋记一则,下署“甲寅三月八日竹汀居上书于屠守斋”。此甲寅乃1794年,时钱氏已六十六岁。至晚年所定稿之《养新录》却冠以“十驾斋”之名,自序云:“今年逾七十…  相似文献   

3.
柳和城 《图书馆杂志》2004,23(5):76-77,75
笔者偶阅《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下册,见有《清绮斋藏书目》两种:一、清绮斋藏书目四卷清张宗松藏清道光二十三年管庭芬抄本清管庭芬跋姜殿扬跋(北京图书馆藏)二、清绮斋藏书目四卷清抄本佚名录清管庭芬跋(上海图书馆藏)我对这两部书目曾作过考释,上述著录略有误。北图本第二篇跋文非姜殿扬所撰,上图本则渊源可考,“佚名”说似不确。另两处关于《清绮斋藏书目》  相似文献   

4.
甲申仲夏,苏州博物馆在对一批碑帖作抢救性整理时,在三种原拓经折装本后发现有清潘祖荫的亲书跋尾考证文字,此三种分别为《古义士伯夷叔齐二公碑并序》、《宋故朝议大夫致仕赠光禄大夫黄公神道碑铭》和《唐白鹿泉神君祠碑》。查阅《滂喜斋丛书》中的《京畿金石考》二卷、《吴郡金石目》一卷、《宝铁斋金石文跋尾》三  相似文献   

5.
《宣和博古图》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古器物学图录文献之一,现存最早版本是元至大中重修本,现存版本以明嘉靖本为最佳。《宣和博古图》著录体例完善、图像清晰完整,在古器物学图录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2016年4月,故宫博物院购藏《旧拓萧思亮墓志》一件,剪裱册,蝴蝶装,凡九开半,每开八行,行九字。半开纵18.9厘米,横8.3厘米。孟昭臣题外签,柯昌泗题内签。李东琪、赵魏、朱铸禹题跋三段,赵楫观款一则。钤"同龢获观""谨庭珍秘""成亲王""赵氏凡夫""妙鉴斋"等鉴藏印十七方。该拓本纸墨沉古,拓工细致,为各期清拓所不及。在《校碑随笔》《增补校碑随笔》《善本碑帖录》《碑帖鉴定》等书中所记该墓志原有考据的基础上,另选"县""惟""君""谍""写""封""材""第""性""屺""古""逾"等字进行比校,大多存字完好,与清拓泐损可谓天壤之别。结合清初《金石文字记》《金石录补》《铁函斋书跋》《大瓢偶笔》等有关文献记载进行分析,《旧拓萧思亮墓志》当为明末拓本,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该墓志出土则在晚明时期,从而验证了朱铸禹先生1979年题跋中委婉提出的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7.
金石拓本是一种特殊的文献资料,为我国所独有,一般大的图书馆都有收藏。由于我国历史悠久,金石文物丰富,宋以后金石学即很发达,清以来金石学大盛,乾嘉学派大师多为著名金石家。这是因为金石碑刻价值很大,如鲁迅民国初年在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任科长时教育部所发《通咨各省征求求碑碣石刻等拓本》中述:“查金石之文,洽闻论古,固元取资,石鼓马同,可以证经,诅楚熊相,可以订史;郙阁桂阳等颂,可以观政教;校官绥民诸碑,可  相似文献   

8.
商务印书馆汪家熔同志的出版史研究文集《商务印书馆史及其他》最近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汪家熔同志多年热心研究商务印书馆历史,整理、辑集有《张元济日记》《张元济书札》《张元济文诗》等  相似文献   

9.
“印行” “出” “出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刊1988年陆续讨论有关出版发行词源,兹就所知,志数言以附骥。1.薛钟英《发行一词新证》(刊于6期)举潘承弼、顾廷龙编《明代版本图录初编》,说该书“民国四十年”初版。顾廷老、承粥老自1939年应聘到上海私立合众图书馆迄今50年,始终没有离开过上海,当然不会有“民国四十年”的初版。该书出版当在1942年1月,有张元济的谢信为凭:“蒙赐新印明代版本图录一部,捧读欣感。际此乱世,……”(《张元济书札》第173页第29信)。信虽未署年份,但第172页第26、25、24,第169页第12信都有为编印该图录借用东方图书馆复兴委员会、函芬楼烬余善本图书情况,虽未注年份,但大体不会错10年。  相似文献   

10.
本刊今年第3期刊登了柳和城的《张元济与〈永乐大典〉》一文,山东潍坊医学院图书馆陈洪波、郭益云、张翠萍寄来了《张元济与〈永乐大典〉一文失误多》一稿。由于我刊的专业方向不允许就此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 罗家伦先生1926年6月从欧洲游学归国,带回了一批在伦敦、巴黎等地购得的中国近代史料及千余册书籍.同年8月,他在上海将两包原属清政府两广总督衙门所藏外交文件--"鸦片战役文牍",请张元济先生审定编目(参见1998年第6期《档案与史学》拙文《张元济与"鸦片战役文牍"》).  相似文献   

12.
王宇  沈津 《图书馆杂志》2022,(1):106-113
民国三十三年,顾廷龙与潘景郑合编的《明代版本图录初编》面世,此书首次以图录之称,辑录明季善本书两百零三种,每书采正文书影一、两帧,并附版本信息,开创了一种版本目录学研究的新范式,并对后来的《中国版刻图录》和《清代版本图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编辑出版这部《图录》时,顾廷龙正应叶景葵、张元济之邀请,于上海参加合众图书馆的创建。特殊历史时期下的图书馆建设,古籍版本图录的整理模式,深入研究或可钩沉出版史料,启发当下。  相似文献   

13.
《档案与史学》1998,(6):4-9
《道咸之际外交公牍目录》系张元济先生编定的罗家伦所藏"鸦片战役文牍"目录.  相似文献   

14.
张国功 《出版科学》2013,(1):108-112
在搜集整理《张元济日记》《张元济书札》《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和《张元济诗文》之后,1985年,汪家熔写出了《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张元济传》(四川人民出版社,《走向未来丛书》之一,以下简称《建设者》一书)。2012年,年过八旬的汪家熔将其大幅修订更名为《张元济》,被列入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作为"中国近现代出版家列  相似文献   

15.
旅日漫笔     
偶阅《春城日志》,见明治四十一年,即1908年,记有张元济访日事,可补《张元济年谱》之阙.原文为日文,兹试译如下:九月廿日刘崇杰发来请柬,廿四日招宴富士见轩.廿四日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国内《越中金石记》的著录情况,选择新文丰影印詹波馆道光十年本作为参考,对广西图书馆所藏《越中金石记》的内容和版本进行考校,指出该书是晚清碑派书法家陶濬宣委托富文斋刻印后用作校对的工作本。  相似文献   

17.
明笔峒山房刊刻的《槃薖硕人增改定本西厢记》,已经为古典戏曲研究者所熟知,1963年,中华书局影印了该本,著名学者王季思还为该本写了跋文,作了介绍和评论(见《玉轮轩曲论》,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但是,槃薖硕人增改的《琵琶记》却一直没有得到注意;关于该本的藏处,侯百朋先生的《〈琵琶记〉资料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出版)注明藏于日本东京大学,  相似文献   

18.
今本《集古录跋尾》凡十卷,有跋尾四百二十篇,其内容"不独为玩好而已"(《集古录跋尾》卷八《唐韩愈黄陵庙碑》,以下引用此书只标明卷数、篇名),"因并载夫可与史传正其阙谬者,以传后学,庶益于多闻"。可见,订正史传、补充史料确是其集古题跋的宗旨和核心内容。顾炎武曰: 余自少时,即好访求古人金石之文,而犹不甚解。及读欧阳公《集古录》,乃知其事多与史书相证明,可以阐幽表微,补阙正误,不但词翰之工而已。  相似文献   

19.
张元济是我国近代很有影响的出版家、目录版本学家和校勘学家。他在编辑出版历史文化典籍,弘扬传播民族文明成果方面所做出的不朽贡献,已经为世人所屡屡称道。而其在收集、整理与编辑出版地方文献工作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虽曾有人涉及,但却很少专门的论述。本文据《张元济书札》、《张元济诗文》、《张元济日  相似文献   

20.
王绍曾与商务印书馆间存在良性的互动关系.1930年,王绍曾进入商务印书馆校史处协助张元济整理出版《百衲本二十四史》,馆中工作也使其研究能力得到提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王绍曾开始正式研究张元济其人其学,研究重心偏向张元济的古籍整理与校勘成就,同时发起并向中华书局讨回《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又组织团队进行整理并最终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