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有学者将"乾嘉三大考史名著"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在乾嘉学者眼中,赵、钱、王三书都是考据书,只是考据的内容和方法不同。他们称赵书不如钱、王二著,是因为赵书的考据最容易;张之洞却反其道而行之,极为推崇赵书。他在任四川学政时,于《8轩语》和《书目答问》中积极肯定《廿二史札记》的价值,后又在《劝学篇》及科举改制实践中继续强调此书的应时之需。两者结论大相径庭,乃是因为前者立足于史学研究,后者立足于史学教育。  相似文献   

2.
张云龙 《职业圈》2014,(10):34-35
《现代企业文化》:怎样来定义“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从产生到走红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意义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王义道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撰文指出:当今时代,各种学科都通的“全科通才”是没有的。也不可能再出现。所谓“通才”,一般是指那些从事基础学科研究、进行纯学理研究的人,和那些在专业领域从事宏观决策与组织管理的“学科通才”。他们实际上是另一类专才,是不同于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上进行具体技术工作的高一层“专才”。  相似文献   

4.
关于《法苑珠林》撰者释道世之称名,释道宣《大唐内典录》中均称其“玄恽”后《开元释教录》、《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又直承前人著述,将“玄恽”之称也承袭了下来。唐人此称实系道宣个人习惯。后人对《宋高僧传》产生误读继而以讹传讹,失之考据。在释道世的称呼问题上,“时人因避太宗讳,故以字行”的说法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5.
艾珺 《文化学刊》2013,(4):181-186
在中国文化史和伦理观念中,"小人"出现于何时?大概是一个颇难考据清楚的话题。不过,现存的历史文献可以证明,至少在春秋战国的《论语》等先秦儒家及"百家争鸣"的各家典籍中,即已形成了相关的观念并大量见诸各家的文字阐述。  相似文献   

6.
自打《文化时空》的笑眉大姐“逼”我写安徽美女的约稿指令下达之后,我当即想到了她,一个从我们身边走出去的合肥女孩——李敏。 论名气李敏或许暂时还算不上星儿腕的,但我敢说凡是看过她主演或担任重要角色的影视剧的人,都会对她过目难忘。这会儿不妨先检查一下她的“成绩单”:电影《非常夏日》饰燕子、《情人假日酒店》饰艾湄;电视电影《胡杨》饰胡杨、《你生命中那时光》饰蒋重重;电视剧《风云蜜支那》饰莎蔓、班琳(双胞胎)、《警察李酒瓶》饰齐艳艳、《欲望阻击》饰范颖、《欲海警魂》饰沈楠、《危险青春期》饰周佳等20余部,近300集。因为李敏出道至今所演的角色好人没有“坏”人多。老话说,这人学好不容易,学坏快着呢。我想这对于李敏来说可没那么简单,同所有观众一样,分别8年多我也只能从荧屏上看她“犯坏”。  相似文献   

7.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在《哲学的慰藉》中说,当我们对一切挫折都逆来顺受,人类的伟大成就就不多了。我们的聪明的动力在于经常提问“现在的是否必然如此?”  相似文献   

8.
周辉  刘辉 《职业圈》2010,(19):62-63
200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今年,中共中央又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为“两个制度”)。这“两个制度”,是党中央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从制度上保证党员干部廉洁从业的重大举措,是规范党员干部廉洁从业行为的基础性法规,对于保证党员干部廉洁从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说“馂”     
我们先看一段《左传·庄公六年》中的文字:三甥曰:“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图之,此为时矣。”邓侯曰:“人将不食吾馀。”对曰:“若不从三臣,抑社稷不血食,而君焉取馀。”其中“不食吾馀”,杜预注:“言自害其甥,必为人所贱。”孔...  相似文献   

10.
《文化学刊》2010,(2):190-190,F0004
印文“禄易书,千万值。小胥钞,良友贻。阁主人,清白吏。读曾经,学何事?愧蠹鱼,来食字。遗子孙。承此志。”此系清代著名书画家吴熙载(1799—1870)为“杨家藏书楼”所撰《海源阁藏书铭》。  相似文献   

11.
千余年来,文学史上对于“诗史”曾有不少记述和论述。上自唐末孟的《本事诗》,宋初《新唐书》中杜甫本传的传赞,乃至当代冯至的《诗史浅论》1等,可说是代不乏人,绵延传承。但在各个时代诗论家的笔下,又留下了某些使人饶有兴味的问题。如:“诗史”开始是对杜甫的赞誉,然而在漫长的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还有少数诗人被称为“诗史”。甚至还有个别非一流的诗人,一两首并非上乘之作,也被授予“诗史”的称号。其中的原因何在呢?而另一些颇具名气,也曾“以时事入诗”的诗人,又与“诗史”无缘。另外,杜甫“诗史”的地位如此隆崇,为什么历史上还有反…  相似文献   

12.
季羡林究竟是什么“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的新作《病榻杂记》。其中,季羡林提出: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一事,引起广泛关注。季羡林写道:“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后来专治其他学术,浸淫其中,乐不可支”“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顶桂冠摘下来,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季羡林的这段话,说得何等的谦虚,何等的实事求是,何等的明白无误!此语一出,长期受媒体误导的读者,感到吃惊和困惑。他们问遭那么,季羡林究竟是研究什么学问的呢?他究竟是个什么“家”呢?  相似文献   

13.
万军 《文化学刊》2014,(4):129-135
宋刘昌诗《芦浦笔记》因保留了一些珍贵的史料和遗文佚事而备受推崇,但关于刘昌诗此书的写作地点、书名芦浦究竟何指等问题颇有争议,杨乃琦先生认为《芦浦笔记》中的芦浦,当为今苍南之芦浦。作者通过考据文献,比较不同观点,认为刘昌诗及其芦浦笔记,与南监无关,芦浦或许只是作者对办公寓所的雅称。  相似文献   

14.
《论语》“五十以学易”章新证廖名春《论语·述而》记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此章后人训解多歧,近代以来,疑古风炽,争论更趋激烈。“五十以学易”章的争论有二:一是所谓“鲁读”问题,二是对于章旨的理解。所谓“鲁读”问题,根于唐人唐...  相似文献   

15.
业内专家称,会议营销成就了国内企业对中国商业模式的另一种探索,既然是探索,自然就有“天花板”。据悉,《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已通过国务院法制办审查进入复核阶段,并被列入国务院一档立法计划,有望年内出台。“会销”模式是否被封杀?行业内一片紧张。  相似文献   

16.
冯友兰在建构其“新理学”的哲学体系时,发挥了《庄子》中“浑(混)沌”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将之与其自身哲学的阐释联系起来,并以此说明道家哲学的特点,并在随后的《中国哲学简史》以及《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强调了新理学体系的相关观点。冯先生认为,要想达到“混沌”的境界,是不能通过“去知”实现的,“知”是通向“大全”的必由之路。冯先生晚年讲的“后得的混沌”正是从“哲学史”的视角对其早期观点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王静 《文化交流》2009,(2):27-30
徐訏以创作小说《鬼恋》而成名,作品先后三次被搬上银幕,其中被陈逸飞改变成电影《人约黄昏》。徐訏的《风萧萧》成为一代人的爱国启蒙,当时出现“重庆江轮上,几乎人手一册”的“洛阳纸贵”情景,这一年文学界堪称“徐訏 年”。香港浸会大学设有“徐訏文学奖”。1967年,海外出版了18卷960万字的《徐訏全集》,40年后,上海再版了《徐訏文集》。  相似文献   

18.
“思无邪”辨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对《诗经》曾有一个总的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思无邪”可说是中国最早的文学批评标准,但也是长期以来一直争讼不已的论题,以至有“世儒解释终不了”之说(张戒《岁寒堂诗话》)。不过稍加留意就会发...  相似文献   

19.
郁思远 《职业圈》2014,(32):120-121
权利所有者原则上有“合法权利”确保其版权作品不与戏仿中攻击性信息联系在一起。对《封皮》案的裁决从司法角度看是协调版权法的一次具有争议的尝试,并且“滋生的问题比它能解决的问题更多”。一是谁的标准可以用来判断攻击性?二是如果承认戏仿存在的合法性,将如何确保戏仿作品中的攻击性信息不与版权作品相联系。  相似文献   

20.
早年,吴作人先生曾笔书评语“陆鹤龄的作品对中国画的传统有继承又有发展”,他的导师方增先曾在评文中称誉他“用笔简洁、厚重、墨法灵动,可谓已得‘浑厚华滋’之妙。”如果说类似《牧归》、《牛歌》这些人物小品中陆鹤龄只是熟稔地演绎了方氏画风的精髓,那么,到了《骏马奔驰》、《草原上的风》、《烛光》、《女娲补天》这些作品时,陆鹤龄已完全从浙派人物小品中破茧而出,创出了气势撼人、韵味别出的具有个人风格的大写意人物画。这些画中,我们不难发现,陆鹤龄成功地运用了艺术跨类别的融合与中国画传统的现代共生资源,在传统与现代、在“势”与“韵”的链接上,创造出了一种整体性与多元绘画基因互相支撑、互相生发的创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