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王自勇系冀派内画艺术传承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先后被评为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内画艺术大师,系衡水市冀派内画协会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鼻烟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他的内画肖像作品刻画细腻高雅,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山水作品气势磅礴,墨色深厚,独创内画浓墨山水画法先河。内画代表作《牧归图》《风雪芦雁》《春江渔乐》等。主编有《中国内画图典》《冀派内画名家·精品赏析》《冀派内画图典》《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习三》《冀派内画艺术》等书刊。在推进内画艺术产业化过程中,他首创"衡水三绝"礼品,开发出习三内画艺术酒,因获多项国家专利,荣获"河北省优秀发明者"称号。他创建的习三  相似文献   

2.
《采.写.编》2014,(4):72-72
王自勇系冀派内画艺术传承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先后被评为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内画艺术大师,系衡水市冀派内画协会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鼻烟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关于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民族文化建设的战略性任务,赋予了文化工作以新的历史使命,为文化艺术事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为文化艺术档案工作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平台。档案工作是~项记录历史的工作,是人类活动的真实反映,那么,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如何记录我区民族文化建设这一宏伟的历史过程,如何保护、传承和延续我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如何加强各项基础业务工作,发挥文化艺术档案的作用,为现实服务,是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及每一个艺术档案工作者应认真思考并身体力行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化品牌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从冀派内画的发展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画艺术起源于清代乾隆、嘉庆时期,鼎盛于清末民国初年,历经旧社会的坎坷、新中国的复苏、"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振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京、鲁、粤、冀为代表的四大流派.  相似文献   

5.
单筱 《四川档案》2013,(5):54-55
明内阁大学士邱溶曾这样描述过档案:“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者也”。由此可知,档案承载着一个单位最真实的历史记忆,是再现历史真实原貌的原始文献。艺术高校是为国家培养文化艺术人才的摇篮,而最能体现出艺术高校自办学以来的教学特点、教学成果、文化内涵的档案当属艺术档案。  相似文献   

6.
胡劼 《大观周刊》2012,(17):36-36
声乐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起步与演生一路走来,承载着文化与时代的厚重,也凝聚着人类伟大的艺术创造。声乐艺术所具有的人文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其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源泉,更为重要的是在其自身的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声乐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的结合呈现着多彩的风貌,而对其文化价值的探求就是对声乐艺术发展历程及其文化价值的尊重与认同。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对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学艺术事业提出了明确要求。文化艺术档案管理是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学艺术事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着文化艺术事业的传承、开发和创新、发展。当前,要充分认识、高度重视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实行科学、规范、系统地管理艺术档案,做好艺术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档案管理工作在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学艺术事业繁荣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郑秀君 《档案天地》2004,(2):22-23,26
衡水,地处河北省东南部黑龙岗流域。“衡水”一名源自“漳水横流”(清乾隆《衡水县志》)。横流之水,龙腾之乡,钟灵毓秀之地,造就出享誉全国的衡水三绝——候店毛笔、冀派内画、宫廷金鱼。这衡水的宫廷金鱼,就是由北京“金鱼徐”第十代传人徐立才先生培育的中国金鱼。  相似文献   

9.
苏博德 《档案与社会》2006,(4):18-19,21
文化艺术档案工作是文化事业和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开展文化艺术档案工作20余年来,已建立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管理网络,全区文化系统已收集、保存各种载体的文化艺术档案百余万卷,这些文化艺术领域的丰富多样、独具特色的专门档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是国家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促进先进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面对信息时代带来的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应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视和加强文化艺术档案资源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谢迟 《新闻爱好者》2017,(2):I0005-I0005
舞蹈是一门涵盖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它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社会生活。伴随着历史文明的不断进步,中国各个民族之间交往的不断融合。舞蹈文化也在不断地产生新的发展和变化。研究中国舞蹈文化的历史、发展和传播,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舞蹈文化的发展特点。还能提升我们对舞蹈文化更全面、系统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11.
韦茹萍 《视听》2022,(4):136-138
随着影像技术和艺术理念的不断发展,历史题材历史纪录片作为架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成为承载中国历史文化、展现艺术美学和提升国家形象的主要载体.纪录片是跨越时间、空间的媒介形态,如一部影像史书,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使命.在当下多元化的世界历史文化格局中,纪录片《中国》扎根于本土历史文化,形成了新颖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  相似文献   

12.
李璐 《大观周刊》2012,(42):31-31
古筝音乐艺术在我国音乐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古筝音乐艺术的个体历史考察,来探讨古筝音乐艺术的历史价值和蕴育其中的文化特性,由此,窥一斑而见全貌,帮助我们加深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内画是我国一种特有的传统工艺,它的产生起源于画鼻烟壶:以特制的变形细笔,在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质的壶坯内,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格调典雅,笔触精妙。元代蒙藏地区已有吸闻鼻烟的习俗,到明万历年间,传教士利玛窦带入了意大利鼻烟,鼻烟便作为礼品在中国流传。在此之后,京城逐渐出现了内画鼻烟壶,手巧的画家们在鼻烟壶坯内画上精美的艺术造型,如山水风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城市日趋现代化的进程中,一些遗存在城市巷陌与民间角落的文化符号正在无可逃避地消亡,而这些"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中最难能可贵的记忆,地方民居、文物古迹、历史街区等众多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不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历史文化名城宜昌市同样面临着旧城改造新城升级的现状,城市发展与文脉延续的矛盾与冲突已成为城市品牌建设战略思考中不容忽视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正群众文化艺术档案作为专门档案,是文化艺术活动的真实记录,它反映了各个时期文化艺术工作的真实面貌并以其特有的属性和功能为文化艺术管理、创作、演出、交流、宣传、研究、教学等工作提供最直接的服务。它的历史性、见证性、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它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的作用,它是文化艺术研究与各项活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及重要依据。随着艺术档案工作的深入开展,艺术档案的参考凭证作用已被人们日渐认识。  相似文献   

16.
姚佩伶 《出版广角》2014,(11):86-87
正他将各时期的历史文化重新归纳,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雕塑艺术特点的形成进行了深度概括,为这一时期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轨迹甚至西方文化做了很好的注脚。《艺术哲学》是讲述西方艺术流派及文化历史的巨著,作者丹纳对欧洲文化所涉及的艺术种类和与之相关的民俗地域风情,进行了系统阐述,将西方的绘画、雕塑艺术,和西方人特有的思想进行联系,从事实出发,  相似文献   

17.
故事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讲故事则是最通俗、最大众化的文化传播方式。从古至今,无论在何种文化艺术和传播方式中,故事都是所有人群了解历史、感知社会、感悟人生的重要载体。新闻专题是电视媒体不可或缺的一个节目类型。如何讲好故事,使专题节目故事化,是市场的需要,是观众的愿望,也是办活电视专题节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电影和电视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传播工具,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部门,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文化信息结构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电影艺术的发展历史是一代代电影艺术家不断探索电影发展规律,不断挖掘电影艺术表现能力的过程,电影作为一门最为年轻的综合性艺术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行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连续举办,敦煌文化及元素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使敦煌文博会成为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重要一脉,为丝路文化、丝路精神的传递搭建起文化交流平台及传播载体。以敦煌文化为题材的丝路文艺也随之发展并壮大,为文艺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本文以敦煌文博会为例,对历届敦煌文博会中的文艺剧目及演出进行梳理,分析这些文化内容的创新所在及传播发展模式。研究发现,敦煌文博会文化传播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呈现“故事化”“场景化”“时代化”等特征;同时,在技术、艺术及文化的加持下,敦煌文博会文化传播在叙事中凸显历史厚度,在艺术呈现中“穿”古“越”今,在技艺融合中彰显文化魅力,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关照,使丝绸之路文化传播更为鲜活生动,由此引领丝绸之路文化情怀。敦煌文博会文化传播的创新发展,让敦煌文化遗产“活”起来,并以技艺融合赋能丝路文化,为打造持续、创新、有影响的丝路文化构建新的文化传播形态。  相似文献   

20.
档案事业与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意义上广义的文化,实际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的精神动力。狭义的文化概念,主要是指以文学艺术为主体,包括音像、出版和与此相适应的文化艺术服务。无论是从广义的文化上,还是从狭义的文化上来考察档案、档案工作的文化品格、文化现象和文化背景,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档案是一种文化,档案工作是一项文化服务工作,档案事业是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