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1.1 会计核算资料失真 会计工作的基础就是会计资料,而大多数的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因此,会计核算资料的失真主要是指作为会计信息资料载体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失真。具体表现为,一种是为了掩盖不法的经济内容,变造原始凭证,形成表  相似文献   

2.
会计工作是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经济真实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会计的本质所在。但是,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的数字,由于直接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就有少数见利忘义、知法犯法的企业主管和会计人员,受到利益驱动,钻法律、法规、准则、制度的空子,造假帐、编假报表,使信息失真。近些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社会各行各业中普遍存在,并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扰乱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和社会经济秩序,严重的甚至对整个国民经济都会带来极坏的影响,因此必须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预防和治理。本文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预防对策谈谈自已的看法,请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4.
真实完整会计信息是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进行宏观调空。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如果会计信息失真,也就是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会严重削弱会计工作为经济管理服务的功能,而且也会严重干扰正常社会经济秩序,造成国家税收流失,助长虚假浮夸之风和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  相似文献   

5.
赵丽丽 《科教文汇》2010,(21):207-208
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决定了会计工作的得失成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很复杂,既有宏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微观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当前,人们对于会计工作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由于会计信息占了整个经济信息量的70%以上,因而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经济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经济工作决策的质量。我国目前会计信息普遍存在失实的情况,有些甚至非常严重,直接影响了国家税收,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整个经济工作的秩序,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本文就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作一简要分析,并就失真的原因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决定着会计工作的成败。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很大。本文首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特点进行了概括,随后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从现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存在制度缺陷和法规不完善,法律制裁乏力三个方面进行剖析,最后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政府监管、鼓励群众及媒体监督、加大处罚力度、改组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完善和规范我国的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等六个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由于会计信息占整个经济信息量的70%以上,因而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经济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经济工作决策的质量。我国目前会计信息普遍存在失实的情况,有些甚至非常严重,它不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还会阻碍经济发展。全面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我国会计工作中,出现很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严重影响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会计监督的必要性,和如何强化会计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三个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目的是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避免企业损失浪费。  相似文献   

10.
黄鸿平  袁劲松 《科技广场》2007,(10):113-114
通过对由企业内部原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的探讨,发现搞好职业道德建设教育是关键,会计人员具备诚信、独立、公正、自律的了中业道德,对搞好会计工作,确保会计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业务的发展,企业内外的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会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已成为会计工作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会计核算更为重要。核算工作既要发挥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还应充分发挥电算化的特点,高质量地完成会计核算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就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方法的影响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在整个经济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会计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形式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国一直重视会计工作。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针对现实生活中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较为突出的实际情况,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列为会计法的立法宗旨,并制定了相应的条款,以期遏制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局面,为我国21世纪促进经济发展的会计工作管理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本文从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的原因出发,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即会计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主要表现为:会计核算资料失真、资产计价失真、往来款项失真、收入失真、成本失真、经营成果失真,最终都会体现在会计报告的失真上。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严重影响社会经济正常秩序的一个突出问题,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由于会计信息占整个经济信息量的70%以上,因而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经济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经济工作决策的质量。我国目前会计信息普遍存在失实的情况,有些甚至非常严重,它不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还会阻碍经济发展。全面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核算原则探讨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提出了改进建议: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判断力;加强审计监督;尽快完善相应的具体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其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然而,普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为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大桎梏,干扰了会计工作乃至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经济决策造成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本文拟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形态、形成原因及其财务治理对策这三方面来论述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 会计造假的本质1 .1 会计造假违背了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要求会计核算以实际出发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 ,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根据客观性原则 ,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工作应当正确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 ,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会计信息应当能够经受验证 ,以核实其是否真实。客观性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会计工作所提供的信息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的信息来源 ,是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各个方面做出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会计核算主观加工、根据领导意图而改动 ,搞人为平衡 ,高估或低估、高报或低报会计信息 ,进行违法乱纪 ,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单位的实际情况 ,会计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而且还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在经济决策时出现失误。这就违背了会计核算客观性原则。1 .2 会计造假是故意的违法行为会计造假是指会计核算中存在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主要包括 :1伪造、编造记录或凭证 ;2侵占资产 ;3隐瞒或删除交易事项 ;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 ;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而会计错误是指会...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20余年,我国的财会制度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诸如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制度实施难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正常的会计工作,对会计工作的进步发展极为不利,容易给国家、企业造成重大损失,从而也影响着改革的进程。因而。我们必须加大会计制度改革,使会计制度更加适合改革开放的要求,更加科学、合理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尤其是新的《会计法》的出台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系统面临的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严重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