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本文通过认真分析二维平面上的卡诺图的对称性和相邻性的关系后发现,改变平面卡诺图的结构,将一个平面卡诺图划分为两个或多个较简单的卡诺图平面,使平面上的卡诺图立体化,并重新规定它的对称性和相邻性,使得每一个小格的相邻域不变,格与格之间的相邻关系不变.并使这种关系更加直观.基于这种考虑,形成了本文所论述的主体卡诺图及相应的化简逻辑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相邻关系是我们日常生活较常见的一种法律关系,是以相邻不动产为媒介而发生的社会关系,我们的工作、生产生活都与相邻关系密切相关,相邻权也因其独特的内涵而与相邻关系界限清晰。本文从相邻关系基本概念出发,探讨相邻关系一些基本问题及其法律思考,以使相邻关系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村生活中由于相邻关系不和谐,引发各种相邻纠纷不断出现。本文结合审判实践分析农村相邻关系的类型及成因。对处理相邻关系纠纷原则的理解及适用以及法官在农村相邻纠纷案件审理中自由裁量权的把握进行探究。提出农村相邻关系纠纷司法实践难题并对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处理农村相邻关系纠纷作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4.
相邻关系是相邻近的不动产所有人或利用人之间,一方所有人或利用人的支配力与他方的排他力冲突时,为调和其冲突以谋共同利益,而由法律直接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针对我国目前私法对新型相邻关系调整的不足,从公法的角度思考相邻关系的法律调整,试图构建公法相邻关系调整体系,以期建立起私法相邻关系法的"抑制型"保护与公法相邻关系法的"预防型"保护互补机制,以弥补传统私法在调整相邻关系中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物之利用形式层出不穷,伴随而来的相邻不动产纠纷层出不穷,在理论和实践中设立地役权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地役权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地役权与相邻关系的关系,提出相邻权是不能够替代地役权的,只有在我国的物权法制度中分别建构相邻关系和地役权制度,才能更好地体现和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土地立体化利用,在空间的利用上形成了密切的立体相邻关系,由相邻近各方通过设定空间役权以最大限度地调整相邻不动产利用关系之必要凸显,而空间役权制度的设立以空间能成为权利客体为前提,本文通过地役权客体发展过程的分析、空间成为权利客体的理论探讨和作为空间役权客体的"空间"范围的确定,以期对空间役权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相邻关系是传统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目前有关相邻关系的法律规定都相对原则、抽象,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如何更好地规范相邻关系,是我国物权立法过程中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相邻学科的边缘地带,科学综合及多媒体和计算机科学生物学渗透等方面,论述了如何从学科交叉和综合领域中进行科技论文的选题方法。  相似文献   

9.
1.通过玩点数单双数的游戏,让幼儿理解单双数之间的关系。 2.帮助幼儿掌握相邻数的概念及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相邻关系中的近邻妨害,不仅仅是个公德问题,也是不应忽视的法律问题,我国法律只有相邻关系作了比较简单,原则的规定。本对相邻关系中的近邻妨害的含义,表现,与公害的区别及法律救济方面进行了初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从上个世纪50年代的“安定四邦”,到1989年确定的“立足亚太,稳定周边”,再到十六大报告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中国的睦邻外交一直延续着。从必要性角度讲,睦邻政策是实现我国周边外交利益的最佳政策选择;从可能性上讲,睦邻外交政策面临着许多有利的机遇;从政策层面讲,睦邻政策应从处理大国关系、建立合作机制、建设国防力量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依靠与周边国家的双边机制,通过行之有效的、既有的区域合作方式,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建立经济合作关系,力图打造出文化包容、经济融合、政治互信的责任、命运、经济共同体。因此要实现“一带一路”的发展目标,需要以文化创新的方式构建良好的外交环境,使英语翻译成为推动我国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基石。结合文化创新的理论内涵及实现路径,探析“一带一路”背景下英语翻译对民族文化创新的影响,提出英语翻译发展方向及思路。  相似文献   

13.
跨界民族交往心理是构成跨界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跨界民族关系是通过跨界民族心理与交往实践具体体现的。从阐释跨界民族交往出发,参照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认为跨界民族交往心理的基本要素是由边境跨界民族交往的内在驱动力、认知、情感体验、意识和交往行为共同构成。跨界民族交往心理体现了跨界民族关系的心理指标体系,从内在方面折射着跨界民族关系的变迁,对理解跨界民族交往、协调周边关系乃至推动世界的多元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子兵法》的地缘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军事技术水平低的条件下,地缘因素对战争施加了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孙子兵法》客观分析了在战争准备与实施过程中如何把握与利用地缘因素,并且第一次从理论高度对此予以系统总结。其地缘思想体现在军事、外交、经济、心理诸领域,具体表现为"并力一向,千里杀将"的地缘战略思想,"因地制胜"的地缘战术思想,"陷之死地然后生"的地缘心理思想,"衢地则合交"的地缘外交思想,"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地缘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5.
“五点一线”战略是辽宁省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深化省情认识基础上,落实中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打造沿海经济强省的战略部署。中俄是两个相邻的大国,政治关系良好,经济互补性强,有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最佳条件。“五点一线”战略的实施对促进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华夷"观念以及中越宗藩体制在历史上对越南产生过深刻的影响。19世纪前期,越南阮朝一方面继承了与中国的传统宗藩关系,另一方面也把宗藩模式应用到与周边其他国家的政治关系中,构建了一种亚宗藩体系。这种模式也是这一时期越南阮朝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理念和特征。  相似文献   

17.
日本学者认为,日本作为大君外交体制的中心,把周边国家和地区视为夷狄,要求他们作为附属国称臣纳贡,从而形成了"日本型华夷秩序"。而事实是,为了打破在东北亚处于孤立境地的不利局面,德川幕府在建立之初努力寻找在华夷秩序内的合理定位,除千方百计接近明朝之外,还想方设法恢复与朝鲜的外交关系。在外交交涉失败之后,德川幕府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不再是华夷秩序完全成员的客观现实,被迫自我定位,构建了所谓"大君外交体制"。这种观点的理论依据具有很大的虚构性,与历史事实大相径庭,是必须加以克服的。  相似文献   

18.
数字图书馆版权私权性及社会性的冲突和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涉及到版权者、数字图书馆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数字图书馆既要保护作者的版权,同时也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法律应当确立数字图书馆信息传播者的地位,确定版权的私权性和社会性矛盾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9.
东北亚地区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安全结构最复杂,国家关系最多变的地区,是众多国家战略利益交汇处,由于政治及文化等差异性,加之各国间复杂的领土纠纷及大国干涉,区域合作陷入僵局。面对复杂多变的地区形势,中国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理念,以亲善、真诚、互惠、包容的心态处理国际关系,尤其是以此做依托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以期改善东北亚互相猜忌与防范的地区现状。中国希望以此新理念为框架使世界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并形成共同认知,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古杰拉尔主义是冷战后印度调整其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反思传统的南亚政策的结果.虽然"古杰拉尔主义"主要是针对南亚地区提出的睦邻外交政策,但它所体现出的睦邻友好、和谐相处这一核心外交理念对印度所有邻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进入新世纪,中印关系的发展呈现出更趋务实、更加理性的新特点.中印关系的发展使我们感到:睦邻友好有利于两国和平发展,有利于共建和谐亚洲、和谐世界;合作才能共赢,恶性竞争只能两败俱伤;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才能达到互相促进、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