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由于很多重大的法律法规,很多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都在"两会"上被提出,被关注,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两会".但由于人数所限,大多数公民还不能亲自到"两会"会场,这样,他们更加渴望了解会议动态,希望将自己的声音传到会场上去.  相似文献   

2.
网络直播广泛使用,传播时效充分彰显 在2008年的全国两会期间,网络直播、实时报道的次数大大超出往年,现场新闻战骤然升温。无论是两会的重要场次还是记者招待会,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中国网的直播工作台上,工作人员敲击键盘,轻移鼠标,会场讯息、会场图片分秒之间就出现在各大网站上。网络媒体拼的是速度、比的是技术,以现在进行时全方位多角度报道两会进程。  相似文献   

3.
“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由于很多重大的法律法规,很多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都在“两会”上被提出,被关注,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两会”。但由于人数所限,大多数公民还不能亲自到“两会”会场,这样,他们更加渴望了解会议动态,希望将自己的声音传到会场上去。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全国两会一直都是观察我国政经动态、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因此,每年全国两会都会吸引数以千计的中外记者前往采访。各大媒体也都把这样每年一次的战役性报道看成是检验媒体实力、展示媒体形象的一次重要机会。每年两会期间,会场内外都进行着硝烟弥漫的媒体大战。新华报业  相似文献   

5.
报道内容接近本土实际,增强会场内外互动,注重全国新闻与地域需求相结合,在说好"普通话"的语境下说好"湖北话"。从3月1日起,楚天都市报启动2012年全国两会报道,至3月15日,在显著版位推出54个专版,刊发稿件152篇,准确传递了两会动态和声音,报道了湖北代表团和驻鄂全国政协委员谋划大计、参政议  相似文献   

6.
呼应出氛围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明星代表(委员)的一举一动都是镜头关注的焦点。尽管"去花絮化"已成为两会报道的共识,但会场内外具有特别气质的代表(委员)的关注度并没有降低,比如可能因为身高原因数年来都是默默坐在会场一角的姚明。姚明的关注度更多集中在他"高人一头"的姿态及与周边环境的对照上,光明日报记者郭俊锋却抓住了"小巨人"极具常态化的动人一幕。工作人员索要签名的恳切表情与姚明好似婉拒的手势,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7.
今年全国两会报道,精彩纷呈,表现出鲜明的"E时代"特色,电视、网络、手机等多媒体形式在会场内外广泛运用,使全国两会更加开放透明,媒体竞争异常激烈。既把握好会议的主题和基调,  相似文献   

8.
每年3月召开的两会都是各媒体大展身手的重要场合。对于两会报道的新思路、新形式也层出不穷。综观2011年两会,无论是报道观念还是表达方式、表达形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他们"的两会到"咱们"的两会、从"严肃"的两会到"时尚"的两会,以及运用网络日报和微博的形式报道两会,无不显示出媒体紧跟时代锐意进取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朱琨 《新闻战线》2023,(7):30-32
为实现守正创新报两会、有品有料做内容、入心入脑链用户,河南日报顶端新闻客户端积极探索两会报道新范式,依托创作者聚合的运营模式,以代表委员在会场、创作者探现场、网民在主场的沉浸式呈现,在内容定位、产品形态、渠道传播等方面精准发力,全面重建与用户的链接,增强两会报道的参与感、贴近性,提升主题报道互动性、吸引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微博的两会作为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在美国大选中让奥巴马受益匪浅的微型博客,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也开始翩然起舞.2010年两会期间,微博正在成为汇集人民群众民意、民智的新平台.各个微博网站中,代表、委员们用微博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网民通过微博热情参与两会提案.两会会场内,媒体记者在采访报道间隙用微博开辟新闻报道第二战场,会场外,传统媒体迅速设立了微博报道板块……其中,引人关注的如人民网·人民微博的"微言大事,博论两会"和新华网的"新华视点两会微博",它们继去年广被关注的"E两会",成为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媒体采纳民意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刚刚落下帷幕。"两会"年年开,年年有新意。尽管它的形式基本不变,但它的内容每年都不一样。作为一个地方媒体记者,我已经是连续十二年参加全国"两会"报道了。每参加一次,总有与以往不一样的感受。而今年的全国"两会"留给我最深印象的则是两个字:那就是"开放"!  相似文献   

12.
一年一度的"人大、政协"的"两会"新闻报道,已经形成了格式化,新闻媒体绞尽脑汁,也只能在新闻的导语上和采编形式上有所变化,而在新闻报道的实质内容上还是老的套路。在今年的"两会"新闻报道中,我们把握大局,大胆创新,认真策划,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播》2010,(4):I0003-I0003
中央电台数十位记者组成精锐队伍,密切跟踪热点、捕捉背后花絮,以观察员、记者命名的《曹景行两会观察》《冯雅两会现场》《李谦两会新发现》《明明两会日记》聚焦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民生的一些问题,拉近会场与听众距离,形式新颖、角度独特;《两会新闻站》《两会新闻中心传真》《两会时评》等十余个小栏目,动态与静态共存,深度与广度兼具。形成立体化报道结构。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三月和煦的春风,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为搞好两会报道,解放军报社派出了强大的报道团队。因此,今年军报的两会报道亮点突出,精彩纷呈。这里刊发部分军报记者在会场内外紧张忙碌的镜头。  相似文献   

15.
对于各媒体来说每年的"两会"报道都是一场重大战役,而网络的加入使传统意义上的"两会"新闻大战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网络以其即时快速的报道,多媒体信息传播,电子论坛双向互动等独特优势,全方位、多角度滚动播出,吸引了广大受众的参与,形成了网上"两会"报道的强势.  相似文献   

16.
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两会的封闭管理模式,对县级融媒体开展新闻报道带来全新的挑战。本文以杭州市萧山区融媒体中心近三年两会报道为例,从其创建的后方统筹决策、前方监督执行指挥架构体系和前方主采、后方主编的分工协作体系,探讨如何化解破局。实践表明,“驻地酒店—会场”两点一线的行动轨迹,让记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采访和思考中,在驻地酒店现场举行的业务交流会,还精准磨砺提升了记者业务能力,促进了两会新闻报道的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7.
付强 《传媒》2018,(14):72-74
融媒体时代,全国两会报道成为各大媒体施展融合战略的大舞台.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全国两会报道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技术运用到技术融合、从多渠道到渠道融合的发展轨迹.随着技术与战略的成熟,未来的全国两会报道,技术融合将会取代技术运用,新媒体矩阵传播将会取代大篇幅报道,而"独家新闻"将一直作为核心竞争力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全国两会一直都是观察我国政经动态、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因此,每年全国两会都会吸引数以千计的中外记者前往采访。各大媒体也都把这样每年一次的战役性报道看成是检验媒体实力、展示媒体形象的一次重要机会。每年两会期间,会场内外都进行着硝烟弥漫的媒体大战。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5,(10):53-56
"两会"历来被看作中国改革开放的"风向标",从新闻传播的角度衡量,"两会"具有政治性强、关注度高、信息量大、涉及面广、节奏紧凑的特点,这也意味着,"两会"上的哪怕极小的信息一旦经由媒体误读而传播出去,都有可能对公众造成误导。本文依据笔者连续10年参加了全国"两会"的报道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对"两会"报道中"禁"与"忌"的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不仅是方法论的需要,也是价值观需求。  相似文献   

20.
武龙飞  隗辉 《今传媒》2011,19(1):51+76
2010年"全国两会"已顺利地落下帷幕,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媒体的不断普及,各大商业网站与官方网站在"两会"报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但报道与解读"两会"内容,而且还成为发表民声、表达民意的重要平台。但是,由于商业网站与官方网站在政治地位、受众定位等方面的差别,它们在"两会"报道中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对于其在"两会"报道中异同点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对两类网站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