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女性主义批评尤其关注男性作家创作的经典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在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下重新解读和评价《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揭示《水浒传》中女性形象被"妖魔化"的倾向,典型体现便是作者对"荡妇"与"男人婆"女性形象的塑造,女性形象被妖魔化的文化根源是男权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2.
刘晓华 《海外英语》2014,(20):207-208
小说《兔子,跑吧》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一部解读美国社会风貌的佳作。作者塑造的兔子形象是美国中产阶级白人男性的典型的代表,他始终无法在社会现实与个人理想纠结中找到一条出路,寻得一个平衡,所以只能像兔子一样敏感,一遇问题就想逃离,逃避而不会顾及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伤害和影响。小说一出版针对兔子形象的分析和研究也就随之而来,堪称是全方面和多方位的。同时对小说的艺术特色也有所研究。但运用西方批评理论对该作品做研究的就相对比较少,尤其是运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来分析解读主要女性人物形象及她们的他者地位的就更少了!故此该文将从女性主义理论视角来分析小说中主要女性人物形象以揭示出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他者形象及附庸地位!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诗歌将自然中具体意象与女性形象结合的艺术特色。认为诗歌中丰富的女性描写,是庞德生命的体验,是其美学追求与对女性精神慰藉的彰显。从生态批评和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庞德四首诗歌中的自然具象进行解读,分析了其诗歌中蕴含的深层女性主义哲思。  相似文献   

4.
刘萍  胡婵 《考试周刊》2014,(65):13-14
女性主义要求对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重新评价与提升,培养真正从女性视角进行阅读的女性读者。赛珍珠是首位把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翻译为英文的译者,作为一位接受过西方教育又精通中国文化的女性译者,她在翻译过程中对小说中被异化的女性形象进行了不同的解读,体现了其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5.
莱考夫的概念隐喻观点认为自然与女性存在隐喻关系,人们的这种隐喻性思维促使了生态女性主义将女权运动与生态主义结合在一起,强调自然与女性的内在关联。该文试图以《瓦格纳音乐会》中乔治亚娜的形象为例,基于概念隐喻来重新解读生态女性主义里,女性中的母亲角色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和对女性主义的深入研究,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了经典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反映出通话故事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反映出男权文化对女性的束缚。  相似文献   

7.
《柳州师专学报》2017,(3):100-103
从女性主义视角,对邓丽君演唱作品中的传统女性形象特征进行分析,力求对邓丽君现象有一个全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吕晴  张媛 《英语广场》2024,(3):50-53
赛珍珠是一位坚定的女性主义作家,她一生关注妇女问题,对男权文化下的妇女命运始终保持敏感。近年,人们越发关注环境问题与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应运而生。本文选取了《匿花》与《群芳亭》中的两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解读女性形象与大自然的内在联系,发掘其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以期能呼吁人们保护自然环境与妇女权利,进而维护女性利益,构建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王树娟 《海外英语》2011,(9):314-315
花木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传奇女性形象,南北朝民歌《木兰辞》记录了中国最早的木兰故事,宣扬了中国的忠与孝的传统思想。1998年,根据木兰故事改编的迪斯尼动画片《木兰》,重新塑造了具有女性主义精神的花木兰形象,引起了一些中国学者对迪斯尼花木兰的解读。该文从美国迪斯尼动画片《木兰》入手,主要从女性主义的研究角度来考察花木兰的新形象和其寻求自我的女性主义意识,并通过中西文化背景下对花木兰新形象的解读,探讨了中西文化的冲撞与融合。  相似文献   

10.
不可否认,传统的女性形象基本上都是男性作家依照男性的标准来进行塑造的,这样的塑造必定会具有一定的性别偏见和误解。基于此,倘若从女性作家的作品来对女性形象进行分析,那么势必对解读女性主义思想具有重大意义。《飘》作为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一生中唯一的作品,通过成功塑造了一位勇敢、乐观的女强人形象,完美诠释了自己心中的女性主义。因此,重点对《飘》中女性人物的价值观以及对待家庭、爱情、婚姻的态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以此来解读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1.
石姝倩 《文教资料》2010,(21):18-20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圣经·旧约》中的夏娃、大利拉和路德这三位女性的形象,这与传统的圣经人物形象解读极为不同。这种差异可以进一步揭示出父权制文化中隐藏的对女性的歧视和贬低。  相似文献   

12.
自然和女性是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逃离》的重要主题。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逃离》,对小说中女性与自然的独特联系进行分析,揭示了艾丽丝·门罗是一个具有生态关怀和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13.
陈竹 《海外英语》2014,(13):168-169
《蝴蝶梦》是上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女性和自然是《蝴蝶梦》的重要主题。该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蝴蝶梦》中的吕蓓卡形象进行了解读,揭示出《蝴蝶梦》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深层的生态女性主义哲思。  相似文献   

14.
海明威对美国文学的贡献不言而喻。但随着女性主义和男女平等观念的普及,其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受到了两极化的评论。对其笔下的女性形象重新解读,发现海明威不仅擅长男性形象的描写,也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5.
女性作为格非创作的关键词之一,成为解读格非及其作品不可或缺的一个视角,在他的新作《望春风》中塑造的众多女性人物,她们的创造透示了格非作为男性作家对女性的态度和观念,本文将结合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作品中的重要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揭示格非女性书写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女性主义研究方法解读《圣经》中的贤妻形象,笔者发现,由于男性掌握话语权,《圣经》中描述的"贤妻"形象与圣经时代的女性并非完全一致。为建构"贤妻"形象,圣经作者采取了男性叙事视角、次情节结构和妻子形象的扁形化等多种叙事策略,借此影响现实中的女性,强化男权意识。从圣经文学的影响来看,圣经中所刻画的"贤妻"形象对西方文学具有原型意义,圣经中的贤妻标准与女性独立人格意识的矛盾成为西方文学经久不衰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关于宫本百合子的"自传体"小说《伸子》,历来多围绕女性形象、女性意识、人物形象对比或从女性主义、社会性别、叙事学等角度进行研究。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来探讨作家对"男权中心社会"的解构,解读作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甄雯 《生活教育》2015,(1):120-123
作为一名关注女性主义的艺术学习者,笔者一直试图寻找一条用女性主义视角阐释艺术史上有关女性艺术形态的道路,以激发人们特别是艺术家群体对当代艺术女性形象的关注,女性主义与月份牌艺术的结合研究便是很好的切入点。本文通过女性主义科学观的立场和方法研究月份牌这一特殊时期艺术形式,从对"月份牌女郎"物化的他者遭遇和形象演变的进步性表现两个层面进行重新界定,进而分析月份牌艺术对当代广告艺术中女性形象的影响,折射出女性在艺术作品中的境遇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以《私人生活》、《与往事干杯》、《无处告别》等经典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陈染小说进行深入分析可知,强烈的女性意识是陈染文本最大的特色.陈染以女性的切身体验作为其创作源泉,在根深蒂固的男权文化的压抑下,努力发掘女性叙事的隙缝,把传统的男性形象与女性形象进行颠覆性书写;站在女性立场的角度上时刻揭示出女性人物的强烈女性意识,表现出女性明显的自恋倾向.无以名状的心灵孤独是她们的一种生存体验,是保持个性、保持独立精神的武器,陈染笔下的女主人公大多试图不断地冒险、逃离,逃离意识更多的是指灵魂的逃离.陈染文本对女性生命体验的深刻、细腻的书写揭示了女性乃至人性的本质及生命内涵,为我们灵魂的飞翔指明了方向,具有强烈的心灵震撼力.  相似文献   

20.
金蕊 《培训与研究》2009,26(3):16-17
虹影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新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由于自己“私生女”的身份以及18岁以前的痛苦回忆,虹影作品中的少女形象也往往同她本人一样,具有卑贱的出身、苦难的经历,这些构成了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基调。本文旨在以虹影作品《上海之死》为研究对象,以小说中的少女形象作为切入点,以文本细读的方式,通过文本分析,以女性主义视角探索作品中的少女形象,对其作品中有关少女形象的叙事技巧和艺术手法做出解读,将少女形象置于历史、战争等恶劣生存环境的阴霾下进行研究,指出苦难的经历导致少女的女性独立意识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