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洛川(甘杰村)方言的四个调类在调值上表现为“平声(阴平、阳平)低,上去高”.蟹摄开口一二等、合口二等(多数),以及效摄的韵母依据调值的高低分化为两类:蟹摄平声为[ε]类,上去为[εe]类;效摄平声为[(c)]类,上去为[(c)o]类,遵循“低调低舌位、单韵母,高调高舌位、复韵母”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河北宣化方言的语音特点表现在声韵调及拼合关系上。声母:全浊声母清化,不分尖团,知庄章声母多混,蟹摄开口一等二等文读为零声母,白读为[η]。韵母:[εi]、[uεi]分别对应普通话的[ai]、[uai],[]、[u]分别对应普通话的[an]、[uan],韵母没有[n]韵尾。声调:古平声清字,无论清浊,今宣化方言均读平声,不分阴阳调;古入声字在今宣化方言中仍有部分读入声。拼合:开口呼韵母拼合能力最强,撮口呼韵母拼合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3.
中古的山摄韵包含了普通话的[an],[ian],[uan]和[yan]四个韵母,山摄在浙北吴语太湖片十市县的音变很有规律。它们的分化有四个类型。甲型:桐乡,海宁读为[ae]的,其它各县读为[ε];乙型,海宁读为[ε]的,其它各县读为[φ],[e],[γ],[ε];丙型;桐乡,海宁读为[iε]的,其它各县读为[iI],[ie],i],[yγ],[ye];丁型;普通话中的撮口呼韵母,桐乡,海宁读为[iε],其它各县读为[iφ],[yδ],[yγ],[iI],[i],[ie]。  相似文献   

4.
李永新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116-118
会同方言的流摄一等字读音与效摄相同,在流摄的[u]、[a]、[ia]、[au]、[iau]、[u]、[iu]七个今读韵母中,流摄一等的文读音和流摄三等的主流读音[u]、[iu]有不同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桂北平话果假合流具有多重性质,形成的原因主要有3条:(1)古音的保留,(2)果摄韵母的特殊变化,(3)蟹、假、果摄的链移。另外,果假二摄的韵母耗散严重,反映了其层次的复杂性,它们仍处于不断整合之中。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人的发者基本上接近普通话的语音,但也存在着北方方言的通病,即平翘舌不够标准,其语音与北京音乐有着很大区别,无论是声母、韵母,还是调值、调类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声母的发音上来看,他们往往混淆了圆唇音和扁唇音,将呼读音b(o)、p(o)、m(o)、f(o)读成b(e)、p(e)、m(e)、f(e),将“玻璃”(boli)读成“(beli)”“破坏”(pohuai)读成“(pehuai)。”墨汁(mozhi)读成“(mezhi)等。从韵母的发音上来看,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首先,他们混淆了单韵母的发音特点,有的人发鼻韵母时舌头也不到…  相似文献   

7.
太谷方言文白异读现象丰富且复杂.古全浊平声今塞音、塞擦音的字,文读送气音,白读不送气音;初、崇、昌、船、禅母部分字文读送气塞擦音声母[tsh],白读擦音声母[s]或[f];部分影母字和疑母字文读零声母[o],白读鼻音声母[n]或[η].曾、梗两摄文读鼻尾韵,白读是开尾韵;果摄开口一等个别字文读[∞]韵母,白读[ie]韵母.白读音与白读音结合较稳固,地名多保留白读音,反映风俗的词语一般读白读音.  相似文献   

8.
桂北平话果假合流具有多重性质,形成的原因主要有3条:(1)古音的保留,(2)果摄韵母的特殊变化,(3)蟹、假、果摄的链移.另外,果假二摄的韵母耗散严重,反映了其层次的复杂性,它们仍处于不断整合之中.  相似文献   

9.
赣语中的合口化演变是零散的、鲜见的,多表现为历史层次的残留,而开口化演变则是系统的、显著的,并体现出与普通话迥异的特征。根据合口韵内部洪细的不同,开口化的规律也有所不同。中古合口一、二等韵[u]介音消失的声母次序为唇音—舌齿音—牙音,喉音在赣语中由于普遍唇化而大量变为开口;韵母次序为山摄—蟹摄—臻摄,主要受主元音[o]是否为圆唇的影响。中古合口三、四等韵[iu]介音在精组、见系字中大量演变为[i],在知系字中普遍随合口一等端系字失落。  相似文献   

10.
a(、o、e属于单韵母 ,单韵母也就是单元音韵母。单元音的特点是在发音的整个过程中 ,唇形、舌位自始至终不变动(er的发音较特殊除外)。从这个要求上可以尝试 ,发“o”这个音时 ,拢圆嘴巴 ,口形不能变动 ,但口形不能变动是发不出o(wo、窝)这个读音的。o[o]在现代汉语中的发音是后、半高、圆唇元音。发音时口腔半闭 ,舌头后缩 ,后舌面升到半高度 ,唇呈圆形。例如“模范”的“模(mo)”和“蓬勃”的勃(b幃)的韵母?⒆颊飧鲆粲辛街职旆?:第一 ,把“播、坡、模”等字音拉长 ,后面的音就是o ,第二 ,先念“e”然后把嘴唇圆拢 ,就能发出o音。o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布里亚特语有[ei]、[ i]、[vi]、[ui]复合元音等,从阿嘎布里亚特方言和霍里布里亚特方言复合元音的动态变化特征来看,阿嘎布里亚特方言[ei]、[ i]、[vi]、[ui]的起始元音开口度高,舍位前于霍里布里亚特方言相对应的复合元音。音长和音强的稳定段都相同。这对布里亚特语、蒙古语以及蒙古语族语的语音变化语音产生的规则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主要探讨甘肃靖远方言中后字非儿化韵的两字组连续变调及其规律。附带指出靖远方言的轻声有两类:调值的轻声和调类的轻声。两字组变调从“重重型”和“重轻型”两方面入手分析,有四种变调类型,变调三个:211调、31调、55调。变调主要跟今音的语音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3.
《潮语十五音》音系与《广韵》音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潮语十五音》与《广韵》的音系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首先,我们将《潮语十五音》所收例字与《广韵》进行逐一对比,按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的顺序对比了《广韵》的声母与《潮语十五音》声母。其次,对比了《广韵》与《潮语十五音》韵母系统,并重点考察了不同发音部位的声母对韵母演变所产生的影响。最后,总结了二者声调系统的异同。通过与《广韵》的对比,明确了《潮语十五音》语音系统中声、韵、调各要素的来源,为确定《潮语十五音》的音系性质、深入研究该韵书准备充分的证据与材料。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调类这个角度对辉县方言入声发展演变的状况进行考察,指出辉县方言的入声调不分阴阳,调值为一中短促调,并且正由促声向舒声转化,入声舒化后入声调归平声的较多。并探讨了造成变化的原因,展示了辉县方言入声发展演变的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15.
湘方言区的人们无论是广播还是主持电视节目,有的普通话说得不很准确。普通话中有很多字的发音,在湘方言中是没有的,这使得湘方言区的人们在发这些音时很困难、发不准或发不出。本文就这些毛病及纠正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元音是英语语音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布依语和英语的元音在口腔开合度、舌位、唇形等诸多方面均存在着共性和差异,认识这些共性和差异有助于减少母语为布依语的学生学习英语元音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个案研究,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佤族普通话单字音节声调中的时长、调域、调型和调值偏误研究分析发现:佤族学生习得汉语普通话单字音四声音高调值的难易顺序为:阳平〉上声〉去声〉阴平;这些偏误习得主要与母语、汉语方言声调、学习策略、教材与教学等因素有关。据此,应根据佤族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实际情况,遵循5个原则和6个步骤并灵活运用教学设计和技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研究当代宜宾方言单字音声调的音高以及调长特征。根据实验结果,宜宾方言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五个调类,音高调值为:阴平35、阳平31、上声51、去声212、入声23,时长的长短关系为:去声>入声>阴平>上声>阳平。宜宾方言的入声处在发生"入声舒化"的演变中,促声调时长不一定比舒声调时长短。  相似文献   

19.
台山话、开平话部分曾梗摄三、四等字文读时收-n/-t尾,是广东四邑方言阳声韵尾、入声韵尾最显著的变化。这种音变的重要诱因是,这些音节的主要元音为e,其舌位较前较高;而这种音变最终得以实现,应该与两地方言使用者的言语取向有重要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