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实验比较了不同乳化剂复配体系加溶水量大小,并研究了在相同乳化剂复配时不同加入量对柴油微乳液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总表面活性剂中含量较高时加溶水量较高,三组分乳化剂复配较两组分复配加溶水量高;无论是用何类型的乳化剂组合的两组分或三组分复配乳化剂,随着乳化剂含量的增加,微乳液粘度均增加,但三组分乳化剂复配制备出的柴油微乳液粘度增加趋势较两组分平缓。  相似文献   

2.
界面张力对三次采油中的表面活性剂驱具有重要意义,降低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使表面活性剂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是在三次采油中关注的问题,在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矿物离子,并测量其界面张力,分析了矿物离子种类和浓度对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可控制备超细银粉,采用水热法,以乙二醇为溶剂和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保护剂和分散剂,制备出了尺寸均匀分布、分散性良好的纳米银颗粒,并对其进行了扫描电镜(SEM)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测试.结果表明:在高的硝酸银浓度下,容易得到粒径较大的纳米银颗粒,而一直增大PVP与硝酸银的比例并不能使纳米银颗粒的尺寸持续减小.PVP在该反应体系中不仅起到分散剂的作用,而且还能促进乙二醇还原银离子.  相似文献   

4.
以Bi(NO3)3.5H2O和(NH4)6Mo7O24.4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Bi2MoO6光催化剂,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漫反射(UV-vis)、红外吸收光谱(IR)、Raman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测试结果表明,不同表面活性剂和不同溶剂对样品的形貌产生较大影响,但都不影响样品的物相结构。煅烧和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减少晶体的团聚,未煅烧样品比煅烧样品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可见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溶液的结果表明,颗粒直经为432 nm,厚度为61 nm的片状Bi2MoO6的光催化活性强于毛绒状样品。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着重研究了几种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磷酸浓缩的影响,实验的目的是确定采用表面活性剂后,磷酸热物理性能改变对磷酸浓缩工艺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河西学院学报》2015,(5):25-30
应用拉脱法测量分析了一些日用品溶解在自来水中后对表面张力系数的影响,同时测量了一种市售泡泡液的表面张力系数,分析发现市售泡泡液主要成分为水、表面活性剂和甘油,其中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用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利用日用品如洗涤剂、甘油、食盐(NaCl)、胶水等自制泡泡液,测量其表面张力系数的大小并与市售液的数据进行对比,获得较好的配方.  相似文献   

7.
利用对环境构成危害的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为原料,以无毒、无公害的乙酸乙酯为溶剂.溶解后制成高分子胶粘液,向该胶粘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遮盖剂,经球磨机研磨制成修正液。  相似文献   

8.
在pH9.00-11.00的水溶液和Brij35,TritonX-100,SDS,阳离子和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及小分子离子液体中,本文研究了氯化血红素(Hemin)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甲酚红反应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Hemin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能显著提高过氧化氢氧化甲酚红的反应速度,表面活性剂胶束微环境对该模拟酶氧化反应体系有较大影响,Brij35,TritonX-100两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表现出禁阻效应,而SDS则表现出加速作用.阳离子和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使反应几乎不能进行,小分子的离子液体对反应有抑制作用.探讨了反应的机理以及溶液酸度和温度对该反应的影响,获得了有关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钼取代的keggin型结构杂多酸H5SiW11Mo·xH2O(SiW11Mo),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合成的杂多酸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取代型杂多酸及其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形成的复合物的光致变色性能.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影响复合物光致变色的关键因素及最优实验条件.结果表明:SiW11Mo复合前后都具有可逆光致变色性,复合后的光响应速度和光致变色效率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脱脂棉为原料,用氢氧化钠、尿素、硫脲体系作为溶剂,对纤维素进行溶解,然后加入水合肼,对纤维素羟基进行破坏,使纤维素降解.主要通过研究水合肼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纤维素溶解体系粘度的影响,从而判断水合肼对纤维素溶解稳定性的影响.当棉花质量:水合肼体积=10:7、反应温度15℃、反应时间2h时,△η最大,对纤维素溶解体系稳定性破坏最大.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两步共沉淀法,通过填加金属离子Bi^3+和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聚乙二醇-400(PEG-400),聚乙二醇-4000(PEG-40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制备出稀土发光材料ZnO:Eu^3+.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活性剂和金属离子对发光材料ZnO:Eu^3+的发光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以同时加入SDS和Bi^3+离子能够有效地增强ZnO:Eu^3+粉体的红光发射,对其发光性能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预处理步骤op-10、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等表面活性剂的使用对黑鸭绒漂白效果的影响.实验选用的温度为50℃,氧化时闻为1h,H2O2用量为9ml/L,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的助漂作用较好,得到的鸭绒白度最高、损伤最小.  相似文献   

13.
冯庆新 《中学理科》2007,(10):83-84
纯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难挥发.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是98%,密度为1.84g·cm^-3,98.3%的硫酸的沸点为338℃,是一种高沸点酸.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利用756C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分析6-糠基氨基嘌呤(6-Furfurylaminopurine)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分析了溶剂对吸收光谱的影响和溶液酸碱度对吸收光谱的影响。与文献中不同的6位取代嘌呤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进行比较,分析其规律。  相似文献   

15.
稀土改性铁氧体磁流体制备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稀土铁氧体表面改性,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稀土铁氧体磁流体,并用古埃磁天平、透射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然后,详细探讨了稀土铁氧体磁性粒子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全面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磁流体基本性质的影响;然后,系统地研究了当温度T=80℃,时间t=180 min,表面活性剂y=0.25,碱量n=0.6时稀土材料Dy3 的加入对铁氧体磁流体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SnCl4.5H2O、ZnCl2和NaOH等为原料,PVP为模板,采用水热法制备立方块状Zn2SnO4。用XRD、TEM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表面活性剂、Sn4 /Zn2 摩尔比、pH值以及反应时间和温度对产物结构、形貌和尺度的影响,初步探讨了立方块状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五种不同方法制备了PVP稳定的Ru/Al2O3催化剂,考察了其在丙酸甲酯加氢制备丙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金属前体、稳定剂和载体浸渍过夜,然后在磁力搅拌下用NaBH4水溶液还原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效果最好.而将金属前体还原后再负载制备的催化剂性能最差.另外,还考察了催化剂加入量、B/Ru及PVP/Ru摩尔比也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最佳摩尔比为:PVP/Ru=3:1及B/Ru=10:1.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在30±0.1℃,,La(Ⅲ)-H2O2体系的置留时间及配比,表面活性剂CTAB与Brij35,pH值对La(Ⅲ)-H2O2体系催化水解PNPP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置留时间为45分钟,[L a(Ⅲ)][H2O2]=13,pH=7.00时,活性物种的催化活性最大,其水解速率常数Kobsd为3.85×10-3s-1,而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均使它的水解速率常数Kobsd降低.  相似文献   

19.
浅析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氢键对物质的物理性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结合具体事例论述氢键的形成、特征及对物质熔点、沸点、溶解度、粘度、硬度等物理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氯化镉和硫代硫酸钠溶液为电解液,应用循环伏安法,直接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表面电沉积制得硫化镉(CdS)纳米粒子.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对制得的硫化镉的形状、大小、密度进行表征.在电镀液为0.1MCdCl2和0.02MNa2S2O3,电位范围为-0.2V~-0.8V.沉积40圈,温度50℃条件下,制得的CdS纳米粒子大小均匀,分散性好,平均粒径约为60nm,并用制得的ITO/CdS电极研究了对甲基橙溶液(MeO)的光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光照条件下,电流增加1约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