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栀子花开,又一个毕业季。已经吃了几顿散伙饭,偷偷醉过一场,放肆哭过几回;还来不及收拾这三年来满满的同窗情、师生爱,来不及回味第一次实操时的兴奋、第一次上岗后的喜悦;不管愿意不愿意、有没有准备好,那些历历在目、活色生香的职校生活倏忽而往,我们已经走出校园乌托邦,被猛地推进社会。"后职校"生活存在种种可能,我们的选择也不尽相同。这其中有机遇,也有无奈,放手一搏需要勇气,而放弃有时候也是一种智慧。这里提供的一些"后职校"生活样本,或许可以帮助已经毕业或者即将毕业的你拓宽思路;毕业之后的道路该如何选择如何走,我们一直在摸索。  相似文献   

2.
开始前的几句感慨“我就像爬在玻璃上的苍蝇,能够看到外面诱人的风景,但除了一次次痛苦的撞击,却似乎永远都没有办法穿透。”这是某大学的一名学生在谈及自己毕业前感受的一段文字,在简洁中透着诸多的无奈。十年寒窗,临毕业时的恐慌是很多大学生共同的尴尬,本应是收获的季节,而我们却像步入了冬天一样,时时盼着这个毕业不要来临。但事实是,无论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态,毕业是一定会来的,而且是准时的如约来到我们身边。但如何真正的毕业?  相似文献   

3.
我当播音员已经一年多了,说起来也算是我们"红领巾广播站"的"元老级"人物了,但我也有遇到播音尴尬的时候。一次,由于在广播前我没有及时拿到播音稿,结果发现稿子里有很多字都不认识,这可怎么办?又不能停止播音,我只好硬着头皮上  相似文献   

4.
云南高职非师范类学生作为一个特定大学生群体,在高等教育急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却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地位,毕业之际何去何从,就业门槛的提高、本科学生的压力、专业限制等方面所带来的问题,均构成了对这些即将面临毕业学生们无法摆脱的苦恼。然而,就是这么一群急需关心的群体,却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本文以在教学过程中收集到的一些信息为基础,就该群体毕业生就业困境做了一个简单的归纳。  相似文献   

5.
常常想家。当我们想家的时候,其实是想起了母亲。当我们想起母亲的时候,其实是想起了无边无际云蒸霞蔚的爱。当我们想起爱的时候,其实是想起了如天宇般宽广淳厚的温暖和一种伟大神圣的责任。当我们想起责任的时候,其实是在宁静致远地思索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尊严。世上没有关于"家"的节日,好在有一个"母亲节",让我们飘荡的心有所附丽。每年这一天,人们心心相印地隆重纪念这个民间节日,感念一种饱含沧桑的爱。  相似文献   

6.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同样,我们学习英语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例如"You are indeed alucky dog"这句话,如果按字面翻译成汉语就是:"你真是一条幸运的狗。"这在汉语  相似文献   

7.
<正>常常想家。当我们想家的时候,其实是想起了母亲;当我们想起母亲的时候,其实是想起了无边无际云蒸霞蔚的爱;当我们想起爱的时候,其实是想起了如天宇般宽广淳厚的温暖和一种伟大神圣的责任;当我们想起责任的时候,其实是在宁静致远地思索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尊严。世上没有关于"家"的节日,好在有一个"母亲节",让我们飘荡的心有所附丽。每年的这一  相似文献   

8.
带伤的美丽     
梁衡 《中文自修》2012,(Z1):63-64
如让你欣赏一位带伤流血的美人,那是一种怎样的尴尬。如让你欣赏一位带伤流血的美人,那是一种怎样的尴尬?40年后,当我重回内蒙古乌梁素海时,遇到的就是这种难堪。乌梁素海在内蒙古河套地区东边的乌拉山下。40年前我大学刚毕业时曾在这里当记者。叫"海",  相似文献   

9.
模式来自实践,既然是经验的积淀,就无法避免它自身因特定的历史条件与时代背景所固有的局限。面对时间的刻刀,基于经验而生的模式的面貌更多的时候会被篡改得一塌糊涂。倘若这时,我们仍然固执地死守着那些所谓的经验与模式,在新生事物面前,我们必将因不能与时俱进而遭遇一种难言的尴尬。或许,我们的记忆还在提醒着我们,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从国外引进了一双“凯洛夫”牌的鞋子,并且义无反顾地威逼利诱全国的语文老师们穿上。如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们穿着这并不合脚的鞋子,在讲台上“翩翩起舞”,最后却是草草收场,不了了之,那种滑稽与荒唐是显…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发展,作业分工日益细化,这在给人们就业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又使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尤其随着毕业生的数量激增,使每个就业岗位比例出现一比几十,甚至几百的现象,这样就降低了毕业生就业的待遇,在以后的几年里,这种现象即将加剧,我们技工学校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同样会有更加严峻的形势在等着我们,而在这种就业不利的局面之下,我们技校生也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如何做好就业,就成为我们从现在起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我提出"认清形势,找准定位,充实自我,树立信心"的十六字方针,技工学校的学生在就业的时候,要认清自己,看清形势,从而做好准备,树立信心。  相似文献   

11.
我不提倡"历史的回归",而是强调"对历史的认知"。退回到一千年前,那是我们人类最幸福的时候,但这是不可能的。假设有一天人类这个物种要告别地球的时候,人类有反思机会的话,会觉得唐宋时期是活得最美满的时期——我们今天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2.
毕业篇篇情     
栗栗 《中学生百科》2012,(19):59-60
一转眼就到了毕业的季节,只是,当我们要分离的时候,才发现竟然有如此多的不舍。原来这三年来,陪伴我们的不只是功课。原来我们还有这么多的话要对老师和同学诉说。当毕业歌曲响起的时候,会有哪些画面涌入你的脑海?  相似文献   

13.
"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家庭的角度来研究"文革",有助于我们认识"文革"和理解那个特定的时代.文中重点探讨了目前研究"文革"时期家庭问题的重要成果;研究"文革"时期家庭问题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文革"时期家庭问题的基本思路,进而为我们真实、准确地研究"文革"时期的家庭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初期的妇女观与妇女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初期,伊朗妇女经历了一个就业上的大规模衰退和萎缩时期,这是由伊朗伊斯兰教国家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决定的,特别是与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压倒一切的伊斯兰教传统妇女观和传统的两性关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如今。一些高中毕业生没有选择继续上学,而是选择了走向社会。可是当他们准备用自己的双手打造一片天地的时候,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又有了许多的迷惘和困惑:“我们高中毕业了,将来该怎么发展?”不上大学,难道我们只能打打苦工,卖卖体力吗?”  相似文献   

16.
韩婷 《文教资料》2006,(35):88-90
鬼崇拜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在魏晋南北朝这一中国历史上特定的历史时期,鬼作为志怪小说中的一种意象,有着丰富的人性内涵。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对公司生日派对的初次认识是在电影《上班一条虫》里——影片中,公司里那些无所事事的员工尴尬地围着蛋糕,对着老板单调地唱着"生日快乐"。从这个时间快速推进七年:我大学刚毕业从事第一份工作的那家公司每个月都举办生日庆祝会,我当时有种强烈的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这些员工天天见面,但在这种场合拿着小小的纸盘和塑料叉子的时候,还是产生了异样的感觉。我认为,一定有办法消除这种尴尬氛围——  相似文献   

18.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试论花间词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间集>作为晚唐五代有代表性的词学文本,凭借其独特的文体优势,以"闺怨"作为"中心主题",通过一种精心刻画的"被悬置"的美丽,来渲染浓郁的凄婉哀怨的情感氛围,传达了这一特定历史情境中特定群体心灵深处的孤独与无助,悲哀与无奈,形成这一特定时空的时代悲剧意识.文章试图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对这一有代表性的文本作整体观照,透视这一文本背后隐藏着的强烈的悲剧意识,并分析这一悲剧意识形成的文化基因及时代底蕴,展示中国古代文人执著而又尴尬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中国榜样教育之尴尬——后现代主义的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后现代主义者,鲍德里亚的"仿真"理论为我们反思今天的榜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后现代主义的解读下,榜样成为了一种"超现实",榜样教育面临着双重尴尬:"崇高、伟大"的变型和祛道德。时至今日,在去中心、反崇高的基础上,道德教育成为了祛道德的教育,这是当今中国榜样教育面临的最大尴尬。  相似文献   

20.
回顾学生的习作,雷同作文、伪情作文、缺"钙"作文层出不穷。这些由于"倒置"引发的"尴尬",影响了学生意愿、自主、个性表达,也严重挫伤了我们"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习作追求。而当我把习作当成一份绿色的事业,精心培育"习作树"的时候,"倒置尴尬"的现象也被悄然突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