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形"与"势"是《孙子兵法》中的十分重要的兵学范畴,也是战争指导中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孙子分别从"谋形"、"识形"、"示形"和"因形"四个方面论"形",从"知势"、"造势"和"任势"三个方面论"势"。孙子的形势论是其战略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战略层次和战役战术层次两个层面,在后世军事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孙子》兵法中的“形”和“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范畴。由于这两个概念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加上历代注家的不同解释,使人们对这两个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至今仍莫衷一是。为了更好地继承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遗产,我们感到有必要对《孙子》中的“形”和“势”加以探讨和说明。现仅就“势”的问题谈一点理解,以求教于有识者。  相似文献   

3.
借助孙子的"势论"对辛亥革命进行解读,可以看出,辛亥革命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顺势而为和因势而变。总体而言,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大智、大勇、大义的精妙结合,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4.
在孙子的军事思想里,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是军事实力。孙子系统地提出了分析、建设和运用军事实力的一套完整理论。在企业战略管理领域,人们也开始注意竞争优势的营造和使用,突出的表现一个是波特的竞争理论,一个是普拉哈拉德等人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就孙子的战争实力论和企业的竞争优势理论进行分析,揭示孙子实力取胜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要全面了解庄子的道论体系,必须找到庄子道论的逻辑起点。庄子道论的逻辑起点其一是“物物者非物”,其二是“形形之不形”。这两个基本命题构成庄子全部道论的基础。庄子正是从“物物者非物”“形形之不形”这两个逻辑起点出发,推论出“道”的诸多规定性。  相似文献   

6.
李锦旗 《考试周刊》2012,(71):180-181
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有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和教材的关系、学生和教材的关系等,其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本文主要从师生间的相互尊重、摈弃"强弱势"论、求同存异等三个方面阐述师生的相互作用,以求为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7.
"优势竞赛论"阐释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译者应尽可能发挥译语优势,尽量利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创造性的翻译应该等于原作者用译语的创作。本文试图从对忠实、真与美的理解及译者的创造性三方面来论证"优势竞赛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文心雕龙》对艺术构思的论述包括想象论和意象论两部分,"神与物游"是刘勰对心物交融理论的明确表述,"神用象通"是对主体之情与客体之形象相融合构成艺术形象理论的精彩演绎,构成了艺术构思的全过程。在想象论部分,刘勰从学养、社会经验、心理状态等方面对艺术想象的营构进行了详细论述;在意象论中,刘勰从意象的生成条件、意象的生成方法、意象的特征三个方面对这一理论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9.
《济南大学学报》2007,17(4):91-91
党明德在《毛泽东对(孙子兵法)“势”的理论的创意运用》一文中认为,《孙子兵法》论势讲了计利为势和择人任势两个方面,把道、天、地、将、法五事作为计利为势的因素。孙子主张不择手段来达到民与上同道的目的,毛泽东主张把战争的目的告诉人民和军队。孙子重视将领的智、仁、信、勇、严五种素质,毛泽东把智的内容由军事为主扩展到军事与政治并重,并重视从军事与政治两方面加强培养;  相似文献   

10.
刘永泉 《考试周刊》2011,(24):77-78
数形结合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本文从函数图像和几何图形两个方面,举例说明"以形助数"在解决问题中的一些妙用。  相似文献   

11.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发表,在当时特定条件下以其光辉的思想彰显了巨大的理论力量。文章从"两论"的当代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去思考"两论"对今天的借鉴意义,同时,从今天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建设的背景下去挖掘"两论"对这一时代命题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虞世南为初唐书法四大家之一,他的书法作品多为后世品味,而其书法理论中的美学思想对书法美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他的《笔髓论》多为后代所品读,本文从"法"与"意"、道、"法"与"兴"三个方面去解读这篇经典文章。  相似文献   

13.
“势”域中的孙子兵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孙子兵法》文本置于中国哲学史的语境中进行重新考察,从中国道论出发,把"势"作为孙子哲学的理论起点和中心范畴进行探讨,"势"是"道"的具体显现,是一种不断生成变化的势态和境域。通过对"体势"、"用势"的分析,将"势"与"道"、"胜"、"知"、"谋"、"虚实"、"奇正"等哲学范畴及各种命题联系起来,构建"势"域中的孙子哲学。  相似文献   

14.
"使用论"关系到对意义的理解,对意义的理解关系到语言的各个分相研究。本文从"语义分割"和"使用论"两个角度解释汉语"吃"的意义,并以对"吃"的意义解释为例,讨论"词的意义即其使用条件"这一语言哲学思想在语言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在其长达两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其内涵的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识教育始终处于被不断"言说"的"遮蔽"状态。本文试图着眼生存论视域,运用现象学方法,回到"存在"的渊源之地,还原通识教育的本真,从通识教育的目的、本质及其属性等方面探寻通识教育的生存论涵义。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安全是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国家间相互依存度的不断提高,西方国家利用自身在全球化中的优势地位,利用我国改革开放的时机,加紧对我国推行思想渗透和"和平演变"战略,加之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在我国大行其道,严重威胁了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因此,从相互依存论的视角,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进行理论梳理,提出应对路径,对于保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抵御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侵蚀和渗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彭萍 《文教资料》2011,(17):27-29
截止到20世纪初,中国传统译论中对伦理问题的关注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善"、"信"论,"道义"论(即译者的使命感),"救国"、"益群"论,"教化"、"功利"论。这些对伦理的关注与中国传统思想密不可分,通过探讨中国传统译论中的伦理关注及其思想渊源,可以窥探中国传统思想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自从美国教育家布鲁贝克提出政治论和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后,该哲学基础一直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和高等教育学学科建构的逻辑起点之一。从方法论、认识论及本体论三方面对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进行分析,以此来探讨把"人"作为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的来源,以"生命论"来应对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对于了解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集宁师专学报》2016,(4):42-46
人们对方法和方法论的追求,是人类理性本质力量的外化,并且始终与创新和创造联系在一起。方法具有目的性、动态性、客观性和中介性特征,兼具结构、创新、效率和学习功能。在从方法到方法论的跃迁过程中,需经历三个层次:方法—论方法—方法论。在这里,方法论按照其抽象度,被划分为论方法和方法论两个层次。而方法论本身,依据其理论性,则又可分为方法观—方法论—方法学三个层次。方法观提供了从方法到方法论转换过程中的中介桥梁和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20.
李醒民先生的科学论研究专著《科学论:科学的三维世界》,在阐述科学一词的源流、各种不同的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研究对象——自然、重要副产品——技术等方面的基础上,论述了如何"完整而准确地理解科学";并就"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作为研究活动的科学"和"作为社会建设的科学"三个方面展开深入而全面的论述。该书集资料性、研究性、学术性于一体,是国内科学论研究方面百科全书式的权威著作和典范。该书的特色是"对作为整体的科学做跨学科的研究和多维度的透视",并在科学观上持一种批判理性主义真理观。该书集中反映了作者在科学论方面的成熟思想,也充分体现了作者规范而严谨的学术研究特点。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国内科学论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