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厌“专版”冉启蕾作为一名热心的作者和读者,我对报刊的渴求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本人最大的爱好是阅览和收藏报刊。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不少报刊包括党报党刊出于众所周知的目的,大搞特搞“专版”,有时一张大报上就有两个甚至三个“专版”,特别是一些行业或...  相似文献   

2.
报刊上的文章,应当讲求朴实。虚张声势,想用一些虚夸的字眼来获取宣传效果,反倒会事与愿违。例如,目前一些报刊上滥用“大”字的现象仍不少,有必要提请搞宣传工作的同志们注意。有的作者写文章时,很爱用“大”字。诸如大学习、大宣传、大发动,一个接一个,有的甚至还要再加上一个“大落实”。对党的一些重要指示,是应当认真学习、广泛宣传、坚  相似文献   

3.
什么谓之“杂谈”?在各种介绍新闻写作的书中,似乎没有这个品类.它,应当是各式新闻评论、时事评论、群众性评论、署名文章、杂文与随笔的总称.将“杂谈”作如是观,那么可以说它在一切报纸、杂志中都是常见的文体;而且,在一些报刊中它出现的频率极高,因而拥有大量的作者和读者.由此不难推知:它的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杂”.“杂谈”作者,如能对它那杂的特性作深切的体察,从而尽力适应杂的要求,就有望创作出质量更高、数量更多的作品来.我以为,可以着重考虑从如下几个方面去适应.适应内容的杂.由于“杂谈”可以在几乎是任何一种报刊落地生根,而报刊本身又有着综合性报刊、文化类报刊、经济类报刊、行业类报刊等分别,可见“杂谈”可以谈的问题是十分广泛的.就一种综合性报纸来说,各个版面、专刊之中,也有迥异的“杂谈”地盘.“杂谈”作者当中的好手,会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感觉.为此,“杂谈”作者心目中经常转动着捕捉“问题”(题目)的雷达.“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成了“杂谈”作者的生活本能.相反,“杂谈”写作的初学者之所以常常感到没有什么东西好写,正是由于他对“杂谈”内容之杂缺乏体察,还不能适应.要在“杂谈”写作上“更上一层楼”,就要培养自己热爱生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业余作者,近年来经常向各级报刊电台投稿,迄今为止已左国内近八十家报刊电台上发表稿件三百七十余篇。通过投稿,我发现绝大多数报刊对作者都是很尊重的,但也确有部分报刊从不同程度上“冷落“了作者。据我归纳,目前报刊对作者投稿作出的反应大体上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日“特别积极型”。报刊收到作者的来稿后,及时向作者发出“收稿通知单”或“用稿通知单”抑或退稿信。稿件一经采用即寄报(刊)样和稿酬。《法律与生活》、《秘书之友》、《人才开发》等报刊就属于此种类型。二曰“积极型”。报刊收稿时不向作者发出任何“信号”,若刊用就寄报(刊)样和稿酬,不采用则  相似文献   

5.
在报刊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觉得增强“作者意识”非常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知道,广告是当今报刊发展壮大的重要经济支柱,而广告的取得有赖于发行量提高,又在于读者多寡。靠什么吸引读者呢?自然是各种文章。这些文章,除了本报、本刊记者采写之外,大量的是约稿和社会来稿。因此,报刊竞争说到底是对稿源的竞争,是对作者的竞争。要想办好报刊,就要增强“作者意识”。“作者意识”其实就是“读者意识”的体现。增强“作者意识”,首先要善待作者。其实无非是用不用稿件通知一下作者,大的修改与作者通个气,文章刊登出来及时寄…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频频发生的“侵权官司”颇令一些报刊社“头痛”。于是,纷纷发布“作者文责自负”之类的“启示”或“声明”。那么,这些“启示”或“声明”究竟具有何等法律效力?它能否使报刊出版单位从“侵权官司”中“金蝉蜕壳”?请细衣本文析论。  相似文献   

7.
说署名     
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然后署上作者的大名,如今似没有什么忌讳的,一则表示“文责自负”,二则证明此文是我的“专利”,三则在某些人心目中这是一种“资本”“荣耀”。是故,一般都十分计较署名权。可近来笔者发现,在一些地方报刊上,往往能看到在署名上出现的不怎么正常的现象:有的在文章上只署“本报记者”,没有实姓名;有的在“本报记者”后面虽有名有姓,却是个假名字,或者只署个“笔名”;有的记者编辑从发表报道时起,就不用自己的真名而用“笔名”。 在报刊上出现这类现象,我以为有两个原由: 其一,记者编辑自有“难言之隐”,…  相似文献   

8.
为治“文抄公”献一策王洪武提到“文抄公”,作者头疼,编辑也头疼。虽然有些报刊采取了一些整治措施,但收效甚微,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分析其原因,“文抄公”“病重、顽劣”固且是一个方面;愚以为报刊的“药方”不力、未能抓住要害,也是一个需要改进的方面。譬如:“...  相似文献   

9.
一桩不可忽略的小事张赫玲我们的报刊在稿件安排停当后,是否应该给作者寄用稿通知单,让他在看到报刊以前,先来个“早知道”?报刊出版后是否应该立即给作者寄样报样刊,满足其先睹为快的“心理需求”?回答无疑是肯定的。因为这是报刊编者充分尊重作者的表现,利于在编...  相似文献   

10.
新闻报道失实,直接责任无疑在作者。但影响失实的一些问接原因也值得注意。“稿酬增值法”就是其中之一。所谓“稿酬增值法”,指层层加码另给稿酬。如某通讯员写的稿件,被本系统的报刊采用,单位另给一份稿酬;被省的报刊采用,单位另给一倍半稿酬;被全国性报刊采用,单位另给两倍稿酬。笔者曾到20多个基层单位调查,看到这些单位大都实行“稿酬增值法”。一些分管报道的领导同志,只热衷于报刊、电台多发本单位本地区的稿件,扩大本单位本地区的知名度,不问新闻报道是否真实。有的单位在推行这种“增值法”的同时,还规定季度、年度见报或上电台的稿件的“硬性指标”,完不成指标的扣奖金乃至工资。这种办法即使用意是“鼓励通讯员多写稿”,实际  相似文献   

11.
吴元栋 《新闻实践》2002,(11):33-34
“一稿多投”,报刊的编辑通常总是反对的。这也不奇怪,因为作者一稿多投,一旦两家报刊同时登出,或某家报刊不知该文已经发表,跟在别人后面又登一次,这种情况一多,总会影响一家报刊社的声誉。所以编辑部往往会采取一些追惩性的措施,如扣发作者稿费,或将作者的名字记录在案,封杀他的稿子。这当然事出无奈,也是无可厚非的。  相似文献   

12.
感言稿费单     
当了20多年的专业通讯员和自由撰稿人,收到稿费单数以千计。留心稿费单,我感慨颇多,归纳如下:请多写几个字在有些报刊寄来的稿费单上,“汇款人名址”栏里一片空白,既无报刊名称,又无报刊地址,唯有一行由6个阿拉伯数字组成的邮政编码。究竟是哪家报刊寄来的稿费呢?作者不得而知。别把作者的姓名写错了我的姓名,出错率最高的是“昌“”方”二字。比如:常将“昌”写成“吕”“冒”“晶”;将“方”写成“芳”“云”“元”等。笔者自忖,出现这些错字的原因,除了笔误外,大多是因填写稿费单时字迹潦草所致。据此,敬请报刊的财会人员填单时细心点,并…  相似文献   

13.
记得文化大革命前,报刊上出现过一些署名“×××讲”、“×××口述”的文章。近十多年来,这类“口述”文章很少见了。给报刊投稿,不仅仅是有文化和会写文章的人的事,没有文化和不会写文章的人也可以投稿。这些人虽然不会写,但是会讲,他们脑子里装着不少值得见报的好东西。我觉得,作为报刊编辑部的编辑和记者,应当主动去采访,向他们约稿,把他们的“口述”内容,请人或由自己记录下来,加以整理,发表。那些愿意投“口述”稿的同志,也不妨经常请人记录整理自己的“口述”稿,或者主动去报刊编辑部“口述”自己的文章。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报刊的读者和作者肯定会大大增多。我认为,报刊登载一些“口述”文章,实在有提倡的必要,不知办报刊的同志以为然否?  相似文献   

14.
常常看到一些报刊刊登“征文启事”,其中一条是不退稿,有的是五千字、一万字以内的不退稿。其中还有一条是等“三个月以后未被采用,请自行处理。”对此,业余习作者感到极不舒服!有如小学生只交作业,而老师不发还作业一般。业余习作者写的作品,有多少超  相似文献   

15.
新闻报道失实,直接责任无疑在作者。但影响失实的一些间接原因也值得注意。“稿酬增值法”就是其中之一。所谓“稿酬增值法”,指层层加码另给稿酬。如某通讯员写的稿件,被本系统的报刊采用,单位另给一份稿酬;被省的报刊采用,单位另给一倍  相似文献   

16.
黄荣 《新闻世界》2013,(6):286-287
晚清时期,内忧外患,媒体舆论兴盛,作为三方舆论势力的晚清政府、外丈报刊以及民间报刊,形成了晚清舆论平台上的“三足鼎立”之势。读完《晚清报刊与维新舆论建构》之后,笔者从晚清报律发展之“鉴”、新闻专业主义之“界”、南北媒介网络之“合”三个角度分析了当时传媒的一些特点,并结合当代中国传媒业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我提个问题请予解答:国际上较有影响的几家通讯社比如新华社、路透社等,每天都向各地报刊电台“一稿多投”,这和新闻作者的“一稿多投”本质是否一  相似文献   

18.
各地办企业吸引投资,很重视改善投资环境。投资和投稿不同,但有相通之处。办报刊改善投稿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的投稿环境是好的。改革之年,上下思想解放,言路广开,新人新事层出不穷;报刊都力谋改革,作者队伍不断扩大,等等,都在为新闻出版事业发展铺路。但若仔细检视一下投稿环境,尚有改进的余地。现存问题来自编者、作者双方。编者一方不重视改善投稿环境,只要日子还过得去,就忽视广开稿源。自发来稿,任其自流,不思引导。有的报刊“老大”的架子放不下,吓退不少作者。有的报刊作者“圈圈”小,出将入相老是那么几个人,版面成为名人“领地”,后生难以插足。有的报刊用稿常“内部包场”,搞“封闭式”。有的编者只对名家热情,对一般投稿人冷  相似文献   

19.
老新闻工作者何金铭的新著《东鳞西爪集》中有篇题为《“一稿数投”别议》的杂谈。作者说他不赞成“一稿数投”,认为那样作对报刊、对读者都不是负责的态度;但也不赞成对此事作简单粗暴的指责。作者认为要减少“一稿数投”,报刊编辑部要采取两项措施:对来稿看得更仔细一点,至少不要因为作者是无名小辈而将文稿束之高阁;凡决定不用之稿,要尽快退给作者,让作者另谋出路,或一两个月后不作答复,可自行处理。这是一个老话题,何金铭同志提出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1月9日,《人民日报》的《今日谈》栏刊有几句“编者的话”,明告作者:“拟编用稿件,于收到后一周内通知作者,未收到通知的可自行处理。”本人是个常“爬格子”的人,因而对于《今日谈》编者的话,格外多一层感想。现在办报办刊物,编者一定十分忙碌。因而有许多报刊宣布:由于来稿多,人手少,一般来稿一律不退,望见谅。那么,“来稿一律不退”,作者何时能知道稿件能用或者不能用呢?许多报刊似乎不谋而合,规定:3个月(或2个月)内不见录用通知,可另行处理。这是要命的二三个月!常常有许多稿件,因为有二三个月的折腾,“少年”变“老头”,新意成旧话,最终不能面世。不少作者恪守不“一稿多投”的写稿道德,但又有收到退稿后改投他处、“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