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路遥 《中国高等教育》2020,(7):F0004-F0004
图1《山乡巨变》是画家贺友直创作的连环画。连环画是良好的美术学习教材。首先,连环画发展历程由来已久,可追溯到2000年前汉代,至今已经积累了大量优秀连环画作品。其次,连环画的外延与内涵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其视觉符号、创作技法不断拓展边界,且风格多样,包括工笔重彩、黑白画等多种类型,涵盖了所有美术学习要素。因此,在当前艺术语境下,高校美术教学可以将连环画作为教学素材,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提高艺术造诣与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
张福杰 《中国教师》2012,(22):70-71
从小各种名言警句、名人轶事就一直教育我们做人要诚实,为人师后,我更是经常被这种美德所感动。但有一次我深深地体会到,其实“善意的谎言”也是一种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3.
周晓琴 《亚太教育》2021,(1):124-125
连环画中的绘说方式非常适合孩子们的表达方式,孩子们可以通过特有的绘画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幼儿园通过连环画教学培养幼儿的绘画和编说能力,可以引导幼儿听故事画连环画、续编创编连环画、自创自编连环画、家园同创连环画、生活运用连环画,促进幼儿绘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姐令天请j‘暇没来上碧还是到她家寺一下吧连环画连环画停电之夜不在现场的“证明”@金西来  相似文献   

5.
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在玩中摄取快乐种子,并将其撒播在他们经过的每一隅,这种快乐是具有感染力的,我们会被这种力量所折服。孩子沉浸在这种快乐之中。其潜力也会得到挖掘,促使其快乐地、毫无压力、轻松自如地进行学习。所以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完好无损地保留孩子的这种天性,还原其本真,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玩”中“乐”。在“乐”中“学”,更有效地投入到趣味丛生的小学科学的学习当中。  相似文献   

6.
<正>连环画,是以连续的图画形式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题材丰富、内容多样,寓教于乐、老少皆宜,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不久前,我校教师刘志宏执教"扬起自信的风帆"(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荣获山东省优质课比赛第一名。这堂课如同一本美丽的连环画,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这本美丽的"课堂连环画"。一、独具匠心的篇章划分和主圈人物设计  相似文献   

7.
从狂喜/快乐所产生的一种特别的“痛”,到悲痛/伤心所产生的“痛”。我,以及现场所有的听众,都被他故事里的悲和喜深深感染。  相似文献   

8.
孙爱军 《上海教育》2013,(11):58-59
2011年,我参加了第四期“上海一加州影子校长”项目。在培训期间“蹲点”的最后一所CastleRock小学,我接触到了美国小学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9.
艺术简历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2):F0002-F0002,I0001-I0004,F0003
刘志伟,1959年生,河北乐亭县人。青少年时期便酷爱连环画创作,先后有多部连环画作品在中央及地方报刊、出版社出版。多年的连环画创作为他后来从事国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和造型基础。1996年,刘志伟到北京画院深造,师从我国著名大写意画家贾浩义等,绘画技法有了质的飞跃,常有作品在全国性的画廊和展览会上展出,成就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0.
曹爱清 《辅导员》2015,(9):27-29
连环画,也被称为小人书,成年人并不陌生,那一幅简单勾勒的图画,配上几十个文字,薄薄的几十页,勾勒出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故事,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今,曾经伴随着几代人走过童年的连环画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走进了我们的语文课堂,“00”后的学生们也加入到阅读连环画的行列中。随之而来的是连环画的导读课究竟应该上什么?应该怎样上呢?带着这些问题,在《走近连环画》一课的实践中,我做了以下的尝试:通过构建真实的儿童课堂,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11.
连环画往往表现瞬间的画面,但却具有永恒的美。连环画素材的发掘和加工除了一些技巧层面的东西以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绘画者的文学修养。连环画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应该强调朴实自然、忌讳作品的图解化。连环画创作技巧需要借助书法练习体会用笔的特点,通过经常性的书法练习来加强对毛笔性能的把握,以及在书法练习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要求。连环画的构图极为重要,它是作品的生命,是包含构思在内的框架制作。连环画不是以绘画工具来区分的画种,而是一种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2.
正连环画又叫小人书,是许多人童年时的记忆。然而,随着日韩漫画、简笔画的风靡,曾经作为出版界支柱的连环画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近期,随着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离世,有关中国连环画的发展话题再次被带到公众面前。阅读群体数量直线下降、作品题材老旧、新品无人问津等问题也逐渐显露。与市场的冷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收藏市场中那些精品连环画的行情,无论是近年来40万元一本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语文教材设置了连环画课文。它是落实"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载体。要想借助连环画阅读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需要解决为什么要借助连环画阅读、什么时候借助连环画阅读、怎样借助连环画阅读三个问题。只有做到"读图"与"读文""双轨并行",才能打造精彩高效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4.
连环画,也被称为小人书,成年人并不陌生,那一幅简单勾勒的图画,配上几十个文字,薄薄的几十页,勾勒出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故事,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今,曾经伴随着几代人走过童年的连环画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走进了我们的语文课堂,“00”后的学生们也加入到阅读连环画的行列中.随之而来的是连环画的导读课究竟应该上什么?应该怎样上呢?带着这些问题,在《走近连环画》一课的实践中,我做了以下的尝试:通过构建真实的儿童课堂,让学生在真思、真读中感悟、收获真正的快乐. 一、访谈前测中寻真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有只小狗,在连环画里住得久了,觉得没劲,想到连环画外的世界去看一看。这天,趁妈妈不注意,小狗猛地一跳,跳出了连环画。连环画外的世界真大啊!小狗快乐地跑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连环画的发展历程,着重分析新时期中国连环画渐趋衰落的深层原因和它正在以其它艺术形式、文献类型进入图书市场的现状,阐述旧版连环画淡出图书市场的必然性和它的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传统连环画对高校人物画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环画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时过境迁,虽然它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它的功能和价值是永恒的。从专业训练的角度看,连环画创作对绘画专业学生在技法、构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艺术表现力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考察当代中国人物画坛的名家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早期都从事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连环画创作,为人物画的造型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下怎样传承和发展连环画,怎样在高校教学中贯穿连环画的课程训练,这为当代高校的人物画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我最喜欢看连环画,常常把连环画翻得烂掉了封皮。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阅读绘本故事,特别是充满幻想色彩的童话、神话,以及科幻故事等。想象是孩子成长的翅膀,想象性的童话作文,更是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向往,也是孩子学习语言、学习写作的极好路径。吴琳老师所选取的看图作文素材,源自英国作家  相似文献   

19.
教学评价是教育与培训领域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借鉴以往教学评价模式的基础上,“柯氏模式”从“体验一所获一运用一产出”的思路出发,由外到内,渐渐深入,综合多方面的意见,是一种更为系统的评价模式。该模式认为要树立高级到低级的评估理念、建立信息资料库,加强各方合作、重视行为评价、形成“一体化”的评价流程,能够对当今的教学评价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启蒙从《三国演义》开始 直到现在,我仍清晰地记得读小学二年级时的一天傍晚,父亲下班回来,从包里取出一本连环画的合订本。我打开一看,是《三国演义》连环画的第一到第五册,是从单位图书馆借的。当时吸引住我的不是故事情节,而是一幅幅精致的画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