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温州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进行"3+2"培养模式课程衔接研究。分析了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通过提前介入、量身定制"3+2"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等多种途径,使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职业能力导向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3+2”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已成为当今职业教育发展中一个重要问题,致使各校实际执行的课程存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上的重复32%以上的现象。而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是中职课程至高职课程的衔接,但现在,从教育部到地方教育局都未对如何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做出全国性的指导大纲。本文初步研究了“3+2”的中高职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实现中高职课程的顺利衔接。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1,(27)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企业对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高职与本科"3+2"人才培养对人才输送提供了保障。"3+2"各阶段的合作模式衔接是非常重要的,衔接过程中各阶段存在教学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不合理,导致学生学习原地踏步,或跟不上本科专业知识的讲解,没办法适应地方高新企业的需求。本文阐述了常熟理工学院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为实现职业教学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2+3模式)中高职衔接课程内容设置安排和对部分实施市场营销专业中高职衔接的院校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黑龙江省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意义,并对某些课程衔接的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统筹性规划,并提出创新课程衔接模式的途径,以提高不同层次中高职职业教育教学水平以满足其对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25)
"3+4"中本教育物理课程知识衔接的潜在问题是:纵向知识跨度大,学生能力有限;横向不能满足专业课程需求。针对问题,提出策略:首先比较各阶段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其次分析确定中专阶段物理教学内容,做好与大学物理的衔接;然后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内容,做好与专业课的衔接;最后在教学时要夯实基础,循序渐进,实现知识内化过程的衔接。  相似文献   

6.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主要是教学上的相融通,教学衔接的基础是课程计划的有效连接。针对当前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出现的现实问题,作者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计划应整体考虑,宜采用模块化的课程形式、"3+2"的中高职学制模式,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科学地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7.
刘隔 《科教文汇》2023,(22):162-165
“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是指在高职阶段全日制学习3年的基础上,大三第二学期本科院校转段考核合格后,到本科院校全日制学习2年的模式,这种衔接教育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连续性、终身性和开放性能力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专本衔接课程设置是高职与本科“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中的突出问题。该文在对护理专业高职本科“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课程设置现状做出探讨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高职本科“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为探究如何有效实施和开发高职本科“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一体化课程和培育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3+4"七年一贯制分段培养为案例,针对现有的社会发展对建筑行业的需求状况进行分析,指出中职教育向应用型本科衔接升级的必然趋势,揭示出"3+4"分段培养人才方案出现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从2012年启动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试点项目开始,先后有1468个项目申报成功。随着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项目如火如荼的实施,职业教育的质量有所提升,成效逐渐显现,但随之也出现了众多问题。对江苏省各地区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项目情况进行梳理,分析"3+3"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升江苏省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项目的整体水平,更好的促进江苏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俊梅 《科技风》2022,(19):25-27
高职本科“3+2”专本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基于专本院校合作方式,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探索“高职性”与“高等性”两个教育层级的衔接途径与方法。从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形成专本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优化学分框架、构建评价反馈机制等途径出发,进行高职本科“3+2”分段式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与实践。“3+2”分段式人才培养将实现职业教育到应用本科的贯通培养,解决传统专升本模式中课程体系不衔接、教学标准差异化等问题,提高职业教育本科层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庞娇 《内江科技》2022,(3):92-93+68
乡村旅游规划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探讨了乡村旅游规划课程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实训基地、学生参与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以下教学改革建议:优化教学设计,理论教学与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改善乡村旅游规划课程实践和实训硬件条件;完善课程安排之间的衔接,加大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力度;合理利用“互联网+”,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我省2013年试点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3+4"分阶段培养以来,"3+4"迅速成为山东省教育界的热点词汇,2014年,"3+4"进一步扩容,并以提前批录取,再度引发人们的强烈关注。中职、本科贯通的多学制模式,让初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有更多的选择,进一步畅通了中职升入普通本科的通道,便于中高职培养体系的衔接。  相似文献   

13.
财政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课程,衔接一般经济理论和专业实务,属于专业基础课范畴。财政学课程教学要取得较好效果,需在课程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7,(20)
随着高职院校生源不断减少和企业对数控专业人才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近几年在高职招生中出现了中高职衔接(3+2)或(3+3)的模式。这种以中职毕业生作为高职生源和以往的高中毕业生生源有很大区别,中职毕业生在(数控)专业学习的优势及在语数外等学习上的相对弱势对以前的教学培养计划提出很大的挑战。同时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中职校毕业生的专业基础还有很大差距。对不同基础学生进行统一的课程教学显然是不科学的。本文就以数控专业为例子,对其中高职衔接时面临的问题进行简述,进而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我省五年制高职实现了中、高职的有效衔接,但传统的五年制高职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均存在不少问题,难以适应“新常态”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分析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1+1+2+1”人才培养模式,对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模块化教学模式、两线管理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为我省五年制高职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当前课程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新工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需求,并且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践动手与创新能力,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基于新工科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对"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进行改革研究,搭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设计+漫游平台,实现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的衔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介绍了《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为研究课程结构与工作过程有效衔接做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王晓雨  吴明深 《科教文汇》2012,(36):146-14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以及对比分析法对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全日制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研究发现高中至大学体育教学是一个衔接和协调发展的过程,但现在并没有完全体现出,仍然是以重复教学为主.  相似文献   

19.
王彦快  邵继青  张玉  武琼 《科技风》2024,(3):123-126
针对传统教学无法满足“1+X”证书背景下专业岗位能力、课程教学、“1+X”证书三者之间的“课证融通”的现状,以高职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为例,统筹专业教学与实践资源,深入研究本专业教学标准、铁路局“2+1”定向培养方案以及《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装备运营维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选择并引入“1+X”证书,将证书的培训内容和职业技能要求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1”和“X”之间的紧密衔接;在分析传统课程教学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1+X”证书制度下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企业对人才的早期培养。  相似文献   

20.
从当前高校计算机应用教学的目的出发,将计算思维融入到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利用微课的形式对传统课堂和实验教学进行补充,使两者更好地衔接,探索对传统教学模式改革。首先从理论层对计算机思维定义和含义进行研究,说明计算思维的培养与C程序设计课程的关系;其次面对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C程序设计课程中微课教学案例的选择原则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