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谭萱  黎波 《内江科技》2022,(10):45-46+25
<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数学教育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充分培养学生受用终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每个班级都会存在学困生,在新课标倡导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观下,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当制定适合学困生的教学辅导策略,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全体发展,个体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李兆福 《知识窗》2014,(24):28-28
初中数学知识比小学数学知识更抽象、更复杂,逻辑性也更强,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成为“学困生”。因此,教师要理性认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认真分析和对待学生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发展环境条件等因素,高度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关注每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幅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谈谈几点关于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途径。  相似文献   

3.
吴骏 《中国科技信息》2008,(12):246-247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数学自我监控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学自我监控能力与学生的数学成绩有密切联系;学困生的数学自我监控能力落后于学优生,在计划、调节、检验、管理和评价上差异非常显著。培养学困生数学自我监控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激发内部学习动机;学习自我监控知识;善于运用波利亚的“提示语”;引导学生及时评价。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一门相对其他学科来说较难的课程,需要极其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总是会出现明显的两极化现象。而身心智力都未发展完善的小学生,对于日益加深的数学教材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容易产生问题。因此,对于如何提高小学中高段数学"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这一问题也是各个学校一直在思考的。本文就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以及如何提高小学中高段数学"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中专教学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功能。但是数学学困生已成为当前中专数学学习者的主要群体,如何转化中专学校数学教学中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于教师今后的教学,学生自身学习数学和专业课程能力的培养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志兵 《科学中国人》2014,(3S):169-169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进一步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诱发和树立“学困生”正确的动机,是初中物理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根据学生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有趣的“激”开发,“学困生”隐在的潜能,提高其自身学习物理的兴趣,为成功学习物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学困生指的是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在每一个班级里都会存在着学困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比较吃力,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尤其是数学成绩一般都达不到平均分值。造成学困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智力方面、情感方面、家庭方面、行为习惯或者学习态度等方面。学困生的现象在农村学困生的现象尤为严重。而数学作为一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学困生更为严重。学困生的转化是作为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教师要仔细认真的研究自己的学生,分析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实际原因,然后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相似文献   

9.
陈晓红 《知识窗》2013,(6):28-29
摘要:小学生缺乏空间观念的现象很普遍.而“空间观念”这部分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所以,几何知识的学习也成为教学难点。因此,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不牢固,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是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冯春玲 《大众科技》2013,(3):108-109
当前的中职学生文化素质基础差,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有厌学情绪,每个学校都存在相当大一部分数学"学困生",文章就中职数学学困生的形成进行分析,并针对学困生提出了通过教师改变观念,精选专业数学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的几点初浅对策。  相似文献   

12.
教师采用怎样的方式把数学知识呈现给学生,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具有怎样的教育观念,源于对现代数学思想的领悟程度。什么是数学,数学以什么为对象?恩格斯是这样阐述的:“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所以是非常现实的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等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人们的认同,数学教育观面临着重大的变革。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数学与计算计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揭示各种隐藏着的模式,帮助我们理解周…  相似文献   

13.
当前,如何提高小学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面前无法回避并高度重视的问题.我站讲台多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在整个教育教学中享受过成功的喜悦,也曾受过失败的打击,酸甜苦辣应有尽有.要提高整体教学水平,首先要提高学因生的学习兴趣,而学困生作为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我们每一位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对症下药,热情耐心的给予帮助.  相似文献   

14.
张青 《科教文汇》2014,(11):188-188,197
学困生身上虽然存在着许多令人头疼的缺点和不足,但其“闪光点”也是有不少的。笔者作为一个信息技术教师,从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出发,努力发现和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积极引导他们开展调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帮助他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活动,有效地挖掘了学困生的潜能,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使学困生重新树立了学习信心,为他们今后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周哲 《科教文汇》2007,(9S):59-59
“数学实验”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模式。它是为了探究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而进行的某种操作或思维活动。现代数学倡导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基于数学实验的做数学的过程,它能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创造性的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帮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高中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对进入高等学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业。据调查统计,很多高中生表示学习最困难的科目就是数学,不同于小学和初中数学,高中知识点更多、更难,对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以及逻辑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随着素质教学理念的推进,高中数学改革深入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不符合学生的诉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学困生是对学习困难,成绩不好学生的总称,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和全面进步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更加关注学困生的学习,采取有趣的方式开展授课,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利用积极的策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困生一旦对数学学科产生了兴趣,就相当于打开了数学学习的大门。数学学困生转换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明确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老师对数学学困生有爱心与耐心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要为数学学困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关键;查缺补漏,提高成绩,体验学习的成功是巩固学困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对待数学学困生多激励、表扬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每个班或多或少总会有数学学困生的存在,并且伴随着年级的增高,他们的转化成功率越低。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自己良好的发展,教师要通过分析学困生的成因,立足四基,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实现有效转化,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数学学习的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学困生是初中数学教学经历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本文从数学的角度,浅议学困生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以及应该做出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