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大力提倡创新的今天,要使游戏与美术教学优化结合,就要优化与美术教学相适应的物质环境,使环境创设具有可参与性和可操作性。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班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小班阶段教学游戏化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这要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要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要家园合作,让幼儿在家中也充分享受童年游戏的欢乐。  相似文献   

3.
学会分享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而新《纲要》把让孩子学习分享明确列入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中。中班幼儿,慢慢地告别了小班的“自我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懂得了分享的道理,体验了与人分享的愉悦情绪。但是他们的分享却更多地带有主观性,客观性和随机性,分享中存在着不分享。让我们走进幼儿的不分享,分析其原因,寻找良好的对策,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分享和被分享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在小班语言区游戏中,教师创设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幼儿主动操作、自主学习。本文试图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为幼儿营造情境性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玩中学、想中学、做中学,并且使幼儿和教师在游戏互动中获得新的经验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5.
我园地处农村,大多数幼儿来自农村家庭,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农村城市化日益加剧,我们儿时的游戏很难在现在的孩子身边找到踪影。难道是游戏资源的匮乏吗?其实不然,是因为高科技占据了孩子的大量空间,孩子不需要去为游戏材料烦恼,也没有人引导他们利用这些乡土资源开展游戏。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利用身边的乡土资源开展活动,延伸幼儿的家庭游戏。面对小班幼儿我们可以尝试从美工区开始,因为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美工制作和游戏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品味,对于培养幼儿朴实、坚韧的优秀品质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中国学前教育专家陈淑琴指出:"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就是用游戏化的方法来组织音乐活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在小班,我选择以"音乐游戏"为切入点,在说说唱唱、做做玩玩的过程中,引导小班孩子在音乐活动中初步体验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音色情绪、风格、韵律等,初步促进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小班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影响幼儿在今后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小班幼儿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刘琳 《科教文汇》2010,(11):151-152
幼儿园孩子的心理及生理决定着他们学习的无常性,要想让孩子在课堂上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游戏教学能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幼儿英语教学活动中,采用游戏教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孩子们在创设的情境中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孩子的心理及生理决定着他们学习的无常性,要想让孩子在课堂上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游戏教学能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幼儿英语教学活动中,采用游戏教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孩子们在创设的情境中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张常贞 《科学中国人》2014,(2S):105-105
小班幼儿体力较弱,身体活动能力较弱,自控能力较弱,注意力也不集中,特别是新人园的小班幼儿,仍处于焦虑期,因此要想开展好小班幼儿户外活动,让每一个可爱的小宝宝在户外金色的阳光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必须摆脱传统思维,更新观念,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征进行户外活动。一、以愉快的活动带动幼儿  相似文献   

11.
角色游戏是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游戏,是最适合小班幼儿的一种游戏,也是小班幼儿不可缺少的活动。小班幼儿因其年龄特点,活动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游戏内容也比较简单,为此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材料和适时的指导。本文从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供适当的玩具材料,巧妙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三个角度出发,详细描述了如何促进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间游戏对幼儿是一种"快乐的教育",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吴地文化"课题走进幼儿园,走进课程,走进幼儿和教师身边时,我们惊喜地发现,儿时玩过的游戏是那么地宝贵,有一种迫不及待地感觉,要让我们眼前的这些孩子接触民间体育游戏,喜欢民间体育游戏,弘扬民间游戏。组织开展幼儿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成了我园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同他全部精神生活越能有机地发生联系,阅读时思维过程就越复杂,阅读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近几年来,随着幼儿教育的深入发展,儿童的早期阅读问题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幼教领域也出现了"早期阅读热"。我将从早期阅读概念的界定、小班幼儿早期阅读的现状以及如何指导培养小班幼儿早期阅读这几个方面来展开,让幼儿沐浴在快乐阅读的春风里。  相似文献   

14.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如何在"一日生活皆课程"的各个生活环节中,展现游戏的魅力,给孩子一个创新的空间,让他们享受发现的乐趣;给孩子一个求知的启迪,让他们全心全意探究自然的神秘;给孩子一个游戏的舞台,让他们体验成长的快乐。在探究、创新的过程中,更让孩子、老师、幼儿园都能在课程中徜徉,在游戏中成长。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老先生指出:"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本文以亲子春游为载体,从大自然作为出发点,以"玩中学"理念为指导,让幼儿直接到大自然中去学习,以"玩"为切入点,让孩子在兴趣的带动下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能力,让孩子在玩中全面提高自己,最大限度的开发孩子的潜能,从激发幼儿兴趣入手,让幼儿自主地参与整个项目活动,从而对自身原有经验有一个提升和初步巩固,最终达到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培养孩子一生幸福快乐的品格。  相似文献   

16.
小班幼儿在入园前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家中渡过,摆弄的更多是家中触手可及的物品,因此越是生活化的材料游戏越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如果给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生活化游戏材料,就能让幼儿从生活中寻找经验,在游戏玩乐中回归生活、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17.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玩的基本的活动,是幼儿特有的活动,更是幼儿自主的学习。游戏与幼儿教育是紧密相连、密切相关的。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的我们,应顺应幼儿的本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幼儿快乐地游戏,从而促进幼儿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玩沙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在玩沙游戏中,可以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积累了各种经验,从而促进了幼儿各方面的发展。玩沙游戏中,材料的提供是游戏开展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幼儿园的玩沙活动中,玩沙材料的投放上还存在不少问题,那么怎么科学地放玩沙活动材料呢?  相似文献   

19.
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建构材料对物体进行造型的活动,是幼儿园三大创造性游戏之一,被誉为"建造工程师的摇篮",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1]。本研究以建构游戏为媒介,从儿童学习品质培养着手,运用事件取样法,对L幼儿园3-6岁幼儿建构游戏坚持时长、社会性游戏水平、游戏中断原因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幼儿建构游戏坚持时长呈稳定上升趋势,小班坚持性时长不稳定、中班幼儿坚持时长集中在10-19分钟,大班幼儿坚持时长集中在15-24分钟;2.小班幼儿大部分都是受其他事物影响或对搭建主题不熟悉、不感兴趣转移注意力而中断游戏,中班幼儿大部分是因为建构完成而中断游戏,大班幼儿大部分是由于活动结束而中止游戏。  相似文献   

20.
小班幼儿刚步入幼儿园,会产生开始入园的分离焦虑问题,如何培养一日常规,如何很好地衔接到中班是一个问题,利用来自生活经验的音乐同游戏教学可以让小班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爱上幼儿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